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光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38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09:42
一种光源模块,包括导光板及多个发光元件。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及相对于出光面的底面。底面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配置于底面邻近入光面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微结构,每一第一微结构具有面对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与底面之间具有第一角度。第一区域位于入光面与第二区域之间,包括多个第二微结构,每一第二微结构具有第一反射面及面对入光面的第二反射面。第一反射面连接于第二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与底面之间具有第二角度,其中第二角度大于第一角度。多个发光元件配置于入光面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及光源模块能提升亮度均匀度,进而减少产品的开发成本。进而减少产品的开发成本。进而减少产品的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及光源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以及使用此导光板的光源模块。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而且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发光,所以需要靠背光模块提供照明光源至液晶显示面板。因此,背光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高辉度以及高均匀度的照明光源。
[0003]背光模块可分为侧入式背光模块与直下式背光模块。在目前的侧入式背光模块中,会在导光板设置微结构,来改变光的路径,当光线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时,光线即可折射出导光板外。此外,导光板的微结构形状也会影响光线的偏转方向与角度分布。
[0004]然而当微结构的设置邻近于入光面时,会使得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后,部分光线随即被折射出光,因此在背光模块设置有多个光源的情况下,导光板的邻近光源处会产生对应多个光源的多个亮区及两光源之间的暗区,形成亮度不均匀的热点(Hot spot)现象,当光线再照射至显示面板时,可能会看到亮度不均匀的影像画面。
[0005]本「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出光面及相对于所述出光面的底面,所述入光面连接于所述出光面及所述底面,所述底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配置于所述底面邻近所述入光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微结构,每一所述多个第一微结构具有面对所述入光面的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第一角度;以及所述第二区域配置于所述底面,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多个第二微结构,每一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具有所述第一反射面及面对所述入光面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连接于所述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第二角度,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一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的所述第一反射面配置于所述入光面及所述第二反射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还具有面对所述入光面的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三反射面之间,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还配置于所述第三区域,其中配置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每一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还具有面对所述入光面的第三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三反射面之间,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所述底面之间具有第三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大于所述第三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个第二微结构的所述第二反射面配置于所述入光面及所述第一反射面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彦翁兆泓刘明达陈信玮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扬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