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节、椎骨节组件和手术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9472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骨节、椎骨节组件和手术器械。骨节包括:牵引部、第一球面和第二球面,牵引部沿轴向开设有贯通第一球面和第二球面的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椎骨节组件包括端部骨节、尾部骨节、多个牵引线以及由多个骨节依次连接形成的中部骨节,牵引线与端部骨节固定连接,且依次穿过中部骨节和尾部骨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椎骨节组件应用于手术器械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术器械中椎骨节组件的弯曲,能够带动末端操作组件可朝向任意方向偏转,实现自由转动,并且,椎骨节组件的弯曲半径较小,使得椎骨节弯曲更加灵活,便于通过内窥镜更精准的观察患者的病灶,实现更精细的手术操作。的手术操作。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节、椎骨节组件和手术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骨节、椎骨节组件和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在腹腔微创手术的诊疗过程中,医生通常借助于软组织机器人的多功能通道器,将具有柔性功能的手术器械送入患者腹部进行手术。
[0003]由于患者腹部空间较小,为了满足手术过程中医生对病灶部位的精细操作,手术器械的柔性功能结构的弯曲半径具有较高要求。目前,手术器械的柔性功能主要通过椎骨节结构实现。
[0004]然而,现有的椎骨节结构仅能保证手术基本的柔性功能,无法较好的满足手术过程中精细操作所需要的弯曲半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骨节、椎骨节组件和手术器械。
[0006]一种骨节,包括:牵引部,牵引部包括沿轴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包括第一球面,第二侧包括第二球面。牵引部沿轴向开设有贯通第一球面和第二球面的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围设于第一通孔的周向。第一球面的球心位于第二球面背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部(641),所述牵引部(641)包括沿轴向的第一侧(6411)和第二侧(6412),所述第一侧(6411)包括第一球面(6411a),所述第二侧(6412)包括第二球面(6412a);所述牵引部(641)沿轴向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球面(6411a)和所述第二球面(6412a)的所述第一通孔(6413)和多个所述第二通孔(6414),所述多个第二通孔(6414)围设于所述第一通孔(6413)的周向;所述第一球面(6411a)的球心位于所述第二球面(6412a)背离所述第一球面(6411a)的一侧,所述第二球面(6412a)的球心位于所述第一球面(6411a)背离所述第二球面(6412a)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球面(6411a)的球心和所述第二球面(6412a)的球心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6413)的中心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面(6411a)的半径和所述第二球面(6412a)的半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部(641)还包括外凸弧面,所述外凸弧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球面(6411a)和所述第二球面(6412a)之间,且所述第一球面(6411a)、所述外凸弧面和所述第二球面(6412a)平滑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骨节还包括第一限位凸起(642)和第一限位凹口(643),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42)设置于所述牵引部(641)的第一侧(6411),所述第一限位凹口(643)设置于所述牵引部(641)的第二侧(6412);所述第一限位凹口(643)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42)具有同一个中心轴线,所述第一限位凹口(643)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42)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6413)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42)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凹口(6445)位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42)和所述第二限位凹口(6445)分别环设于所述第一通孔(6413)的周向。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42)包括第三球面(6421),所述第一限位凹口(643)包括第四球面(6431),所述第三球面(6421)的球心与所述第四球面(6431)的球心均位于所述第一通孔(6413)的中心轴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球面(6421)的半径和第四球面(6431)的半径相同。8.一种椎骨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骨节(644),所述端部骨节(644)包括第五球面(6441);尾部骨节(645),所述尾部骨节(645)包括第六球面(6451)和沿轴向开设的多个第三通孔(6452);多个牵引线(646);以及中部骨节(647),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骨节,多个所述骨节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通孔(6414)一一对应,以形成多个牵拉通孔,所述中部骨节(647)设置于所述端部骨节(644)和所述尾部骨节(645)之间,所述第五球面(6441)与所述中部骨节(647)靠近所述第五球面(6441)端部所述骨节的第一球面(6411a)或第二球面(6412a)相切连接,所述第六球面(6451)与所述中部骨节(647)靠近所述第六球面(6451)端部所述骨节的第一球面
(6411a)或第二球面(6412a)相切连接;所述第三通孔(6452)的数量与所述牵拉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线(646)包括固定端(6461)和自由端(6462),所述固定端(6461)与所述端部骨节(644)固定连接,所述自由端(6462)依次穿过所述中部骨节(647)和所述尾部骨节(645),且所述牵引线(646)一一对应的穿设于所述牵拉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6452),以使所述椎骨节组件具有竖直状态和弯曲状态,当所述椎骨节组件处于竖直状态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智于帅涛李浩泽
申请(专利权)人:极限人工智能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