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42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包括静模板,所述静模板上设有静模,所述静模内设有异形模芯,所述静模板内设有镶板,镶板右侧设有退料板,所述退料板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第一退料杆,所述退料板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位于所述第一退料杆底侧的第二退料杆,所述异形模芯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退料杆和第二退料杆位置对应的退料孔,所述第一退料杆的右端铰接有位于所述退料孔内的第一铰柱,使退料杆进入静模内,将成型于静模腔和模芯范围内的成型件向外出料,且出料时从模芯退料孔内移出的铰柱会因产品出料过程中产生的重力而向下旋转,由此可令产品件更加顺利的向下掉落,不会因退料杆伸出端位于产品件的异形腔内,而阻碍其正常落料。其正常落料。其正常落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
,特别涉及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带有异型面的塑料壳需要通过注塑模快速成型,注塑模由静模和动模两大部分构成,其中静模上设有与动模成型腔相吻合的芯模,还在静模上设有用于使产品件成型后从模腔内出料的退料机构,退料机构一般由电缸和退料杆构成,电缸动作下推动退料杆将产品件从成型模上快速顶出。
[0003]异型类模腔内成型后的产品件会有较深的空腔,退料杆进入产品件成型腔内将产品件从模芯上向外顶出后,由于退料杆伸于产品件的成型腔尺寸较长,因此会导致产品件虽然从芯模上退料,但是还会停留在退料杆上,从而影响其退料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模具,通过将退料杆设置成折叠式,可使退料杆将产品件顶出时退料杆向下折叠,从而保证产品件随退料杆顶出后又能快速脱离退料杆,提高退料效率。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包括静模板,所述静模板上设有静模,所述静模内设有异形模芯,所述静模板内设有镶板,镶板右侧设有退料板,所述退料板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第一退料杆,所述退料板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位于所述第一退料杆底侧的第二退料杆,所述异形模芯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退料杆和第二退料杆位置对应的退料孔,所述第一退料杆的右端铰接有位于所述退料孔内的第一铰柱,所述第一铰柱的右端铰接有位于所述退料孔内的第二铰柱。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静模板左端设有电缸,所述电缸的动作杆穿过所述镶板与所述退料板连接。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铰柱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铰柱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一退料杆和所述第二退料杆的铰接部开口朝下。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静模上设有成型腔与所述异形模芯配套的动模,所述动模顶部设有振动马达。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振动马达两端设有沿所述动模侧部向下弯曲的振动板,所述动模的底面两侧设有与所述振动板底端加接的弹簧座。
[0010]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注塑模具上的退料杆前端铰接有使其延长的铰柱,使其构成了折叠式的退料杆,本注塑模具对异型件成型后,受电缸影响下,使退料杆进入静模内,将成型于静模腔和模芯范围内的成型件向外出料,且出料时从模芯退料孔内移出的铰柱会因产品出料过程中产生的重力而向下旋转,由此可令产品件更加顺利的向下掉落,不会因退料杆伸出端位于产品件的异形腔内,而阻碍其正常落料,并且还在动模上设有振动机构,可令浇注在模具成型腔内的注塑溶液随振动效应而均匀的分布于成
型腔的每个角落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中各退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中的动模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静模板;2、镶板;3、静模;4、异形模芯;41、退料孔;5、动模;6、退料板;7、电缸;8、第一退料杆;81、第一铰柱;9、第二退料杆;91、第二铰柱;10、振动马达;11、振动板;12、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
[002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包括静模板1,静模板1上设有静模3,静模3内设有异形模芯4,静模板1内设有镶板2,镶板2右侧设有退料板6,退料板6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第一退料杆8,退料板6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位于第一退料杆8底侧的第二退料杆9,异形模芯4上开设有若干与第一退料杆8和第二退料杆9位置对应的退料孔41,第一退料杆8的右端铰接有位于退料孔41内的第一铰柱81,第一铰柱81的右端铰接有位于退料孔41内的第二铰柱91。
[0022]在本技术中,本模具装置固定在设备上使用,除了左侧的部件固定于设备的静止端上以外,右侧的动模5固定于设备的动作端上,开机工作时动模5扣到静模3上,并使两者成型腔吻合,然后向动模5内注入溶液,成型工作完毕后通过外部电控系统控制动模5与静模3分离,同时控制电缸7推动退料板6朝右移动,使退料板6上的第一退料杆8和第二退料杆9沿退料孔41朝右移动,正好将成型于异形模芯4上的产品件向右顶出,完成出料动作,而由于第一退料杆8和第二退料杆9的右端用于将产品件退料的部分为铰接在它们右端的
第一铰柱81和第二铰柱91,且第一退料杆8和第二退料杆9的铰接部开口朝下,因此第一铰柱81和第二铰柱91从退料孔41向右移出后会失去退料孔41即其形成的限位而向下旋转,使得产品件退料后自然下落,由此可令产品件更加顺利的向下掉落,不会因退料杆伸出端位于产品件的异形腔内,而阻碍其正常掉落。
[0023]第二铰柱91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一铰柱81的长度尺寸,异形模芯4的形状为外围深度尺寸浅于内部凸形尺寸的异形模芯4,也就是说,较短的第一铰柱81位于异形模芯4的外围较浅的区域内,而较长的第二铰柱91位于异形模芯4的内部凸起的区域内,因此第二铰柱91和第一铰柱81随它们所在的退料杆朝右移动而退料时,可满足于具有异形轮廓腔件的快速退料。
[002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
[0025]静模3上设有成型腔与异形模芯4配套的动模5,动模5顶部设有振动马达10。振动马达10两端设有沿动模5侧部向下弯曲的振动板11,动模5的底面两侧设有与振动板11底端加接的弹簧座12,因此可以看出,还在本模具的动模5上设有振动机构,可令由动模5浇注口向模腔内浇注的溶液随振动效应而均匀的分布于成型腔的每个角落里,以此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成型后的产品件不会局部缺料。...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模板(1),所述静模板(1)上设有静模(3),所述静模(3)内设有异形模芯(4),所述静模板(1)内设有镶板(2),镶板(2)右侧设有退料板(6),所述退料板(6)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第一退料杆(8),所述退料板(6)的右端面上设有若干位于所述第一退料杆(8)底侧的第二退料杆(9),所述异形模芯(4)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退料杆(8)和第二退料杆(9)位置对应的退料孔(41),所述第一退料杆(8)的右端铰接有位于所述退料孔(41)内的第一铰柱(81),所述第一铰柱(81)的右端铰接有位于所述退料孔(41)内的第二铰柱(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面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标潘优锋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强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