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154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其包括管体和多个阻砂组件,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头,管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的中轴线与管体的内表面的夹角为锐角;阻砂组件位于管体内;阻砂组件包括安装部和阻砂部,安装部设置于通孔内;阻砂部包括多根钢丝,多根钢丝的第一端均与安装部连接,多根钢丝的第二端彼此分开呈发散状。利用仿生学原理,在管体的内壁植入类似人类鼻毛结构的钢丝或毛发状材料,当砂粒随卤水流经管体时,受阻砂组件上钢丝的阻止而无法进入套管,而卤水通过钢丝的间隙进入套管内。井筒内产生的盐结晶、铁锈和垢层剥落物附着在钢丝上,需要通过逆向循环冲洗将其排入溶腔中,阻砂组件的倾斜设置有效地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效率和清洗质量。效率和清洗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套管阻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盐矿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套管阻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是盐类矿床开采比较通用的方法。有单井循环和井组循环开采工艺两大类。其共同特点都是从钻井内注入溶剂

淡水,淡水溶解盐矿层生成盐的水溶液(盐矿开采行业称之为卤水),卤水通过注水的余压,沿井筒举出地面。
[0003]钻井水溶开采所产生的溶腔规模较大,而盐矿本身及盐矿围岩的强度较低,在注水溶解的开采过程中,随着溶腔的发展,盐层及顶板都会发生垮塌。高压注水,在溶腔周边裂隙中渗透,又加剧了盐层和围岩的垮塌。特别是在新生代盐矿的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成岩不好或者盐矿层中杂质较多,在采盐过程中,会有大量岩屑不溶物产生,岩屑随卤水运动,经常造成井筒堵塞,严重影响采卤生产甚至导致卤井报废。比较典型的如我国山东东营盆地的盐矿,因为井筒堵塞至今没有取得成功;河南濮阳盆地的盐矿,几乎全部瘫痪;河北宁晋的盐矿,经常发生卤井堵塞。其他如江西、安徽等地的盐矿,也发生过卤井堵塞。特别是现在几乎所有的盐矿都采用水平对接井采卤,水平井因为下部套管坡度平缓,岩屑很容易进入套管并沿套管上升,在竖井井段造成堵塞。
[0004]现有的阻砂装置一般可以是滤网筛管之类的东西,但是盐类开采随卤水在井筒内的上升,可能会产生盐结晶并不断长大,还有井筒以及钻具产生的铁锈、结垢等,当井组逆向注水循环时,盐晶体又会在滤网或者筛管内形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其解决了岩屑、铁锈、结垢以及盐结晶易造成套管堵塞的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包括:
[0009]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头,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管体的中轴线相交,且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的夹角为锐角;
[0010]多个阻砂组件,所述阻砂组件位于所述管体内;
[0011]所述阻砂组件包括安装部和阻砂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阻砂部包括多根钢丝,多根所述钢丝的第一端均与安装部连接,多根所述钢丝的第二端彼此分开呈发散状。
[0012]可选地,多个所述通孔的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螺旋排列,或者,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列。
[0013]可选地,所述安装部通过焊接材料焊接于所述通孔内。
[0014]可选地,所述焊接材料为铜。
[0015]可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等于8mm。
[0016]可选地,所述钢丝的直径小于等于0.5mm。
[0017]可选地,所述管体的内表面为光滑面。
[0018]可选地,所述管体包括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二接口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接口端与用于输送盐水的套管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连接管鞋;
[0019]所述钢丝向所述第二接口端倾斜,所述钢丝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之间的夹角为设定角度。
[0020]可选地,所述设定角度大于等于15度且小于等于45度。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在管体的内表面植入类似人类鼻毛结构的钢丝或者其他毛发状材料,当砂粒随卤水流经管体时,受阻砂组件的钢丝的阻止而无法进入套管,而卤水能够通过阻砂组件的钢丝的间隙进入套管内。井筒内产生的盐结晶、铁锈和垢层剥落物附着在钢丝上,需要通过逆向循环冲洗将盐结晶、铁锈和垢层剥落物排入溶腔中,阻砂组件的倾斜设置有效地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质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井下套管阻砂装置的第一视角的部分剖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井下套管阻砂装置的第二视角的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管体;11:第一接口端;12:第二接口端;
[0027]2:阻砂组件;21:安装部;22:阻砂部;
[0028]3:通孔;
[0029]α:设定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0031]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管体1和多个阻砂组件2。其中,管体1的两端呈开口且均设置有接头,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通孔3的直径小于等于8mm,通孔3用于安装阻砂组件2,安装便利,易于加工制作。阻砂组件2位于管体1内,阻砂组件2包括安装部21和阻砂部22,安装部21设置于通孔3内。阻砂部22包括多
根钢丝,钢丝的直径小于等于0.5mm,多根钢丝的第一端均与安装部21连接,多根钢丝的第二端彼此分开呈发散状。通孔3的中轴线与管体1的中轴线相交,并且通孔3的中轴线与管体1的内表面的夹角为锐角,因此,安装于通孔3内的钢丝也会向特定的角度倾斜,卤水进入管体1内时,逆着钢丝的倾斜方向流动。本技术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在管体1的内表面植入类似人类鼻毛结构的钢丝或者其他毛发状材料,当砂粒随卤水流经管体1时,受阻砂组件2的钢丝的阻止而无法进入套管,而卤水能够通过阻砂组件2的钢丝的间隙进入套管内。井筒内产生的盐结晶、铁锈和垢层剥落物,需要通过逆向循环排入溶腔,冲洗水从第一接口端11进入管体1内,再从第二接口端12流出管体1,冲洗水顺着钢丝的朝向流经管体1,从而有效地冲洗掉钢丝上附着的岩屑、铁锈、结垢、盐结晶等杂质,阻砂组件2又不会产生妨碍作用。
[0033]如图2所示,多个通孔3的沿管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螺旋排列,或者,多个通孔3沿管体1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列,保证钢丝能够填满整个管体1的内腔,从而提高过滤效果。
[0034]进一步地,安装部21通过铜焊接于通孔3内,铜焊接既能保证管体1的密封性,避免卤水发生泄漏的情况,又保证的焊接点的耐腐性,避免焊接点因长期受卤水浸泡而发生腐蚀和泄漏。需要拆除阻砂组件2时,也非常容易铣削掉。
[0035]优选地,管体1的内表面为光滑面,有利于卤水的快速流通,同时,在对阻砂组件2上的杂质进行反向冲洗时,便于杂质顺着光滑的内表面快速滑落至溶腔内。
[0036]如图1所示,管体1包括第一接口端11和第二接口端12,第一接口端11和第二接口端12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接口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接头,所述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管体的中轴线相交,且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的夹角为锐角;多个阻砂组件,所述阻砂组件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阻砂组件包括安装部和阻砂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阻砂部包括多根钢丝,多根所述钢丝的第一端均与安装部连接,多根所述钢丝的第二端彼此分开呈发散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的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螺旋排列,或者,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交错排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通过焊接材料焊接于所述通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套管阻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材料为铜。5.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传忠肖文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盐业总公司盐业地质勘查大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