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236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循环风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包括淬火炉、套筒、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淬火炉的右侧壁固定套接且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扇叶,所述套筒的上外壁固定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右侧壁的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扇叶,所述淬火炉的右内侧壁固定设有摆风机构,所述淬火炉的右外侧壁通过支撑板固定设有双轴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可以将淬火炉内的温度快速的降至合适的生产温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

技术介绍

[0002]淬火炉是工件淬火前加热的炉子,淬火是把工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同,然后把工件迅速地从炉内取出投入淬液内淬火,火炉内部会使用风冷或油冷式的风机对淬火炉进行散热。
[0003]现有的淬火炉用循环风机的散热效果不佳,难以在短时间内将淬火炉的温度降至合适的温度,导致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淬火炉用循环风机的散热效果不佳,难以在短时间内将淬火炉的温度降至合适的温度,导致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包括淬火炉、套筒、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淬火炉的右侧壁固定套接且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转杆的左、右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撑架和套筒的右侧壁转动套接,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扇叶,所述套筒的上外壁固定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右侧壁的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转杆的杆壁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架转动套接且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扇叶,所述淬火炉的右内侧壁固定设有摆风机构,所述淬火炉的右外侧壁通过支撑板固定设有双轴电机。
[0007]优选的,所述摆风机构包括第三转杆、转板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淬火炉的右内侧壁分别铰接有两个扰风板,所述第三转杆的杆壁通过第三轴承转动套接于淬火炉的右侧壁且右端与双轴电机的左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板的右侧壁与第三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左侧壁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设有第四转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下两端杆壁分别铰接于下侧扰风板的下表面和第四转杆的上侧杆壁。
[0008]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的右输出端和第二转杆的右端均固定设有单槽皮带轮,所述第二转杆的右端固定设有双槽皮带轮,两个所述单槽皮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双槽皮带轮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淬火炉的上壁固定套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套接于套管的内部且外壁分别固定设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管的下端外壁与套筒的上壁固定套接。
[0010]优选的,所述淬火炉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套管的左端外壁固定套接。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扰风板相靠近一侧的表面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接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淬火炉用循环风机,通过设置在淬火炉右内侧壁的摆风机构,使冷却后的空气可以全面的吹在淬火炉的内部,加强散热效果,淬火炉内的温度可以快速的降至适合的温度。
[0014]2、该淬火炉用循环风机,通过设置在第二转杆左端的第二扇叶,第二扇叶的旋转可以向套管的内部吹送空气,可以将多个散热片表面的热量吹走,加强散热管的散热效果。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可以将淬火炉内的温度快速的降至合适的生产温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整体装置的正视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4为图2中局部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20]图中:1淬火炉、2套筒、3第一转杆、4第二转杆、5第一支撑架、6第一扇叶、7套管、8连接管、9第二支撑架、10第二扇叶、11支撑板、12双轴电机、13第三转杆、14转板、15第一连接杆、16扰风板、17第四转杆、18单槽皮带轮、19双槽皮带轮、20皮带、21散热管、22固定板、23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参照图1

4,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包括淬火炉1、套筒2、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套筒2的外壁与淬火炉1的右侧壁固定套接且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架5,第一转杆3的左、右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撑架5和套筒2的右侧壁转动套接,第一转杆3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扇叶6,套筒2的上外壁固定设有套管7,套管7的右侧壁的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架9,第二转杆4的杆壁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架9转动套接且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扇叶10,淬火炉1的右内侧壁固定设有摆风机构,淬火炉1的右外侧壁通过支撑板11固定设有双轴电机12。
[0024]摆风机构包括第三转杆13、转板14和第一连接杆15,淬火炉1的右内侧壁分别铰接有两个扰风板16,第三转杆13的杆壁通过第三轴承转动套接于淬火炉1的右侧壁且右端与双轴电机12的左输出端固定连接,转板14的右侧壁与第三转杆13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左侧壁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设有第四转杆17,第一连接杆15的上、下两端杆壁分别铰接于下侧扰风板16的下表面和第四转杆17的上侧杆壁,摆风机构使冷却后的空气可以全面的吹在淬火炉1的内部,加强散热效果,淬火炉1内的温度可以快速的降至适合生产的温度。
[0025]双轴电机12的右输出端和第二转杆4的右端均固定设有单槽皮带轮18,第二转杆4的右端固定设有双槽皮带轮19,两个单槽皮带轮18分别通过皮带20与双槽皮带轮19传动连接,双轴电机12右输出端可以通过两个单槽皮带轮18、皮带20和双槽皮带轮19带动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同时旋转。
[0026]淬火炉1的上壁固定套接有散热管21,散热管21套接于套管7的内部且外壁分别固定设有多个散热片,散热管21的下端外壁与套筒2的上壁固定套接,淬火炉1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散热管21将热量排出,多个散热片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
[0027]淬火炉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与套管7的左端外壁固定套接,固定板22可以加固套管7,防止套管7晃动。
[0028]两个扰风板16相靠近一侧的表面之间铰接有第二连接杆23,下侧的扰风板16可以通过第二连接杆23带动上侧的扰风板16一起摆动。
[0029]本技术中,使用时,启动双轴电机12,双轴电机12的右端通过下侧的单槽皮带轮18和皮带20带动双槽皮带轮19旋转,双槽皮带轮19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包括淬火炉(1)、套筒(2)、第一转杆(3)和第二转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外壁与淬火炉(1)的右侧壁固定套接且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架(5),所述第一转杆(3)的左、右两端杆壁分别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撑架(5)和套筒(2)的右侧壁转动套接,所述第一转杆(3)的左端固定设有第一扇叶(6),所述套筒(2)的上外壁固定设有套管(7),所述套管(7)的右侧壁的下侧固定套接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架(9),所述第二转杆(4)的杆壁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架(9)转动套接且左端固定设有第二扇叶(10),所述淬火炉(1)的右内侧壁固定设有摆风机构,所述淬火炉(1)的右外侧壁通过支撑板(11)固定设有双轴电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淬火炉用循环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风机构包括第三转杆(13)、转板(14)和第一连接杆(15),所述淬火炉(1)的右内侧壁分别铰接有两个扰风板(16),所述第三转杆(13)的杆壁通过第三轴承转动套接于淬火炉(1)的右侧壁且右端与双轴电机(12)的左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定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联铠机械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