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500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隔热外筒的内侧卡装有内炉体,内炉体的上方侧面设有卡紧边,卡紧边的外侧面和隔热外筒的内侧面相接触,内炉体的外侧面均匀缠绕有加热线圈,内炉体的底部外侧卡装有导热块,导热块位于隔热外筒的内侧下方,隔热外筒的上方盖装有炉盖,炉盖的外侧面设有限位圈,炉盖的外侧卡装有隔热外套,隔热外套的内侧设有与限位圈相匹配的卡槽,隔热外套的上方中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左侧螺接有开盖气缸,开盖气缸的右侧为伸缩轴。通过在内炉体的底部设置导热块,提高了内炉体的加热均匀度,并且通过开盖气缸的设置,使得感应炉的炉盖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减小了安全隐患。减小了安全隐患。减小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感应炉结构领域,具体涉及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感应炉是利用物料的感应电热效应而使物料加热或熔化的电炉。感应炉的主要部件有感应器、炉体、电源、电容和控制系统等。在感应炉中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物料内部产生涡流从而达到加热或着熔化的效果。在这种交变磁场的搅拌作用下,炉中材质的成分和温度均较均匀,锻造加热温度可达1250℃,熔炼温度可达1650℃。目前感应炉的加热线圈大多安装在内炉体的侧面,所以内炉体的底部存在着加热不均匀的情况,并且大多数感应炉的炉盖还需要手动打开,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提高了内炉体的加热均匀度,并且感应炉的炉盖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减小了安全隐患。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包括隔热外筒和内炉体,所述隔热外筒的内侧卡装有所述内炉体,所述内炉体的上方侧面设有卡紧边,所述卡紧边的外侧面和所述隔热外筒的内侧面相接触,所述内炉体的外侧面均匀缠绕有加热线圈,所述内炉体的底部外侧卡装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位于所述隔热外筒的内侧下方,所述隔热外筒的上方盖装有炉盖,所述炉盖的外侧面设有限位圈,所述炉盖的外侧卡装有隔热外套,所述隔热外套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圈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隔热外套的上方中部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左侧螺接有开盖气缸,所述开盖气缸的右侧为伸缩轴,所述开盖气缸通过螺钉安装在定位板的侧面,所述定位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伸缩轴相对应的开孔,所述定位板设置在附加台的上方左侧,所述附加台包括托板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托板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在连接块的左侧,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隔热外筒的侧面,所述连接块的左下方设有固定块a,所述托板的右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块a相对应的固定块b,所述连接块的上方和所述托板的右上方均装配有滚珠,所述滚珠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右侧,所述滚珠的上表面和所述隔热外筒的上表面相齐平。
[0005]本技术中,所述隔热外筒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炉体的直径,所述卡紧边的上表面和所述隔热外筒的上表面相齐平。
[0006]本技术中,所述卡紧边与所述内炉体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加热线圈位于所述导热块的上方。
[0007]本技术中,所述限位圈与所述炉盖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炉盖的材质和所述内炉体的材质均为耐高温材质。
[0008]本技术中,所述连接套与所述隔热外套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连接套的内侧设有螺纹副。
[0009]本技术中,所述附加台位于所述隔热外筒的左侧,所述定位板、所述固定块b和所述托板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0010]本技术中,所述连接块、所述固定块a和所述隔热外筒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相邻所述滚珠之间设有间距。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内炉体的底部设置导热块,提高了内炉体的加热均匀度,并且通过开盖气缸的设置,使得感应炉的炉盖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减小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内炉体和加热线圈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隔热外筒、隔热外套、附加台、连接块和滚珠连接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导热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隔热外筒;2、内炉体;3、卡紧边;4、加热线圈;5、导热块;6、炉盖;7、限位圈;8、隔热外套;9、连接套;10、开盖气缸;11、附加台;12、连接块;13、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0]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包括隔热外筒1和内炉体2,所述隔热外筒1的内侧卡装有所述内炉体2,所述内炉体2的上方侧面设有卡紧边3,所述卡紧边3的外侧面和所述隔热外筒1的内侧面相接触,所述内炉体2的外侧面均匀缠绕有加热线圈4,所述内炉体2的底部外侧卡装有导热块5,所述导热块5位于所述隔热外筒1的内侧下方,所述隔热外筒1的上方盖装有炉盖6,所述炉盖6的外侧面设有限位圈7,所述炉盖6的外侧卡装有隔热外套8,所述隔热外套8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圈7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隔热外套8的上方中部设有连接套9,所述连接套9的左侧螺接有开盖气缸10,所述开盖气缸10的右侧为伸缩轴,所述开盖气缸10通过螺钉安装在定位板的侧面,所述定位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伸缩轴相对应的开孔,所述定位板设置在附加台11的上方左侧,所述附加台11包括托板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托板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在连接块12的左侧,所述连接块12设置在所述隔热外筒1的侧面,所述连接块12的左下方设有固定块a,所述托板的右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块a相对应的固定块b,所述
连接块12的上方和所述托板的右上方均装配有滚珠13,所述滚珠13位于所述定位板的右侧,所述滚珠13的上表面和所述隔热外筒1的上表面相齐平。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隔热外筒1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炉体2的直径,所述卡紧边3的上表面和所述隔热外筒1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卡紧边3与所述内炉体2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加热线圈4位于所述导热块5的上方,导热块5使得内炉体2底部受热更均匀。
[00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圈7与所述炉盖6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炉盖6的材质和所述内炉体2的材质均为耐高温材质。所述连接套9与所述隔热外套8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连接套9的内侧设有螺纹副。
[0023]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附加台11位于所述隔热外筒1的左侧,所述定位板、所述固定块b和所述托板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所述连接块12、所述固定块a和所述隔热外筒1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相邻所述滚珠13之间设有间距,滚珠13可以减小开盖关盖过程中的摩擦力。
[0024]实施例1:内炉体2卡装在隔热外筒1的内侧,卡紧边3设置在内炉体2的上方侧面,且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构,加热线圈4均匀缠绕在内炉体2的外侧面,导热块5卡装在内炉体2的底部外侧,炉盖6盖装在隔热外筒1的上方,限位圈7设置在炉盖6的外侧面,且之间为一体成型式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能提高加热均匀度的电磁感应炉结构,包括隔热外筒(1)和内炉体(2),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外筒(1)的内侧卡装有所述内炉体(2),所述内炉体(2)的上方侧面设有卡紧边(3),所述卡紧边(3)的外侧面和所述隔热外筒(1)的内侧面相接触,所述内炉体(2)的外侧面均匀缠绕有加热线圈(4),所述内炉体(2)的底部外侧卡装有导热块(5),所述导热块(5)位于所述隔热外筒(1)的内侧下方,所述隔热外筒(1)的上方盖装有炉盖(6),所述炉盖(6)的外侧面设有限位圈(7),所述炉盖(6)的外侧卡装有隔热外套(8),所述隔热外套(8)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限位圈(7)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隔热外套(8)的上方中部设有连接套(9),所述连接套(9)的左侧螺接有开盖气缸(10),所述开盖气缸(10)的右侧为伸缩轴,所述开盖气缸(10)通过螺钉安装在定位板的侧面,所述定位板的侧面设有与所述伸缩轴相对应的开孔,所述定位板设置在附加台(11)的上方左侧,所述附加台(11)包括托板和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左右两侧,所述托板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在连接块(12)的左侧,所述连接块(12)设置在所述隔热外筒(1)的侧面,所述连接块(12)的左下方设有固定块a,所述托板的右下方设有与所述固定块a相对应的固定块b,所述连接块(12)的上方和所述托板的右上方均装配有滚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绪
申请(专利权)人:士旭锅炉制造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