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卫师专利>正文

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309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包括:板体,其上设有线缆通孔,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四个第一盲孔、另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两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均位于所述线缆通孔的周向,其中,所述第一盲孔的底端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底端设有无纹通孔。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螺纹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无纹通孔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同一个接口板可用于两种型号的DTI设备,不仅便于更换,而且可减少接口板的浪费。而且可减少接口板的浪费。而且可减少接口板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


[0001]本技术涉及发车表示器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

技术介绍

[0002]发车表示器又称发车计时器,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重要设备,DTI发车表示器可以兼容字符和图形两种不同内容的显示。发车表示器通过接收ATS系统的控制命令显示相应的列车站台信息,显示的信息有列车到站停车时间、列车发车倒计时时间、列车扣车、列车跳停等信息,稳定可靠的发车表示器能够有效提高地铁列车运营的安全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目前所使用的底座接口板有适用于DTI型号为鸿钢C0401

4.7

L5

RG1的,有适用于DTI型号为维讯CASCO的,两种型号的DTI安装底座接口板存在差别,基础安装结构不同。因此,两种型号的DTI不能互相通用安装,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如DTI设备发生故障时,若更改DTI设备型号,那么对应的需要将接口板进行更换,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其实现同一个接口板可用于两种型号的DTI设备,不仅便于更换,而且可减少接口板的浪费。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包括:
[0006]板体,其上设有线缆通孔,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四个第一盲孔、另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两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均位于所述线缆通孔的周向,其中,所述第一盲孔的底端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底端设有无纹通孔。
[000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螺纹通孔同轴设置。
[000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无纹通孔同轴设置。
[0009]优选的是,所述板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所述线缆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线缆通孔周向的内表面设有环形第一定位筒,所述第一定位筒的末端凹陷形成环形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端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线缆通孔周向的内表面设有环形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二定位筒的端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与多个第一弹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盲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盲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所述螺纹孔通孔包括与所述第一盲孔连通的第一孔体、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孔体,所述第一孔体与所述第二孔体同轴设置,所述无纹通孔包括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的第三孔体、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四孔体,所述第三孔体与所述第四孔体同轴设置。
[0010]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为长方形,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沿其
宽度方向均竖直设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沿其宽度方向均竖直设有第二定位板;
[0011]还包括:环形套筒,其内设有可上下滑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定位板的端部穿过所述环形套筒的端部并与多个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定位板的端部穿过所述环形套筒的端部并与多个第三弹簧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定位筒与所述线缆通孔同轴设置。
[001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定位筒与所述线缆通孔同轴设置。
[001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隔设有多个橡胶块。
[0015]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第一、本技术的接口板既能满足承受动、静载荷的要求,又能满足不同型号DTI设备的安装与连接要求,即实现同一个接口板可用于两种型号的DTI设备,不仅便于更换,而且可减少接口板的浪费。
[0017]第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定位筒、第二定位筒、定位槽、第一弹簧实现对DTI设备的减震作用,减少对DTI设备的损坏。
[0018]第三、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环形套筒、固定板、第二弹簧、第三弹簧,不仅可实现对DTI的减震作用,而且对DTI设备起到固定作用,避免第一连接板相对第二连接板发生旋转,从而实现进一步提高DTI设备的稳定性,减少DTI设备受到影响。
[0019]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个面);
[0021]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一个面);
[0022]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8]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包
括:
[0029]板体1,其上设有线缆通孔2,所述板体1的其中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四个第一盲孔3、另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两个第二盲孔6,所述第一盲孔3、第二盲孔6均位于所述线缆通孔2的周向,其中,所述第一盲孔3的底端连通设有螺纹通孔4,所述第二盲孔6的底端连通设有无纹通孔5。
[0030]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四个第一盲孔3中,其中两个第一盲孔3为一组,两组第一盲孔3沿所述线缆通孔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第二盲孔6与两组第一盲孔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盲孔6位于其所对应的两个第一盲孔3中间;所述第一盲孔3的孔口所对应的板体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盲孔6的孔口所对应的板体1的表面不同。
[0031]使用过程中,当接口板需要连接DTI型号为鸿钢C0401

4.7

L5

RG1的设备时,将四个第一盲孔3朝向发车表示器并通过螺丝将穿过所述无纹通孔5进行固定,当接口板需要连接于DTI型号为维讯CASCO的设备时,将两个第一盲孔3朝向发车表示器并通过将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4与安装板连接。
[0032]采用该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接口板既能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其上设有线缆通孔,所述板体的其中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四个第一盲孔、另一个表面间隔凹陷形成两个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第二盲孔均位于所述线缆通孔的周向,其中,所述第一盲孔的底端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盲孔的底端设有无纹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螺纹通孔同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盲孔与所述无纹通孔同轴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不同型号发车表示器的底座接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设有所述线缆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线缆通孔周向的内表面设有环形第一定位筒,所述第一定位筒的末端凹陷形成环形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端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线缆通孔周向的内表面设有环形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二定位筒的端部位于所述定位槽内并与多个第一弹簧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盲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盲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所述螺纹通孔包括与所述第一盲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卫师刘少标周健伟李玉玲覃素赖英广黄煜翔莫兴浩李朝添郭燕华覃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石卫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