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重RAA
‑
LFD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重RAA
‑
LFD技术的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改良引物及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水产品中的主要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鱼类、虾类、贝类等水生动物中,自1950年,Fujino等人首次从沙丁鱼中分离出以来,副溶血性弧菌已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水产品中毒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高居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的首位。霍乱弧菌有200多个血清群,O1和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可引起霍乱。霍乱弧菌在条件较差或者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尤其流行。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发生300万至500万病例和10万多例死亡。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存在,会导致虾等水产动物出现反应迟钝、肌肉泛白、食欲减退和鳃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重RAA
‑
LFD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的特异性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引物;第一组引物用于特异性扩增副溶血性弧菌,上游引物序列含有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下游引物序列含有SEQ ID No.2所示核苷酸序列;第二组引物用于特异性扩增霍乱弧菌,上游引物序列含有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下游引物序列含有SEQ ID No.4所示核苷酸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引物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第二组引物的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异性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引物和第二组引物,其中一组的上游引物5
’
端修饰生物素类化合物,下游引物5
’
端修饰标记物1;另一组的上游引物5
’
端修饰标记物2,下游引物5
’
端修饰生物素类化合物;所述的标记物1和2为地高辛或荧光素类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异性引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引物的上游引物5
’
端修饰生物素类化合物,下游引物5
’
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