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392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木质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和冷却仓,所述冷却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冷却水箱为正方形壳体结构,所述冷却仓置于冷却水箱内部,所述冷却水箱与冷却仓行程一个水循环仓。在使用过程中,将木质素聚合物通过加料口加入冷却仓,打开冷却机构,冷水从第一进水管流入经冷却泵冷却加速,最终通过第二进水管流入冷却水箱中,经过冷却后,从排水管排出,冷却结束,打开排水塞,多余水从排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大多数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差,冷却成本高等问题。冷却成本高等问题。冷却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木质素生产
,具体为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CN20172052034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离纤维素、木质素和碳水化合物的组合装置,包括对原料做初级处理的粉碎机、过滤罐、混合罐;所述过滤罐上部设有顶盖,顶盖内置电机,电机转子位于顶盖中轴线上,转子下方设有四片叶片;进水管一端连接冷却装置内部的水泵,另一端穿过顶盖上方,形成连接顶盖内部空腔和水泵间的水流通道,顶盖底部形成多个筛孔;所述过滤罐内部设有两层过滤膜,底部中央设有连接第一蒸馏罐的排水管道;所述混合罐一个侧壁上方设有进料口,另一侧壁底部设有出料口,顶部设有溶剂管道;所述出料口后端依次连接离心机和收集罐。该装置分离效果良好,产生污染物少,能源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
[0003]但是,目前大多数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差,冷却成本高,本专利通过水循环冷却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用以解决大多数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差,冷却成本高等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和冷却仓,所述冷却仓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冷却水箱为正方形壳体结构,所述冷却仓置于冷却水箱内部,所述冷却水箱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水箱与冷却仓形成一个水循环仓。
[0007]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与冷却水箱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镜像对称。
[0008]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第一进水管、主三通管;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分别包括第一阀门、第一分水管、第一弯管、冷却泵和电机;所述第一进水管上端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进水管下端与主三通管上端连接,所述主三通管下端两侧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阀门两端设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一分水管各个端口均设有第四法兰盘,所述第一弯管两个端口设有第五法兰盘,所述冷却泵两个端口设有第六法兰盘,所述主三通管、第一阀门、第一分水管、第一弯管和冷却泵通过法兰盘螺栓固定依次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冷却泵上。
[0009]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副三通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分别还包括第二弯管、过滤块、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弯管的入端与冷却泵的出端连接,所述过滤块的入端与第二弯管的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入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弯管的出端连接,所述副三通管的入端与第二阀门的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入端与副三通管的出端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底座支架和吊耳,所述底座支架为多根第一工字杆围合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吊耳对称安装在底座支架两侧,所述冷却泵对称安装在底座支架上。
[0011]进一步,还包括排水管和排水塞,所述冷却水箱后端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冷却水箱后端下部设有入水口和排水口,所述排水管入端安装在出水口上,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出端安装在入水口上,所述排水塞安装在排水口上。
[0012]进一步,还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架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冷却水箱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为多根第二工字杆围合连接形成的框架结构。
[0013]进一步,所述冷却仓顶部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设有环形均布的隔板。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将木质素聚合物加入到冷却仓中,通过冷却水箱中的冷水循环冷却,快速将木质素聚合物冷却到指定温度,圆柱体壳体结构增大木质素聚合物与冷却水接触面积,便于木质素聚合物散热,冷却水箱的方形壳体结构,增大冷却水的进水量。
[0016]冷水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管路,经主三通管分流成为两路,通过电机驱动的冷却泵对冷水进行加速和冷却,流向冷却水箱。
[0017]副三通管将两侧管路中冷却加速后的冷水汇流,通过第二进水管进入到冷却水箱中,第二阀门的闭合可以控制水流的进入与停止。
[0018]底座支架为冷却机构提供了安装位置和支撑框架,吊耳对称安装在底座支架两侧,在后续进行水道管路更换或者故障排除时,便于将底座支架吊起。
[0019]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大多数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差,冷却成本高等问题。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5]冷却水箱1;冷却仓2;冷却机构3;底座支架301;第一阀门302;第一分水管303;第一弯管304;冷却泵305;电机306;过滤块307;第二阀门308;副三通管309;第二进水管310;第二弯管311;吊耳312;第一进水管313;主三通管314;底板4;支架5;排水塞6;排水管7;加料口8;隔板8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

3所示,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箱1和冷却仓2,冷却仓2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壳体结构,冷却水箱1为正方形壳体结构,冷却仓2置于冷却水箱1内部,冷却水箱连接有冷却机构,冷却水箱1与冷却仓2形成一个水循环仓。
[0029]本技术通过将木质素聚合物加入到冷却仓2中,通过冷却水箱1中的冷水循环冷却,快速将木质素聚合物冷却到指定温度,圆柱体壳体结构增大木质素聚合物与冷却水接触面积,便于木质素聚合物散热,冷却水箱1的方形壳体结构,增大冷却水的进水量。
[0030]作为优选方案的,冷却机构3包括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与冷却水箱下端连接,且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镜像对称。冷却机构3还包括第一进水管313、主三通管314;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分别包括第一阀门302、第一分水管303、第一弯管304、冷却泵305和电机306;
[0031]第一进水管313上端设有第一法兰盘,第一进水管313下端与主三通管314上端连接,主三通管314下端两侧设有第二法兰盘,第一阀门302两端设有第三法兰盘,第一分水管303各个端口均设有第四法兰盘,第一弯管304两个端口设有第五法兰盘,冷却泵305两个端口设有第六法兰盘,主三通管314、第一阀门302、第一分水管303、第一弯管304和冷却泵305通过法兰盘螺栓固定依次连接,电机306安装在冷却泵305上。
[0032]冷水通过第一进水管313进入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箱(1)和冷却仓(2),所述冷却仓(2)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壳体结构,所述冷却水箱(1)为正方形壳体结构,所述冷却仓(2)置于冷却水箱(1)内部,所述冷却水箱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水箱(1)与冷却仓(2)形成一个水循环仓,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与冷却水箱下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冷却部和第二冷却部镜像对称,所述冷却机构(3)还包括第一进水管(313)、主三通管(314);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分别包括第一阀门(302)、第一分水管(303)、第一弯管(304)、冷却泵(305)和电机(306);所述第一进水管(313)上端设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进水管(313)下端与主三通管(314)上端连接,所述主三通管(314)下端两侧设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阀门(302)两端设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一分水管(303)各个端口均设有第四法兰盘,所述第一弯管(304)两个端口设有第五法兰盘,所述冷却泵(305)两个端口设有第六法兰盘,所述主三通管(314)、第一阀门(302)、第一分水管(303)、第一弯管(304)和冷却泵(305)通过法兰盘螺栓固定依次连接,所述电机(306)安装在冷却泵(30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质素聚合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3)还包括副三通管(309)和第二进水管(310),所述第一冷却部、第二冷却部均分别还包括第二弯管(311)、过滤块(307)、第二阀门(30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迎雪郝尧黄兴亮邹建李天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木苏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