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898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空气弹簧的上下两端连接有连接头;空气弹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且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连接头一侧均设圆形的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空气减震装置,空气减震装置围绕固定板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活塞杆、两个活塞盘;活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板连接;缸体的内壁上设有隔离板,且两个活塞盘分别位于隔离板的上下两侧;活塞盘上设有若干个阻尼孔;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缸体的下端与下侧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位于第二缓冲弹簧的外部。二缓冲弹簧的外部。二缓冲弹簧的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弹簧系统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减震器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因为其优异的性能而在汽车上得以广泛使用,能有效的提升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同时对汽车的车身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0003]不同的减震器在汽车上使用的位置不同,在汽车驾驶室中所使用的减震器一般为空气弹簧减震器,该减震器能有效的提升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对维护驾驶人员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空气弹簧减震器结构过于的简单、稳定性较差、减震性能较弱,无法满足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减震需求,使得驾驶人员驾驶体验较差,疲劳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及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且由于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减震器结构单一降低了装置的灵活性和回弹性,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降低装置的刚度,从而影响装置的弹性和支撑性,不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不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需要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以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空气弹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且所述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两个连接头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圆形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空气减震装置,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围绕所述固定板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分别贯穿所述缸体上端和下端的两根活塞杆、以及位于所述缸体内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活塞杆下端的两个活塞盘;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板连接;所述缸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离板,且两个活塞盘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塞盘上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孔;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缸体的下端与下侧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环绕下侧活塞杆的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外部。
[000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间部位;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第二气囊、上安装板、缓冲组件、下安装板以及第三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上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三气囊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安装板和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设
置在上安装板的下表面以及下安装板的上表面的两个支撑块、支撑柱、支撑套筒;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上方所述的支撑块连接,其下端延伸至所述支撑套筒内;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支撑套筒内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支撑柱从支撑套筒中脱出的防脱盘;所述防脱盘与所述支撑套筒之间以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支撑套筒之间均间隙配合;所述防脱盘与所述支撑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所述支撑套筒的下端与下方所述支撑块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筒的外部设置有限位环,上方所述支撑块与所述限位环之间设置有环绕所述支撑柱以及所述支撑套筒的第四缓冲弹簧,所述第四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方支撑块的下表面和所述限位环的上表面之间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囊为环形气囊,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气囊以空气弹簧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大小形状与所述空气弹簧的大小形状相互匹配。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有若干个空气减震装置,活塞盘上下移动时,缸体内的空气通过阻尼孔在活塞盘上下穿梭,通过空气来回的移动的摩擦力降低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弹跳,增强减震效果;本技术设置有多个气囊达到了多次减震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减震性能;且本技术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有利于帮助装置回弹和支撑性,防止了空气弹簧减震器出现塌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1

连接头;2

空气弹簧;3

固定板;4

第一气囊;5

腰环;6

活塞杆;7

缸体;8

活塞盘;9

第一缓冲弹簧;10

第二缓冲弹簧;11

阻尼孔;12

第三气囊;13

第二气囊;14

上安装板;15

下安装板;16

支撑块;17

支撑套筒;18

支撑柱;19

第四缓冲弹簧;20

防脱盘;21

第三缓冲弹簧;22

限位环;23

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2,所述空气弹簧2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连接头1;所述空气弹簧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4,且所述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5;所述第一气囊4为环形气囊,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气囊4以空气弹簧2的水平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其大小形状与所述空气弹簧2的大小形状相互匹配。
[0013]所述连接头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圆形的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四个空气减震装置,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围绕所述固定板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且该环形与所述固定板3同心;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7、分别贯穿所述缸体7上端和下端的两根活塞杆6、以及位于所述缸体7内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活塞杆6下端的两个活塞盘8;所述活塞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板3连接;所述缸体7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离板23,且两个活塞盘8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23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塞盘8上设置有若干个阻尼
孔11;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缸体7的下端与下侧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环绕下侧的活塞杆6的第二缓冲弹簧10;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包括空气弹簧(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2)的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连接头(1);所述空气弹簧(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气囊(4),且所述空气弹簧的外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腰环(5);两个连接头(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圆形的固定板(3),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空气减震装置,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围绕所述固定板(3)的圆心呈环形均匀间隔排布;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包括缸体(7)、分别贯穿所述缸体(7)上端和下端的两根活塞杆(6)、以及位于所述缸体(7)内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活塞杆(6)下端的两个活塞盘(8);所述活塞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板(3)连接;所述缸体(7)的内壁上设置有隔离板(23),且两个活塞盘(8)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23)的上下两侧;所述活塞盘(8)上设置有若干个阻尼孔(11);所述空气减震装置外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上;所述缸体(7)的下端与下侧所述固定板(3)之间设置有环绕下侧的活塞杆(6)的第二缓冲弹簧(10);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直径,且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的外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车辆驾驶室的空气弹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3)的中间部位;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第二气囊(13)、上安装板(14)、缓冲组件、下安装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登牛勇吴滔刘桂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双立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