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1019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18
一种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采用此系统方案,通过多效进行蒸发温度的控制,让蒸汽及物料中的热能充分热交换,使其能耗低,可操作性强,关键实现酚钠的回收再利用,其酚钠产物可形成较高的经济收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能耗低,可操作性强,可实现酚钠的回收再利用的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兰炭废水的蒸发结晶处理系统,属于焦化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兰炭废水又称半焦废水,是指低变质煤(不粘煤、弱粘煤、长焰煤)在中低温干馏(约600~800 ℃)过程以及煤气净化、兰炭蒸汽熄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工业废水。在以煤为原料水煤气两端炉发生炉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大量的冷却水和洗涤水净化发生炉产生的煤气,因此,在煤焦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
[0003]这种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难降解、高毒性的污染物,如苯系物、酚类、多环芳烃、氮氧杂环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是一种典型的高污染、高毒性工业废水。
[0004]2008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将兰炭(半焦)列入产业目录后,由于市场需求巨大,兰炭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环境工作者对兰炭废水的相关研究却没有跟上步伐,已投产的大多数兰炭生产企业,其废水处理一般仍采用普通生化处理法或焚烧法。现有兰炭(半焦)企业采用的炭化炉主要炉型是内热式直立炉,由于立式炉生产工艺产生的焦油与水很难分离,废水COD高达30000~ 40000 mg/L,且含有大量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有毒物质,所以生化处理很难达标。而焚烧法由于能耗高,仅适用于水量很少的小型企业,且焚烧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以蒸气形式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二次污染。
[0005]目前处理兰炭废水多以将废水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药剂络合、渗透膜等手段来降低COD、去除重金属等杂质,回收废水中的大部分自由水,却不能回收废水中含有的酚钠等无机盐,进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产生的高盐废水无法处理,继续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出一种能耗低,可操作性强,可实现酚钠的回收再利用的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水预热器(7a)与一效降膜循环管(1d)相连,一效降膜蒸发器(1a)壳程的蒸汽进口与外界生蒸汽供汽管相连,一效降膜蒸发器(1a)壳程下部的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罐(1h)通过冷凝水罐进水管(1f)相连,冷凝水罐(1h)与冷凝水泵(1k)通过冷凝水泵进水管(1j)相连,冷凝水泵(1k)与冷凝水预热器(7a)通过冷凝水泵出水管(1m)相连;一效降膜蒸发器(1a)下部的物料分离口通过一效汽液分离管(1e)与一效分离器(1b)相连,一效分离器(1b)顶部的分离器排汽口与二效降膜蒸发器(2a)通过一效分离器排汽管(1g)相连,一效分离器(1b)底部的料液出口与一效降膜蒸发器(1a)底部的料液出口共同与一效降膜循环泵(1c)的入口相连,一效降膜循环泵(1c)的出口通过一效降膜循环管(1d)与一效降膜蒸发器(1a)顶部的循环液入口相连,一效降膜循环泵(1c)的出口还连接有一效物料输出管(1n),一效物料输出管(1n)接入二效降膜蒸发器(2a)与二效降膜循环泵(2c)之间;二效降膜蒸发器(2a)与二效降
膜循环泵(2c)通过二效降膜循环管(2d)循环连接,二效降膜循环管(2d)与强制循环进料管(3d)通过二效物料输出管(2n)相连,二效降膜蒸发器(2a)蒸馏水出口、蒸馏水罐进水管(2f)、蒸馏水罐(2h)、蒸馏水泵进水管(2j)、蒸馏水泵(2k)、蒸馏水泵出水管(2m)依次连接,二效降膜蒸发器(2a)下部的物料分离口、二效汽液分离管(2e)、二效分离器(2b)依次连接;强制循环蒸发器(3a)蒸馏水出口与蒸馏水罐(2h)通过蒸馏水罐水管(3f)连接,二效分离器(2b)顶部的分离器排汽口与强制循环蒸发器(3a)通过二效分离器排汽管(2g)相连,强制循环蒸发器(3a)、强制循环出料管(3e)、强制循环分离器(3b)、强制循环进料管(3d)、强制循环泵(3c)依次循环连接;一效降膜蒸发器(1a)、二效降膜蒸发器(2a)、强制循环蒸发器(3a)、强制循环分离器(3b)的不凝蒸汽出口分别与一效降膜蒸发器排汽管(1p)、二效降膜蒸发器排汽管(2p)、强制循环蒸发器排汽管(3p)、强制循环分离器排汽管(3g)依次连接,并汇集连接在一起与表面冷凝器(4a)连接,表面冷凝器(4a)上设置有冷凝器蒸馏水收集管(4f);冷却循环蒸发器(5a)、冷却强制循环出料管(5e)、冷却循环结晶器(5b)、冷却强制循环进料管(5d)、冷却强制循环泵(5c)依次循环连接;强制循环蒸发器(3a)与强制循环泵(3c)之间、冷却循环蒸发器(5a)与冷却强制循环泵(5c)之间通过强制循环物料输出管(3n)连通;冷却强制循环进料管(5d)、冷却强制循环物料输出管(5n)、离心机(6a)固态物料出口、离心机出料管(6b)依次连接,离心机(6a)液态物料出口、离心母液出口管(6f)、离心母液罐(6h)、离心母液出料管(6j)、离心母液泵(6k)、母液回流管(6m)依次连接,母液回流管(6m)连接在强制循环进料管(3d)上,离心母液泵(6k)上设置有母液排放管(6c);其构成的一种结晶处理系统。
[0008]采用此系统方案,通过多效进行蒸发温度的控制,让蒸汽及物料中的热能充分热交换,使其能耗低,可操作性强,关键实现酚钠的回收再利用,其酚钠产物可形成较高的经济收益。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一种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10]在图中:1a.一效降膜蒸发器;1b.一效分离器;1c.一效降膜循环泵;1d.一效降膜循环管;1e.一效汽液分离管;1f.冷凝水罐进水管;1g.一效分离器排汽管;1h. 冷凝水罐;1j. 冷凝水泵进水管;1k.冷凝水泵;1m. 冷凝水泵出水管;1n. 一效物料输出管;1p. 一效降膜蒸发器排汽管;2a.二效降膜蒸发器;2b.二效分离器;2c.二效降膜循环泵;2d.二效降膜循环管;2e.二效汽液分离管;2f.蒸馏水罐进水管;2g.二效分离器排汽管;2h. 蒸馏水罐;2j. 蒸馏水泵进水管;2k.蒸馏水泵;2m. 蒸馏水泵出水管;2n. 二效物料输出管;2p. 二效降膜蒸发器排汽管;3a.强制循环蒸发器;3b.强制循环分离器;3c.强制循环泵;3d.强制循环进料管;3e.强制循环出料管;3f.蒸馏水罐水管;3g.强制循环分离器排汽管; 3n. 强制循环物料输出管;3p. 强制循环蒸发器排汽管;4a.表面冷凝器;4f.冷凝器蒸馏水收集管;5a.冷却循环蒸发器;5b.冷却循环结晶器;5c.冷却强制循环泵;5d.冷却强制循环进料管;5e.冷却强制循环出料管; 5n. 冷却强制循环物料输出管;6a.离心机;6b.离心机出料管;6c母液排放管.;6f.离心机母液出口管;6m.母液回流管;6h.离心母液罐;6j.离心母液出料管;6k.离心母液泵;7a.冷凝水预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2]一种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水预热器(7a)与一效降膜循环管(1d)相连,一效降膜蒸发器(1a)壳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兰炭废水蒸发结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水预热器(7a)与一效降膜循环管(1d)相连,一效降膜蒸发器(1a)壳程的蒸汽进口与外界生蒸汽供汽管相连,一效降膜蒸发器(1a)壳程下部的冷凝水出口与冷凝水罐(1h)通过冷凝水罐进水管(1f)相连,冷凝水罐(1h)与冷凝水泵(1k)通过冷凝水泵进水管(1j)相连,冷凝水泵(1k)与冷凝水预热器(7a)通过冷凝水泵出水管(1m)相连;一效降膜蒸发器(1a)下部的物料分离口通过一效汽液分离管(1e)与一效分离器(1b)相连,一效分离器(1b)顶部的分离器排汽口与二效降膜蒸发器(2a)通过一效分离器排汽管(1g)相连,一效分离器(1b)底部的料液出口与一效降膜蒸发器(1a)底部的料液出口共同与一效降膜循环泵(1c)的入口相连,一效降膜循环泵(1c)的出口通过一效降膜循环管(1d)与一效降膜蒸发器(1a)顶部的循环液入口相连,一效降膜循环泵(1c)的出口还连接有一效物料输出管(1n),一效物料输出管(1n)接入二效降膜蒸发器(2a)与二效降膜循环泵(2c)之间;二效降膜蒸发器(2a)与二效降膜循环泵(2c)通过二效降膜循环管(2d)循环连接,二效降膜循环管(2d)与强制循环进料管(3d)通过二效物料输出管(2n)相连,二效降膜蒸发器(2a)蒸馏水出口、蒸馏水罐进水管(2f)、蒸馏水罐(2h)、蒸馏水泵进水管(2j)、蒸馏水泵(2k)、蒸馏水泵出水管(2m)依次连接,二效降膜蒸发器(2a)下部的物料分离口、二效汽液分离管(2e)、二效分离器(2b)依次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自强王晓克郝鹏楚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