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501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其包括穿刺针,可视系统组件和操作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包括针体和手持部,针体与手持部一体连接,可视系统组件与手持部组合连接,可视系统组件包括摄像头和照明结构,摄像头与移动端或PC端数据连接,照明结构设置在摄像头的周围;操作系统组件与穿刺针组合连接。通过摄像头能够将小动物的血管呈现在移动端或PC端上,在可视状态下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对实验动物的血管损伤,为后续实验操作提供了保障。续实验操作提供了保障。续实验操作提供了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介入动物模型主要有猪、狗、猴子、兔子等大动物,主要原因是大动物血管较粗,操作方便简单,但是大型动物操作较为复杂,价格相对较高,各种试剂耗材用量大,科研消耗比较大。
[0003]现有小动物介入模型主要是成年大鼠(480g以上),既往介入主要入路血管为颈动脉或者股动脉,当介入操作完成后为防出血需结扎该血管,而血管结扎后易造成结扎远端缺血坏死,影响动物远期观察及愈后;研究发现,利用大鼠尾动脉建立介入操作通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因鼠尾除尾中动脉以外还另有多条微动脉供血,通道建立对鼠造成影响较小。
[0004]现有操作方法为逐段直接法,即由尾中动脉符合粗度的节段,按照介入需要操作的次数由远及近逐步穿刺,置入导丝导管,然后进行后续操作,该方法采取直接法,容易损伤较柔软的导管导丝,若多次操作需多次解剖剥离不同节段血管,操作步骤繁琐消耗过多时间,降低穿刺成功率;并且在介入操作过程中存在导管导丝脱管风险。
[0005]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
[0007]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其包括穿刺针,可视系统组件和操作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包括针体和手持部,针体与手持部一体连接,可视系统组件与手持部组合连接,可视系统组件包括摄像头和照明结构,摄像头与移动端或PC端数据连接,照明结构设置在摄像头的周围;操作系统组件与穿刺针组合连接。通过摄像头能够将小动物的血管呈现在移动端或PC端上,在可视状态下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对实验动物的血管损伤,为后续实验操作提供了保障。
[0008]进一步,所述穿刺针为钝头金属针。此种设置的穿刺针能够减少血管损伤,保护血管。
[0009]进一步,设置穿刺针防护帽,穿刺针防护帽与穿刺针插接。此种设置能够保持穿刺针的无菌状态,且防止针刺伤。
[0010]进一步,所述手持部包括蝶形软翼和连接管,穿刺针的尾端与连接管一体连接,连接管与穿刺针连通;蝶形软翼与连接管的外壁一体连接。使用时,手持蝶形软翼进行穿刺。
[0011]进一步,所述蝶形软翼包括用于固定穿刺针的定位孔。使用时,将线穿过定位孔,并缠绕小动物的尾巴,从而将穿刺针固定。
[0012]进一步,所述可视系统组件包括光纤,光纤与摄像头连接;设置用于固定摄像头的
固定筒,固定筒的两端均为开口,摄像头与固定筒的其中一端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光纤位于固定筒内部。
[0013]进一步,所述可视系统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固定筒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连接管组合连接。此种设置能够对摄像头和光纤进行位置限定。
[0014]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卡槽,卡槽与所述连接管组合连接。此种设置可以根据实验步骤的需要,随时拆卸和安装卡槽。
[0015]进一步,所述卡槽为过180度且小于360度的圆弧形卡槽。使用时,此种设置的卡槽一侧具有开口,方便将光纤置于卡槽内。
[0016]进一步,所述卡槽采用软质塑料制作。此种设置的卡槽自身具有一定的弹力,可以发生适应性形变便于将固定筒置入其中。
[0017]进一步,所述卡槽的外侧壁包括插头,连接管的外侧壁包括插槽,插头与插槽插接,卡槽通过插头与连接管组合连接。此种设置可以快速将卡槽安装在连接管上,也可以快速拆卸。
[0018]进一步,所述摄像头为高清微距摄像头。此种高清微距摄像头具有防水防油的特性。
[0019]进一步,所述照明结构为LED冷光源,LED冷光源设置在摄像头的周围,LED冷光源与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此种设置可以提供良好的照明视野。
[0020]进一步,所述可视系统组件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摄像头连接,控制器包括蓝牙数据传输模块和配对模块,摄像头通过控制器与移动端或PC端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使用时,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观察血管,便于穿刺。
[0021]或者,所述可视系统组件包括USB数据传输线及USB连接头,USB数据传输线与摄像头连接,USB连接头与PC端插接,摄像头与PC端数据连接。此种设置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将摄像头采集的画面实时传输至电脑。
[0022]进一步,设置用于为摄像头、LED冷光源和控制器供电的电源结构,摄像头、LED冷光源和控制器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结构连接。
[0023]进一步,在所述连接管的尾端设置操作管路,操作管路与连接管组合连接,操作管路与连接管连通。使用时,操作工具通过操作管路进入连接管、穿刺针,并从穿刺针的针口传出进入小动物的血管内。
[0024]进一步,所述操作管路包括外螺纹连接管,在连接管的内壁设置匹配的内螺纹,外螺纹连接管与连接管螺纹连接。此种设置实现了操作管路与连接管的组合连接。
[0025]进一步,所述操作管路采用透明橡胶材质制作。此种设置的操作管路可以观察到内部的操作工具。
[0026]进一步,所述操作管路包括用于控制管路打开和闭合的开关结构。
[0027]进一步,所述开关结构为单手夹,单手夹套设在操作管路的管壁,单手夹与操作管路活动连接。使用时,可以通过单手夹夹闭管路,并可以活动单手夹的位置。
[0028]进一步,所述操作管路的操作端为“Y”形连接管路,“Y”形连接管路包括介入操作管路和输液管路,“Y”形连接管路与操作管路一体连接。
[0029]或者,所述操作管路的操作端包括三通管路,三通管路与操作管路一体连接或组合连接,三通管路与操作管路连通。此种设置可以在操作的同时进行其他操作。
[0030]进一步,所述三通管路分别为连接管路、介入操作管路和输液管路,连接管路与操作管路固定连接,连接管路与操作管路连通;连接管路与介入操作管路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介入操作管路进行实验操作,输液管路与输液器组合连接进行输液。使用时,通过介入操作管路向小动物血管内置入球囊或支架等,在进行介入操作的同时可以向小动物血管内输液。
[0031]进一步,所述输液管路包括输液管连接头,输液管连接头与输液管组合连接,保护帽套设在输液管连接头上。使用时,将输液管与输液管连接头组合连接。
[003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1、将光纤和摄像头安置在卡槽内部,并将卡槽与连接管插接;将操作管路与连接管组合连接,此种通过单手夹夹闭操作管路;2、通过控制器或USB数据传输线使将移动端或PC端与摄像头建立数据连接,从而实时观看到小动物的血管,在可视血管的状态下进行血管穿刺,顺利地将穿刺针插入小动物血管内;3、血管穿刺成功后,通过蝶形软翼将穿刺针固定,从而将可视系统组件整体从手持部撤出;4、将输液器连接输液袋,输液器与输液管路组合连接,打开单手夹使操作管路通畅,整个管路充满液体,液体进入小动物血管,同时,通过介入操作管路进行各项试验操作,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其包括穿刺针,可视系统组件和操作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包括针体和手持部,针体与手持部一体连接,可视系统组件与手持部组合连接,可视系统组件包括摄像头和照明结构,摄像头与移动端或PC端数据连接,照明结构设置在摄像头的周围;操作系统组件与穿刺针组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钝头金属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蝶形软翼和连接管,穿刺针的尾端与连接管一体连接,连接管与穿刺针连通;蝶形软翼与连接管的外壁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系统组件包括光纤,光纤与摄像头连接;设置用于固定摄像头的固定筒,固定筒的两端均为开口,摄像头与固定筒的其中一端开口的内壁固定连接,光纤位于固定筒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物可视介入通路建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系统组件还包括用于固定固定筒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群樊静雯陆军祁鹏胡深杨希孟王俊杰王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