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和地铁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13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和地铁闸机,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驱动壳体、驱动组件、驱动轴和转动连接架;驱动轴横向连接于驱动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轴的侧面,转动连接架的第二端伸出于驱动壳体的外部,转动连接架的第二端设有人脸识别模块安装部;驱动组件连接于驱动壳体,且驱动组件配置成能够接收外部转动信号指令,并根据外部转动信号指令控制驱动轴不转动或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使驱动轴在上转动工位、居中工位和下转动工位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地铁闸机因人脸识别模块检测高度固定,存在的乘客通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和地铁闸机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和地铁闸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模块已被大量应用在车站、商场、楼宇、学校等出入口,对通过的行人进行比对认证。目前地铁车站部分线路的自动检票机已加装或预留人脸识别模块,用于部分特殊人群使用,例如内部员工等,后期将面向广大乘客推广应用。
[0003]目前,现有人脸识别模块的固定方式多采用固定高度的支架进行安装,少部分采用可手动调节的支架进行安装,检测前依据大部分人的身高范围将人脸识别模块的视角调整在特定高度范围内,使大部分行人在逐一刷脸过闸时脸部处于人脸识别模块的视角范围内。
[0004]但是,这种预先调整人脸识别模块的高度,使用时高度固定的方式,使人脸识别模块无法对部分身高特殊的人群进行识别检测。这类人群中,身高较高的要弯腰才能检测到;身高较矮的不能被检测到,闸机逻辑系统检测不到人脸无法放行,需地铁工作人员辅助手动调节支架后对乘客进行人脸识别,或者由地铁工作人员采用其他方式对这类乘客单独进行人脸识别检测以辅助其通过闸机。这些都导致了需人脸识别的闸机乘客通行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和地铁闸机,以缓解现有地铁闸机因人脸识别模块检测高度固定,存在的乘客通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包括驱动壳体、驱动组件、驱动轴和转动连接架;
[0008]所述驱动轴横向连接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转动连接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侧面,所述转动连接架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外部,所述转动连接架的第二端设有人脸识别模块安装部;
[0009]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壳体,且所述驱动组件配置成能够接收外部转动信号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转动信号指令控制所述驱动轴不转动或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使所述驱动轴在上转动工位、居中工位和下转动工位间切换。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壁,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
[0011]所述电机配置成能够接收外部转动信号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转动信号指令不转动或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控制所述驱动轴在上转动工位、居中工位和下转动工位间切
换。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还包括对射传感器组件;
[0013]所述对射传感器组件包括正位传感器、上极限位传感器和下极限位传感器;所述正位传感器、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和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上靠近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的部位;
[0014]在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设有挡盘;所述驱动轴处于居中工位处的情况下,所述挡盘未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所述驱动轴处于上转动极限工位处的情况下,所述挡盘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和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且未遮挡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所述驱动轴处于下转动极限工位处的情况下,所述挡盘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和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且所述挡盘未遮挡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
[0015]所述正位传感器、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和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能够于初始状态且所述挡盘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至居中工位处。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还配置成,在所述驱动轴转动至上转动极限工位处或下转动极限工位处的情况下停止继续沿原方向转动。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电机;
[0018]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套接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在所述驱动轴转动至上转动极限工位处后、所述电机继续沿原方向转动的情况下,以及在所述驱动轴转动至下转动极限工位处后、所述电机继续沿原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脱齿。
[00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驱动轴上还安装有弹性蓄能件,所述弹性蓄能件连接于所述驱动壳体内壁上,且配置成使所述驱动轴始终具有回转至居中工位处的运动趋势。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蓄能件包括弹簧和弹簧连接杆;
[0022]所述弹簧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侧壁,所述弹簧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弹簧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弹簧连接杆的第二端套装于所述驱动轴,且所述弹簧连接杆与所述驱动轴同步转动。
[002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连接架包括本体架、上部弯折罩和下部弯折罩;
[0024]所述本体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的侧面,所述本体架的第二端自所述驱动壳体上的转动连接架安装口伸出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外部,所述本体架的第二端设有人脸识别模块安装部;
[0025]所述上部弯折罩的一端和所述下部弯折罩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所述上部弯折罩和所述下部弯折罩各自的远离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安装部的一端均位于所述驱动壳体的内部并遮挡所述转动连接架安装口。
[002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闸机,安装有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在所述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上安装有人脸识别模块。
[0027]本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28]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包括驱动壳体、驱动组件、驱动轴和转动连接架。具体地,驱动轴横向连接于驱动壳体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驱动轴的侧面,转动连接架的第二端伸出于驱动壳体的外部,转动连接架的第二端设有人脸识别模块安装部。驱动组件连接于驱动壳体,且驱动组件配置成能够接收外部转动信号指令,并根据外部转动信号指令控制驱动轴不转动或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使驱动轴在上转动工位、居中工位和下转动工位间切换。
[0029]将该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安装于地铁闸机,并在人脸识别模块安装部上装载人脸识别模块,同时,在地铁闸机通道配置乘客身高检测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使用双目传感器对乘客进行身高检测,身高检测设备发出乘客身高信号,经地铁闸机工控机转换为转动信号指令传递给驱动组件,随后,驱动组件接收该外部转动信号指令,并根据该外部转动信号指令控制驱动轴不转动或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控使驱动轴在上转动工位、居中工位和下转动工位间切换,进而使装载于人脸识别模块支架上的人脸识别模块转动至能够识别到乘客面部信息的角度,以对乘客进行人脸识别。更具体地,地铁闸机工控机接收乘客身高检测设备获取的乘客身高信息后,判断乘客是否超出此刻人脸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壳体(1)、驱动组件、驱动轴(3)和转动连接架(4);所述驱动轴(3)横向连接于所述驱动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转动连接架(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轴(3)的侧面,所述转动连接架(4)的第二端伸出于所述驱动壳体(1)的外部,所述转动连接架(4)的第二端设有人脸识别模块安装部(44);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驱动壳体(1),且所述驱动组件配置成能够接收外部转动信号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转动信号指令控制所述驱动轴(3)不转动或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使所述驱动轴(3)在上转动工位、居中工位和下转动工位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所述电机(2)固定于所述驱动壳体(1)的内壁,所述驱动轴(3)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2);所述电机(2)配置成能够接收外部转动信号指令,并根据所述外部转动信号指令不转动或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以控制所述驱动轴(3)在上转动工位、居中工位和下转动工位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还包括对射传感器组件(6);所述对射传感器组件(6)包括正位传感器(61)、上极限位传感器(62)和下极限位传感器(63);所述正位传感器(61)、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62)和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63)均设置于所述驱动壳体(1)上靠近所述驱动轴(3)的第一端的部位;在所述驱动轴(3)的第一端设有挡盘(5);所述驱动轴(3)处于居中工位处的情况下,所述挡盘(5)未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61);所述驱动轴(3)处于上转动极限工位处的情况下,所述挡盘(5)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61)和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62)且未遮挡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63);所述驱动轴(3)处于下转动极限工位处的情况下,所述挡盘(5)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61)和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63)且所述挡盘(5)未遮挡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62);所述正位传感器(61)、所述上极限位传感器(62)和所述下极限位传感器(63)均与所述电机(2)连接,所述电机(2)能够于初始状态且所述挡盘(5)遮挡所述正位传感器(61)的情况下,驱动所述驱动轴(3)转动至居中工位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闸机人脸识别模块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还配置成,在所述驱动轴(3)转动至上转动极限工位处或下转动极限工位处的情况下停止继续沿原方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地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