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03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主要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采用中间凹陷且两端凸起的结构,所述枕头本体内设有医疗检测设备,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联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设置于枕头本体的中间凹陷处和其中一个凸起处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枕头本体的底部靠近设置有感应模块的凸起处的一端设有背部接触感应垫,所述背部接触感应垫上设有第二感应模块、人体通信接收模块、控制芯片、无线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头颅、颈部以及背部三处的感应检测,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真实有效,缓解了医护资源的紧张,使医生对用户的健康数据的检测更为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愈加重视,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医疗资源日益紧张,存着在住院病人或者养老院的老人的身体状态得不到及时的检测的问题,因此,人们对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更加先进、更加有效的医疗与保健手段提出了更广泛的需求,在此前提下,医疗检测设备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市场上的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医疗检测设备大都采用智能手环的形式,通过智能手环对住院病人、养老院或者独居的老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实时检测,以达到缓解医护资源紧张的问题,但由于智能手环自身结构的限制,由于智能手环仅与使用者的手腕部接触,智能手环在手腕部固定的紧密性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存在着检测不到数据或者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尤其是在使用者卧床休息时,经常会将智能手环取下,存在着无法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通过头颅、颈部以及背部三处的感应检测,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真实有效,缓解了医护资源的紧张,使医生对用户的健康数据的检测更为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采用中间凹陷且两端凸起的结构,所述枕头本体上设有医疗检测设备,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联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设置于枕头本体的中间凹陷处和其中一个凸起处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联网模块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联网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
[0006]所述枕头本体的底部靠近设置有感应模块的凸起处的一端设有背部接触感应垫,所述背部接触感应垫上设有第二感应模块、人体通信接收模块、控制芯片、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感应模块与人体通信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人体通信接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包括上层枕芯、下层枕芯,所述医疗检测设备位于上层枕芯与下层枕芯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背部接触感应垫均采用记忆棉。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应模块、第二感应模块均包括若干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心率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嵌入式单片机。
[0011]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背部接触感应垫中均设有可充电蓄电池,且所述背部接触感应垫中的可充电蓄电池位于背部接触感应垫的一侧的边缘。
[0012]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背部接触感应垫上均设有充电口、指示灯。
[0013]优选的,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和/或智能手机。
[0014]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设置于枕头本体上设有第一感应模块的凸起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以及电极。
[0015]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的枕头本体的中间凹陷处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设有第一感应模块的枕头本体的凸起处与使用者的颈部接触,背部接触感应垫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通过头颅、颈部以及背部三处的感应检测,确保最终检测结果真实有效,缓解了医护资源的紧张,使医生对用户的健康数据的检测更为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2、在应用方式上,通过联网模块实现了上位机对于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的发送指令而达到了远程控制的目的,在医院、养老院等多用户环境下,很好的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0018]3、在测量方式上,分三部分进行感应检测。通过头颅、颈部两个部位的感应启动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后,再通过接触背部接触感应垫的第二感应模块启动人体通讯接收模块接收检测数据,接收到有效数据最终通过无线模块传送至上位机,以头部、颈部和背部三个点感应以确保健康数据检测的真实有效的。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附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系统流程图。
[0022]附图中标号:1、枕头本体;2、背部接触感应垫;3、充电口;4、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4]实施例:如附图1

3,本技术所述是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枕头本体1,所述枕头本体1采用中间凹陷且两端凸起的结构,所述枕头本体1内设有医疗检测设备,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联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设置于枕头本体1的中间凹陷处和其中一个凸起处的第一感应模块,第一感应模块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头部、颈部是否与枕头本体1接触,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联网模块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联网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联网模块可以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操作指令,更改对比数据或测量指令,控制模块协调其他所有模块,可以是嵌入式芯片或者DSP,或是单片机,对感应、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接收指令进行控制,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嵌入式单片机。
[0025]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设置于枕头本体1上设有第一感应模块的凸起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以及电极,用于测量温度、血压和心率
参数。
[0026]优选的,所述枕头本体1包括上层枕芯、下层枕芯,所述医疗检测设备位于上层枕芯与下层枕芯之间。
[0027]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使用的舒适度,所述枕头本体1、背部接触感应垫2均采用记忆棉。
[0028]所述枕头本体1的底部靠近设置有感应模块的凸起处的一端设有背部接触感应垫2,所述背部接触感应垫2上设有第二感应模块、人体通信接收模块、控制芯片、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感应模块与人体通信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人体通信接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第二感应模块用于检测使用者的背部是否与背部接触感应垫接触,背部接触感应垫的控制芯片与感应模块、人体通信接收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将人体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发送给无线传输模块。
[0029]用户的健康数据被传输至上位机后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其他通信方式进一步共享至大数据服务器,将用户数据保存好并用于特征分析,进行健康信息的融合监控。上位机可以通过联网模块更改测量指令或者数据参照目标,达到远程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枕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采用中间凹陷且两端凸起的结构,所述枕头本体(1)上设有医疗检测设备,所述医疗检测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联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设置于枕头本体(1)的中间凹陷处和其中一个凸起处的第一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联网模块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联网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所述枕头本体(1)的底部靠近设置有感应模块的凸起处的一端设有背部接触感应垫(2),所述背部接触感应垫(2)上设有第二感应模块、人体通信接收模块、控制芯片、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感应模块与人体通信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人体通信接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芯片信号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上位机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包括上层枕芯、下层枕芯,所述医疗检测设备位于上层枕芯与下层枕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通讯枕式医疗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1)、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雯廖薇徐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