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416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数字信息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可用于连接两根can总线进行数据分析并与外部设备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一侧的两个can总线接头,壳体另一侧设有USB接头,所述can总线接头与壳体预结;壳体内具有PCB板,所述PCB板与壳体活动连接,并具有与can总线接头连接的软质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PCB板与壳体之间设置为活动连接方式,则当壳体受到冲击或高频振动传递时,PCB板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同时为了避免与其中具有较大体积的can总线接头直接硬连接,通过软质线缆或其他方式从而有效避免连接处因冲击或持续振动影响连接稳定性的问题出现。接稳定性的问题出现。接稳定性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


[0001]本技术属于数字信息传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的英文简称,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具体来说是一种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在汽车产业中,出于对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各种各样的电子控制系统被开发了出来。由于这些系统之间通信所用的数据类型及对可靠性的要求不尽相同,由多条总线构成的情况很多,线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适应“减少线束的数量”、“通过多个LAN,进行大量数据的高速通信”的需要而由德国电气商开发出面向汽车的can通信协议。此后,can通过ISO11898及ISO11519进行了标准化,在欧洲已是汽车网络的标准协议。
[0003]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较之许多RS

485基于R线构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而言,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开发周期短等。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
[0004]由于汽车工业中采用can总线标准,而在维修和检测时需要通过电脑进行数据分析,现有电脑数据端都大都为USB标准,则为了方便数据传输,通常会使用具有USB端口的can总线分析仪。这种分析仪通过USB端口连接外部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供电,同时支持总线波特率自动探测,并对特定波特率下的参数自动计算,同时也具有can数据变化追踪等数据分析功能,然后将数据保存由外部电脑读取信息。但现有的can总线分析仪结构简单,使用环境要求较高,若长时间设置在小型汽车或大型机械设备上进行数据分析传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旨在通过优化内部结构使得占有较大体积的can总线接头在连接外部端口后在一定的外部振动环境下也能够保持内部运行的稳定性。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可用于连接两根can总线进行数据分析并与外部设备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一侧的两个can总线接头,壳体另一侧设有USB接头,所述can总线接头与壳体预结;
[0008]壳体内具有PCB板,所述PCB板与壳体活动连接,并具有与can总线接头连接的软质连接件。
[0009]需要说明的是,所谓预结是指can总线接头由于体积较大,在壳体中的占用空间较多,为了增加连接稳定性,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先将can总线接头直接固定在壳体一侧的端口处。而固定方式包括多种,但均为硬连接方式,相较于其他部件,其与壳体的连接稳定性最
高。
[0010]但由于本申请的设备具有至少两个can总线接头,虽然数据交互和读取均可在同一电路中实现,且该电路设计和芯片的选型使用均为现有技术,但由于本申请中为了提高PCB板的抗冲击性能,将PCB板与壳体之间设置为活动连接。则导致can总线接头其较大的重量会导致原本与其硬连接的PCB板在受到一定外部冲击时会首先在连接处形成应力集中,多次振动或冲击可能导致连接处出现间隙,从而可能造成连接不稳定甚至断连的可能。
[0011]则本实施方式中将原本的硬连接方式优化为软连接方式,所谓的软质连接件包括多种形式,但均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和基本的导电传输功能。整个设备受到间歇冲击或高频振动传递时,与其硬连接的can总线接头也同样产生对应动作。而此时软质连接件会受到振动传递后通过自身的形变或位移而消耗振动能量,使其无法或最小化的传递至PCB板上。
[0012]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USB接头本身体积较小,可保留其板载固定特征,通过将其与壳体之间设置缓冲件或保留间隙等方式来避免振动或冲击传递。
[0013]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PCB板与can总线接头上均具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间通过线缆连接。
[0014]值得说明的是,can总线接头一般为DB

9针连接头,这种接头一般是通过引脚直接与PCB板连接,由于是采用线缆连接,则分为直接触点焊接和接线端子连接两种方式。接线端子的方式是通过在can总线接头的内部设有一块小体积的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设有五脚的接线端子,通过螺栓进行挤压固定。这种结构便于更换内部零部件,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求调整不同的端口结构,直接通过更换的方式则能够适配多种不同规格的总线端头。
[0015]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线缆为双绞屏蔽线。
[0016]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PCB板与can总线接头上均具有固定触点,固定触点之间通过线缆连接。
[0017]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PCB板通过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缓冲件与壳体接触。
[0018]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具有凹槽,所述缓冲件为柱状并通过中部设有的螺栓与凹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PCB板固定在缓冲件端部。
[0019]值得说明的是,缓冲件一般为软质或易形变回弹的硬质结构,是通过其本身的弹性吸能特点来作为连接中间件,既能够将PCB板与壳体连接固定,同时在壳体出现振动和快速位移时,缓冲件均能够通过自身形变吸收一定振动能量,从而达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由于设置有缓冲件,使得PCB板与壳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在原本PCB板材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大壳体内部空间来实现缓冲件的安装。
[0020]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具有凹槽,并通过设有的顶盖扣合在凹槽上实现封闭;在凹槽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连接顶盖的连接柱,所述缓冲件卡接在连接柱,所述PCB板与缓冲件的突出部分连接。
[002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
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制的圆柱体结构,其一侧具有与连接柱外部实现卡接限位的限位槽,另一侧设有卡槽,所述PCB板嵌入卡槽内实现固定。
[0022]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所述顶盖扣合面上设有多个与缓冲件对应进行下压限位的压紧端。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技术通过将PCB板与壳体之间设置为活动连接方式,则当壳体受到冲击或高频振动传递时,PCB板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同时为了避免与其中具有较大体积的can总线接头直接硬连接,通过软质线缆或其他方式从而有效避免连接处因冲击或持续振动影响连接稳定性的问题出现;
[0025](2)本技术还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用于连接两根can总线进行数据分析并与外部设备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一侧的两个can总线接头(3),壳体(1)另一侧设有USB接头(5),所述can总线接头(3)与壳体(1)预结;壳体(1)内具有PCB板(6),所述PCB板(6)与壳体(1)活动连接,并具有与can总线接头(3)连接的软质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6)与can总线接头(3)上均具有接线端子(9),所述接线端子(9)间通过线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为双绞屏蔽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6)与can总线接头(3)上均具有固定触点,固定触点之间通过线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头can总线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6)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文勇鲜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西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