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短可溶解桥塞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油气田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超短可溶解桥塞。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8605164U,提供一种可溶解桥塞,包括中心管、上推环、上卡瓦、下卡瓦和引鞋,在上卡瓦和下卡瓦之间从上至下压紧有可溶解的上锥体、胶筒保护环、胶筒、胶筒保护环和下锥体,上卡瓦与上锥体以及与下锥体与下卡瓦连接处设置为锥形密封面,上锥体和下锥体周向上设置有不少于3个且用于固定上锥体和下锥体的螺纹孔;本专利技术利用胶筒固定组件,胶筒套装在中心管上能够实现分段压裂作业时的层间封隔作用或者完井封堵作用,同时利用胶筒以及胶筒固定组件可溶解的特性,在压裂作业结束后,能够快速溶解,无需钻磨作业就可以实现井筒的通径,以节省施工费用以及避免井下作业风险,并提前实现单井的投产。
[000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可溶桥塞结构部件多,设计存在缺陷,长度长、内径小,不利用下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超短可溶解桥塞,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短可溶解桥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1),所述的拉杆(1)上端部设有螺纹,用于与坐封工具连接,下端部设有螺纹,用于与底座(10)螺纹连接;拉杆(1)自从上端部到下端部依次安装有胀头(2)、中心管(3)、锥体(7)、卡瓦(9)、底座(10);所述的胀头(2)下端部与中心管(3)上端部的螺纹连接,胶筒(4)、挡环(5)、锁环(6)和锥体(7)依次套装在中心管(3)上,挡环(5)、锁环(6)依次内装于锥体(7)的上端的内孔中,锁环(6)的内表面与中心管(3)的外表面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短可溶解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头(2)的下端部外侧面为一个圆锥面(12),胶筒(4)为筒状结构,上端内侧面为圆锥孔(13),下端外侧面为圆锥台(14);圆锥面(12)与锥孔(13)吻合。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晨,王晓华,姚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昱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庆市龙兴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