一种蛋白芯片及含其的检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7619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蛋白芯片及含其的检测模块。该蛋白芯片包括基体和设于基体的内部的蛋白承载膜,基体内具有微流控通道,蛋白承载膜设于微流控通道的流通路径上,并覆盖流通路径的整个横截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蛋白芯片和含其的检测模块蛋白质包被量高,可精准地控制蛋白质与样品的反应时间,使得操作可控,减少假性结果,并且,对同一样品可同时进行多个反应,且各反应互不干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蛋白芯片还可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效果、降低本底、减少待测样品的浪费。样品的浪费。样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白芯片及含其的检测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蛋白芯片及含其的检测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蛋白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功能分析技术,可用于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甚至DNA

蛋白质、RNA

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筛选药物作用的蛋白靶点等。
[0003]蛋白芯片技术的研究对象是蛋白质,其原理是对固相载体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再将已知的蛋白分子产物固定其上,根据这些生物分子的特性,捕获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待测蛋白,经洗涤、纯化,再进行确认和生化分析;它为获得重要生命信息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0004]目前蛋白芯片的载体有很多种,如玻璃片、硅片、金片等,其中玻璃由于具有廉价、表面光滑、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成为现有技术中制备蛋白芯片的首选。但玻璃由于其二维结构的属性,导致其蛋白质包被量较少。
[0005]现有技术中蛋白芯片的另一常用载体则为试纸条,样品通过层析的方式在试纸条上爬行,试纸条的缺陷在于,其反应时间不可控,如较常用的Sartorius品牌的CN140货号的试纸条,其层析速度为110

165s/4cm,且本底较严重,光学检测效果不佳。
[0006]硝酸纤维素膜(nitrocellulose filter membrane)又称为NC膜,其应用广泛,主要运用在体外诊断试剂条中。例如在胶体金试纸中,其用做C/T线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免疫反应的发生处。
[0007]目前NC膜也被应用于蛋白芯片上,该蛋白芯片法参照基因芯片制作方法制备而成。即在一个狭小的NC膜上用特殊的点样机喷上十几个乃至几十个蛋白点进行免疫分析。而由于蛋白的化学性质与DNA不同,多种蛋白在一个狭小的NC膜上产生了空间相互作用,使得蛋白芯片产生了很严重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蛋白芯片的蛋白包被量少、反应时间不可控和假性结果严重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包被量高、可精准地控制反应时间、检测效果优异的蛋白芯片及含其的检测模块。
[0009]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0]本技术提供一种蛋白芯片,其包括基体和设于所述基体的内部的蛋白承载膜,所述基体内具有微流控通道,所述蛋白承载膜设于所述微流控通道的流通路径上,并覆盖所述流通路径的整个横截面。
[0011]本技术中,所述基体的材质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指不与待测样品发生反应的材质,较佳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0012]所述基体的结构可为一体或多层结构。在所述多层结构的各层之间的连接方式可
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通过等离子键合、热压键合或粘合层胶粘的方式连接,例如双面胶胶粘。所述多层结构中的底层基体较佳地为黑色、不反光的基体材料。
[0013]本技术中,所述蛋白承载膜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无背衬的蛋白承载膜,其为亲水、具有立体孔隙和可与待承载蛋白质相结合的蛋白质修饰基的膜层。其中,所述蛋白质修饰基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指与胺反应的交联剂活性基团,较佳地为N

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HS酯)或酰亚胺酯。较佳地,所述蛋白承载膜为硝酸纤维素膜(NC膜)、聚偏氟乙烯膜(PVDF膜)或尼龙膜。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型号可选地为Satorius CN140。
[0014]较佳地,所述蛋白承载膜内填充有封闭材料,由所述封闭材料围合出所述蛋白承载膜内的所述微流控通道的结构,所述封闭材料封闭除所述微流控通道以外的区域的孔隙结构,降低样品流经蛋白承载膜时的残留,减少本底。其中,所述封闭材料可为疏水性填充材料或惰性蛋白质,较佳地为蜡或牛血清白蛋白(BSA)。
[0015]所述蛋白承载膜的形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片状,较佳地为圆形片状或方形片状。所述蛋白承载膜的个数可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蛋白承载膜为多个时,蛋白承载膜上的蛋白质修饰基可相同或不同。较佳地,多个蛋白承载膜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和/或以横向或纵向呈单列或平行多列的方式设置于基体中。较佳地,两相邻所述蛋白承载膜之间的所述微流控通道呈“S”形或“U”形。
[0016]本技术中,所述微流控通道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用于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的通道。所述微流控通道各处的内径可相同或不同。所述微流控通道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如两个),较佳地与所述蛋白承载膜的列数相同。所述微流控通道可为直线、方形锯齿线、折线或弯曲线等形式。所述微流控通道的进样口和出样口设于基体表面,较佳地设于基体顶面。
[0017]所述微流控通道可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贯穿多个互不相连的蛋白承载膜。所述微流控通道较佳地以纵向或横向贯穿所述蛋白承载膜。较佳地,所述微流控通道及其进样口和出样口的设置可使得样品由同侧或异侧流经所述蛋白承载膜;更佳地由同侧流经所述蛋白承载膜;进一步更佳地按从上往下的方向流经所述蛋白承载膜。
[0018]本技术实例中,所述基体包括沿纵向层叠设置的若干基体层,所述微流控通道沿纵向或横向从所述蛋白承载膜穿至与所述蛋白承载膜相邻的所述基体层处。
[0019]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层上设有贯穿所述基体层的通道部,相邻的所述基体层的所述通道部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所述微流控通道。
[0020]进一步的,所述通道部包括纵向通道和/或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或横向通道与其所在的基体层相邻的基体层中的通道部连通。
[0021]本技术的蛋白芯片在使用时可配合稳定的外力,例如注射泵,通过该外力使样品的流速与所述蛋白承载膜的层析速度相同。
[0022]本技术还提供含如前所述的蛋白芯片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较佳地为免疫检测模块或分子检测模块,更佳地为核酸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可较佳地为检测试纸,例如为核酸检测试纸。所述检测模块可较佳地还包括进样设备;更佳地,所述进样设备为注射泵。所述进样设备可控制反应时间,使所述蛋白承载膜各处的层析速度一致、各位点的检测时间可控。
[0023]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0024]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蛋白芯片和含其的检测模块蛋白质包被量高,可精准地控制蛋白质与样品的反应时间,使得操作可控,减少假性结果,并且,对同一样品可同时进行多个反应,且各反应互不干扰。本技术的蛋白芯片还可进一步提高光学检测效果、降低本底、减少待测样品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蛋白芯片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蛋白芯片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蛋白芯片的各基体层的截面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蛋白芯片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蛋白芯片的第四基体层的截面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体和设于所述基体的内部的蛋白承载膜,所述基体内具有微流控通道,所述蛋白承载膜设于所述微流控通道的流通路径上,并覆盖所述流通路径的整个横截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体;和/或,所述基体的结构为一体或多层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芯片,其特征在于,其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条件a1:所述蛋白承载膜为硝酸纤维素膜、聚偏氟乙烯膜或尼龙膜;条件a2:所述蛋白承载膜内填充有封闭材料,由所述封闭材料围合出所述蛋白承载膜内的所述微流控通道的结构;条件a3:所述蛋白承载膜的形状为圆形片状或方形片状;条件a4:所述蛋白承载膜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条件a5:所述多层结构的各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通过等离子键合、热压键合或粘合层胶粘的方式连接;条件a6:所述多层结构中的底层基体为黑色、不反光的基体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蛋白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承载膜为多个,多个所述蛋白承载膜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条件b1:多个所述蛋白承载膜上的蛋白质修饰基相同或不同;条件b2:多个所述蛋白承载膜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条件b3:多个所述蛋白承载膜以横向或纵向呈单列或平行多列的方式设置于基体中;条件b4:两相邻所述蛋白承载膜之间的所述微流控通道呈“S”形或“U”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蛋白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通道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条件c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宇居西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荧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