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阻自动开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12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防卡阻自动开闭器,包括接点座(1),其特征是:所述的接点座(1)包括左和右两部分,接点座(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拐轴(3)、连接板(6)、调整架(7)、速动爪(17)、翻边衬套(2)和调节螺栓(10),左接点座上固定有动接点组(12)、静接点组(13)、支架(14)、联动轴(15)、检查柱(16),静接点组(13)固定在左接点座(1)左上侧,动接点组(12)固定在支架(14)上,支架(14)通过拐轴(3)与左接点座固定,支架(14)底部连接拐轴(3)在检查柱(16)的上端,拐轴(3)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这种动接点转换灵活的防卡阻自动开闭器,以解决动接点转换缓慢或卡阻不转换的问题。或卡阻不转换的问题。或卡阻不转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卡阻自动开闭器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道岔转换设备,适用于轨道交通道岔转换设备的电气接点自动转换检测机构,特别是关于一种防卡阻自动开闭器。

技术介绍

[0002]道岔转换设备用于改变轨道开通方向,当转换并牵引道岔到规定位置后,自动开闭器的电气接点需立即给出相应的断开或闭合动作,断开、闭合相应的电气接点,从而断开或接通相应的电路,给出道岔位置状态的指示,当指示信号正确时,信号系统才能允许列车通过该组道岔。
[0003]当动接点在机构的转换过程中动作不灵活或卡阻不转换时,转换设备动作到位后,道岔位置状态的指示不能及时给出,导致系统信号不开放,该组道岔便不能使用,就可能会导致列车晚点。因此,提高自动开闭器的动接点转换的灵活性,及时给出道岔位置状态的指示,对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接点转换灵活的防卡阻自动开闭器,以解决动接点转换缓慢或卡阻不转换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涉及一种防卡阻自动开闭器,包括接点座,其特征是:所述接点座左右两侧对称,接点座右侧固定有拐轴、连接板、调整架、速动爪、翻边衬套和调节螺栓;接点座左侧固定有动接点组、静接点组、支架、联动轴、检查柱;四组静接点组固定在接点座顶部安装面上,从右至左分别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一排、第二排对向安装,第三排、第四排对向安装,在第一排、第二排之间以及第三排、第四排之间各有一组动接点组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拐轴固定连接,支架底部连接拐轴在检查柱的上端,拐轴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动接点组动臂与拉簧一端连接;检查柱的上端有一U型槽,联动轴在U型槽内;连接板与拐轴通过拐轴销连接,在连接板与拐轴的拐轴销与销孔间,套接有衬套;拉簧与右侧的调整架的通过连接销连接,连接销上套接有衬套。
[0006]连接销有两个,一个连接调整架和拉簧,另一个在调整架的90度拐臂处,连接连接板和调整架,在两个连接销上安装有U型卡扣式挡销板,可有效防止连接销脱出。
[0007]调整架上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另一端连接速动爪,速动爪通过轴同时与L型调整架一个端头和接点座连接;速动爪爪部有滚轮,在滚轮被其他零件支撑后,速动爪通过调节螺栓向调整架提供支撑,拉簧通过销连接为调整架提供拉力。
[0008]在旋转机构拐轴拐臂侧的转轴与接点座固定孔之间,安装减磨翻边衬套,另一侧安装减磨衬套。
[0009]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旋转机构拐轴3拐臂侧的转轴与接点座1固定孔之间,安装减磨翻边衬套2,另一侧安装衬套19,降低拐轴相对于接点座旋转的摩擦力;在连接板5与拐轴3的拐轴销4与销孔间,以及拉簧11与调整架7的转轴连接之间增加减磨衬套8,降低旋
转机构转动时的摩擦力;减小拐轴3与接点座1之间的轴向间隙,提高了接点转换机构的稳定性;U型卡扣式挡销板9,可有效防止连接销8脱出。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3]图中:1、接点座;2、翻边衬套;3、拐轴;4、拐轴销;5、衬套;6、连接板;7、调整架;8、连接销;9、挡销板;10、调节螺栓;11、拉簧;12、动接点组;13、静接点组;14、支架;15、联动轴;16、检查柱;17、速动爪;18、滚轮;19、减磨衬套;20、防松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卡阻自动开闭器,包括接点座1,其特征是:接点座1包括左和右两部分,接点座上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拐轴3、连接板6、调整架7、速动爪17、翻边衬套2和调节螺栓10,左接点座上固定有动接点组12、静接点组13、支架14、联动轴15、检查柱16;四组静接点组13固定在接点座1顶部的安装平面上,从右至左分别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一排、第二排对向安装,第三排、第四排对向安装,在第一排、第二排之间以及第三排、第四排之间各有一组动接点组12,动接点组12固定在支架14上,支架14通过拐轴3与左接点座固定,支架14底部连接拐轴13在检查柱16的上端,拐轴3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动接点组12动臂与拉簧11一端连接;检查柱16的上端有一U型槽,联动轴15在U型槽内;连接板6与拐轴3通过拐轴销4连接,在连接板6与拐轴3的拐轴销4与销孔间,套接有衬套5;拉簧11与右侧的调整架7通过连接销8连接,连接销8上套接有衬套5,降低了旋转机构转动时的摩擦力;减小拐轴3与接点座1之间的轴向间隙,提高了接点转换机构的稳定性。
[0016]连接销8有两个,一个连接调整架7和拉簧11,另一个在调整架7 的90度拐臂处连接连接板6和调整架7,在两个连接销8上安装有U型卡扣式挡销板9,可有效防止连接销8脱出。
[0017]调整架7上有调节螺栓10,调节螺栓10另一端连接速动爪17,速动爪17通过轴同时与L型调整架7一个端头和接点座1连接;速动爪17爪部有滚轮18,在滚轮18被其它零件支撑后,速动爪17通过调节螺栓10向调整架7提供支撑,拉簧11通过销连接为调整架7(左右对称)提供拉力。
[0018]通过连接板6推动拐轴3向外旋转一定角度,使动接点组12接通一组静接点组13,同时,拉簧11拉伸,产生一定的拉力,滚轮18失去其它零件的支撑后,拉簧11拉伸产生的拉力,拉动拐轴3向内(图中左侧方向)旋转,使动接点组12脱离接通的静接点组13,并接通另一组静接点组,配合电路给出指示。拐轴3的转轴尾端增加止挡台阶,采用防松螺母20固定限位的方式,控制拐轴3与接点座1的轴向间隙,减小拐轴的轴向窜动,提高动接点组转换机构的稳定性。在动接点组12向内旋转的过程中,拉簧11提供的拉力大小是固定,当整个旋转
机构的摩擦阻力过大时,拉簧11产生的驱动力无法带动动接点组12迅速旋转,从而不能给出位置状态的指示。
[0019]在旋转机构拐轴3拐臂侧的转轴与接点座1固定孔之间,安装减磨翻边衬套2,另一侧安装减磨衬套19,降低了拐轴3相对于接点座1旋转的摩擦力;拐轴3与接点座1之间,设置减磨翻边衬套2和减磨衬套19;拐轴销4与拐臂3之间,调整架7的连接销8之间以及拉簧1与调整架7之间,设置衬套5。
[0020]本技术可减小自动开闭器动接点转换机构的旋转摩擦阻力,提高动接点组转换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有效防止动接点组转换机构中的连接销在动作过程中脱出。
[00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阻自动开闭器,包括接点座(1),其特征是:所述的接点座(1)左右两侧对称,接点座(1)右侧固定有拐轴(3)、连接板(6)、调整架(7)、速动爪(17)、翻边衬套(2)和调节螺栓(10);接点座(1)左侧固定有动接点组(12)、静接点组(13)、支架(14)、联动轴(15)、检查柱(16);四组静接点组(13)固定在接点座(1)顶部的安装面上,从右至左分别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一排、第二排对向安装,第三排、第四排对向安装,在第一排、第二排之间以及第三排、第四排之间各有一组动接点组(12),动接点组(12)固定在支架(14)上,支架(14)与拐轴(3)固定连接,支架(14)底部连接拐轴(3)在检查柱的上端,拐轴(3)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动接点组(12)动臂与拉簧(11)一端连接;检查柱(16)的上端有一U型槽,联动轴(15)在U型槽内;连接板(6)与拐轴(3)通过拐轴销(4)连接,在连接板(6)与拐轴(3)的拐轴销(4)与销孔间,套接有衬套(5);拉簧(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积刚王璞汝丁召荣高晓伟谢明军宁宗夏唐一鸣何建峰蔡鹏翔李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