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550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6
一种车用天窗帘布包括至少一帘布区、至少一稀疏区及至少一支撑结构。一种具有上述车用天窗帘布的帘布系统,所述帘布系统包括感应装置、电源、帘布控制系统、帘布驱动系统,通过在帘布中设置稀疏区可以实现车内光线强度的调控,避免帘布展开后车内光线不足的问题发生。稀疏区的设置使得帘布的整体尺寸得到分割,在稀疏区设置支撑体或杆可使得帘布各区得到支撑,从而解决大尺寸帘布出现的低垂问题,支撑结构可与帘布编织成一体或分体结构,有利于产业化生产。业化生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天窗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手势感应的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轻量化、大空间等设计的出现,汽车天窗成为越来越多的汽车的首选配置,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打开汽车天窗后可有效的使车外与车内空气流通,增加车内新鲜空气的进入,同时汽车天窗也具有开阔视野及便于移动摄影摄像的特点。在汽车天窗的内层通常需要有一层遮阳帘结构,但是传统的汽车天窗的遮阳帘开关是通过电动开关驱动机械机构完成,完成这一过程需要驾驶员准确的在复杂的操作面板上找到按键启闭,这种手动按键启闭的方式存在智能化水平偏低且具有安全隐患。
[0003]另外随着车用天窗尺寸不断的扩大,天窗用遮阳帘是通过传动、卷曲及直铺的形式实现对遮阳帘的收放,此收放过程中遮阳帘作为一种纺织品在铺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由于蠕变行为出现低垂的问题。且传统的遮阳帘针对阳光实现全部遮挡无法有效的引入部分散射光源,使得车内光线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手势感应模块对手势进行感应,使汽车天窗的遮阳帘满足对不同手势的感应以实现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的无触开关,以调节汽车遮阳帘的开度,调控车内空气流通和光线强弱,提高了天窗结构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汽车驾驶员的驾驶乐趣,提高驾驶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车用天窗帘布包括至少一帘布区、至少一稀疏区及至少一支撑结构。
[000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稀疏区。
[0009]优选的,所述至少一支撑结构与所述稀疏区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稀疏区与所述帘布区织造一体成型或所述稀疏区与所述帘布区分别为互相连接的织物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稀疏区中孔隙密度为所述帘布区孔隙密度的4~10倍。
[0012]优选的,所述稀疏区的宽度为5~80mm。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稀疏区织造一体成型或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稀疏区互相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杆。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体。
[0016]优选的,所述杆沿所述至少一稀疏区长度和/或宽度方向布置。
[0017]优选的,所述杆的直径为1~5mm。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为由玻璃钢结构、碳纤维复合结构或玻纤增强复合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9]一种具有上述车用天窗帘布的帘布系统,所述帘布系统包括感应装置、电源、帘布控制系统、帘布驱动系统,所述电源通过电源线分别与所述帘布控制系统、帘布驱动系统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帘布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帘布驱动系统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帘布驱动系统的传动端连接所述车用天窗帘布,所述帘布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及帘布驱动系统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感应装置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0020]优选的,所述感应装置为红外线手势感应器。
[0021]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手势感应器的感应距离为1~15cm。
[0022]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手势感应器根据感应手势向帘布控制系统输入手势信号。
[0023]优选的,所述感应手势包括拳头,对应车用天窗帘布的动作是关闭。
[0024]优选的,所述感应手势包括手背全伸开,对应车用天窗帘布的动作是全开。
[0025]优选的,所述感应手势包括两手指合并且手背朝上,对应车用天窗帘布的动作是半开。
[0026]优选的,所述帘布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收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及信号反馈装置,所述信号收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反馈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27]优选的,还包括警报器,所述信号反馈装置的另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警报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28]优选的,所述帘布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至少一传动装置、轴及至少一复位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轴连接,至少一复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轴的至少一端,所述复位装置具有一侧与车用天窗帘布连接。
[0029]优选的,在所述车用天窗帘布的尾端还设置胶条。
[0030]优选的,所述车用天窗帘布的的收起方式为卷曲或折叠。
[00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32](一)通过在帘布中设置稀疏区可以实现车内光线强度的调控,避免帘布展开后车内光线不足的问题发生。
[0033](二)稀疏区的设置使得帘布的整体尺寸得到分割,在稀疏区设置支撑体或杆可使得帘布各区得到支撑,从而解决大尺寸帘布出现的低垂问题,支撑结构可与帘布编织成一体或分体结构,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0034](三)通过引入红外线手势感应装置实现了车用天窗帘布的智能化控制,通过操作不同的手势可以实现对车用天窗帘布的的无触开关,提升了驾驶乐趣及驾驶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35]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用帘布系统的原理图。
[0036]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用帘布系统中帘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用帘布系统中帘布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38]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用帘布系统中帘布控制系统中支撑结构与交叉型织物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39]图5示出了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的第一种感应手势。
[0040]图6示出了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的第二种感应手势。
[0041]图7示出了控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的第三种感应手势。
[0042]附图中标记:1、感应装置;2、电源;3、帘布控制系统;301、信号收集装置;302、信号处理装置;303、信号反馈装置;4、帘布驱动系统;401、电机;402、第一驱动齿轮;403、第二驱动齿轮;404、轴;405、卷簧;501、帘布区;502、稀疏区;5021、织物结构;5022、间隙;503、支撑结构;5031、杆;5032、支撑体;6、警报器;7、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车用天窗帘布及其帘布系统,以用于为例进行详细介绍说明,但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
[0045]实施例一:
[0046]如图1所示,车用帘布系统包括包括感应装置1、电源2、帘布控制系统3、帘布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帘布区(501)、至少一稀疏区(502)及至少一支撑结构(5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03)设置于所述稀疏区(50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支撑结构(503)与所述稀疏区(50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区(501)与所述帘布区(501)织造一体成型或所述稀疏区(502)与所述帘布区(501)分别为互相连接的织物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区(502)中孔隙密度为所述帘布区(501)孔隙密度的4~10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区(502)的宽度为5~80m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03)与所述稀疏区(502)织造一体成型或所述支撑结构(503)与所述稀疏区(502)互相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03)为杆(5031)。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503)为支撑体(5032)。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杆(5031)沿所述至少一稀疏区(502)长度和/或宽度方向布置。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杆(5031)的直径为1~5mm。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5032)为由玻璃钢结构、碳纤维复合结构或玻纤增强复合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13.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12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车用天窗帘布的帘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布系统包括感应装置(1)、电源(2)、帘布控制系统(3)、帘布驱动系统(4),所述电源(2)通过电源线分别与所述帘布控制系统(3)、帘布驱动系统(4)的电源接口连接,所述帘布控制系统(3)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帘布驱动系统(4)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永杰常喜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