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感应装置用双绕组电缆。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的高压电力传输电缆,电缆的绝缘线芯包含导电线芯、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层四部分;同时对于传统的变压器,其绕组一般采用矩形截面导线,这种导线的形状使电场分布不均匀,在其棱角处场强较集中,易存在电气隐患。同时为了使绕组中的涡流损耗减小,沿着绕组高度方向的导线必须采用换位的方式,以使导线所收磁场均匀,因此这种变压器结构就会趋于复杂。此外,在绕组端部还需采取措施来改善电场分布和防止局部放电,同时,进一步消除传统电力变压器的控制电场对接地部件的影响,也是设计时的关键的问题之一。常规的电缆导体多采用多芯导体绞合而成,其导体因为需要先将预制铜杆经过铜大拉机加工成细丝,然后经绞合工艺,导体制造就完成。但是采用该导体的绕组电缆作为变压器、电抗器等的绕组时,其损耗很大,同时由于导体产生的热量,会加速绝缘的老化,从而减少绕组电缆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磁感应装置用的双绕组电缆,减少由于外界磁场的影响而使导体产生的损耗,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参数,减少能源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装置用的双绕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产生磁场的电路,即作为主绕组的内导体(1)和作为次绕组的外导体(6)形成两个感应绕组,内导体(1)和外导体(6)沿径向同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装置用的双绕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产生磁场的电路,即作为主绕组的内导体(1)和作为次绕组的外导体(6)形成两个感应绕组,内导体(1)和外导体(6)沿径向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装置用的双绕组电缆,其特征在于内导体(1)依次被第I半导电层(3)、第I绝缘层(4)、第II半导电层(5)包围,外导体(6)被第III半导电层(7)、第II绝缘层(8)、第IV半导电层(9)包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装置用的双绕组电缆,其特征在于内导体(1)与第I半导体层(3)之间有内导体层间绝缘(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装置用的双绕组电缆,其特征在于内导体(1)由多根铜、铝线或合金导线单导线绞合而成,多股绞线中的最外层绞线可至少有一根单丝与第I半导电层(3)紧密接触,内导体(1)通常以同心层式排列,有一根中央导体,在其周围有多层同心层,从内层向外层逐层递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装置用的双绕组电缆,其特征在于作为主绕组的内导体(1)、第I半导电层(3)、第I绝缘层(4)、第II半导电层(5)组成高压绕组,作为次绕组的外导体(6)、第III半导电层(7)、第II绝缘层(8)、第IV半导电层(9)组成低压绕组,高压绕组、低压绕组的各层都沿径向的设置在内导体(1)的周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栋,杜新梅,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