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氮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145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安装板;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扩散筒,扩散筒嵌设有纵向凸伸出扩散筒的内筒,内筒包括远离扩散筒的自由端,自由端的端口处凸伸形成稳流齿部,扩散筒外部设置若干燃料喷管,以及稳焰盘,稳焰盘垂直贯穿设置中心喷管,燃料喷管由主燃料喷管以及与主燃料喷管相连的输气管组成,主燃料喷管的自由端形成于内筒开口的侧前方;主燃料喷管和输气管的连接处形成位于扩散筒远离安装板的一端的侧前方的混气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筒的自由端的端口处设置稳流齿部,实现了对低氮燃烧器末端气流的稳流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氮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燃烧器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低氮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锅炉、隧道窑炉和大型工业加热器中通常设置以天燃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或者油等石化燃料为燃料的燃烧器,通过燃烧产生热量。现有技术中的燃烧器基本为采用扩散燃烧技术,并在燃烧器中通常设置主喷枪及旋风盘。天然气在主喷枪的前半段预热后将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但这种结构的燃烧器的尾气中依然存在较高NO
X
的问题,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及环保要求。低氮燃烧器是一种旨在降低燃烧器在燃烧时产生对环境有害的NO
X
(即氮氧化合物)的新型燃烧器。
[0003]申请人经仔细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10909942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还公开了一种烟气内循环超低氮燃烧器。该现有技术采用稳燃燃料管及旋流器起到稳定火焰的作用。热力型氮氧化物是燃烧用空气中的N2在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氮氧化物,其也是锅炉燃烧中最大的氮氧化物来源,也是低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的关键着眼点。在该现有技术中,虽然在旋流器外侧增加锥形环,由分级燃料管喷出的部分燃料撞击锥形环,可增加燃料与空气的混合,促进燃烧稳定,并能够促进烟气内循环的形成,减低燃烧区域的温度。然而,申请人指出该现有技术中的旋流器凹设于锥形环的中心内部,锥形环在事实上只能起到收拢火焰的技术效果。而其所揭示的烟气卷吸环虽然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烟气内循环,但是烟气卷吸环所开设的一圈卷吸孔远离旋流器,从而导致其所主张的通过设置烟气卷吸环能够显著减低氮氧化物的技术效果存疑,且该现有技术中所揭示的燃烧器点燃外围火焰的效果较差。
[0004]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22516259.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低氮燃烧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低氮燃烧器点燃外围火焰效果不佳且对氮氧化合物排放的抑制效果不佳的问题。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产生紊流以及扰流,影响低氮燃烧器的可靠性。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低氮燃烧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低氮燃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生紊流及扰流影响燃烧效果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氮燃烧器,包括:安装板;
[0008]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扩散筒,所述扩散筒嵌设有纵向凸伸出所述扩散筒的内筒,所述内筒包括远离所述扩散筒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端口处凸伸形成稳流齿部,所述扩散筒外部设置若干燃料喷管;以及,
[0009]稳焰盘,所述稳焰盘垂直贯穿设置中心喷管;
[0010]其中,所述燃料喷管由主燃料喷管以及与所述主燃料喷管相连的输气管组成,所述主燃料喷管的自由端形成于内筒自由端的侧前方;
[0011]所述主燃料喷管和所述输气管的连接处形成位于所述扩散筒远离安装板的一端的侧前方的混气入口。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所述内筒为直筒结构。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所述自由端还包括收缩部,所述收缩部沿所述内筒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端口的内侧,所述收缩部由相对靠近所述扩散筒的一端朝着所述端口径向向内收缩。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所述稳流齿部包括若干连续且均匀排布的齿形单元,所述齿形单元形状为圆弧状、矩形齿状或三角状。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所述输气管贴合所述扩散筒的外侧壁布置。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所述输气管位于所述扩散筒的外侧且垂直配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所述输气管的自由端纵向贯穿于所述主燃料喷管内,且所述主燃料喷管的管壁形成有围绕输气管自由端方向环形布置的多个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形成混气入口。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所述混气入口由主燃料喷管及输气管纵向分离所形成,且所述主燃料喷管的自由端的端面与所述主燃料喷管的横向截面平行且相匹配。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在所述扩散筒的外部设置部分包裹输气管与扩散筒的保温筒,所述保温筒内部填充保温材料。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低氮燃烧器采用在安装板上垂直设置扩散筒,同时在扩散筒嵌设纵向凸伸出扩散筒的内筒,内筒包括远离扩散筒的自由端,自由端的端口处凸伸形成稳流齿部,实现了对低氮燃烧器末端气体的稳流作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低氮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低氮燃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与图1所示出的一种低氮燃烧器连接的引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低氮燃烧器中燃料喷管的示意性结构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低氮燃烧器中气体流动路径及火焰喷射路径图;
[0027]图6为图5中的A部分一个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7为图5中的A部分另一个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
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1]实施例一:
[0032]在详细阐述本技术的一种低氮燃烧器之前,对涉及的技术概念予以必要说明。本实施例所披露的一种低氮燃烧器以图2与图3所示出的视角所对应的组件水平对接而成,并嵌入安装在图2的炉墙100中。该炉墙100可作为锅炉的一部分。表示空间方位的术语“内侧”与“外侧”均是相对于图2中的中心喷管30的中轴线200而言。表示空间方位的术语“侧前方”及“侧后方”中的前后位置关系均是指以图1或图2所示出的视角中的纵向方向,其中,远离安装板52的方向是“前方”,靠近安装板52的方向是“后方”。因此,“侧前方”与“侧后方”是指同时相对于中轴线200的径向方向及纵向方向。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低氮”与术语“低氮氧化物”(低NOx)具等同技术含义。“燃料”特指具可流动性且能够燃烧的气体,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将燃料选用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作示范性说明,因此“燃料”与“天然气”在本实施例可作为等同技术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垂直设置于安装板上的扩散筒,所述扩散筒嵌设有纵向凸伸出所述扩散筒的内筒,所述内筒包括远离所述扩散筒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的端口处凸伸形成稳流齿部,所述扩散筒外部设置若干燃料喷管;以及,稳焰盘,所述稳焰盘垂直贯穿设置中心喷管;其中,所述燃料喷管由主燃料喷管以及与所述主燃料喷管相连的输气管组成,所述主燃料喷管的自由端形成于所述内筒开口的侧前方;所述主燃料喷管和所述输气管的连接处形成位于所述扩散筒远离安装板的一端的侧前方的混气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为直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还包括收缩部,所述收缩部沿所述内筒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端口的内侧,所述收缩部由相对靠近所述扩散筒的一端朝着所述端口径向向内收缩。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东吴立早
申请(专利权)人:瓦兰热能设备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