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蜚蠊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0836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蜚蠊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处理:将蜚蠊成虫进行杀灭,将成虫中的杂质分筛出,蜚蠊用温水清洗干净,烘干,得药材,粉碎,备用;蜚蠊糖蛋白的提取;蜚蠊糖蛋白的纯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蜚蠊体内提取出一种用于调整免疫活性、抗氧化活性的糖蛋白物质,该糖蛋白物质是一种动物来源的天然免疫调节剂和抗氧化剂,可应用于治疗免疫低下、免疫紊乱及与脂质过氧化相关的慢性疾病。性疾病。性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蜚蠊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蜚蠊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糖蛋白是由寡糖与多肽或蛋白质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糖基化结合蛋白,它的结构主要包括多肽链和糖两部分,二者之间以共价键连接。糖蛋白作为一类结合蛋白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在生物体中起着诸如细胞信号识别、生长调控、细胞间信息传递及免疫活性调节等作用。研究表明,糖蛋白具有增强免疫调节、抑制肿瘤、降低血糖、降低血脂、抗氧化、防衰老等作用。
[0003]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是蜚蠊科大蠊属昆虫之一,民间叫蟑螂、偷油婆、灶马鸡等,被认为是四害之一。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蜚蠊在治疗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中经记载蜚廉“主血瘀,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痹”。《本草纲目
·
虫部
·
蜚蠊》中记载其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现代中医研究发现,蜚蠊成分中含有多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一些小分子物质等,蜚蠊提取物具有保肝、促进创面愈合、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0004]蜚蠊药材中蜚蠊糖蛋白的提取、纯化及蜚蠊糖蛋白的免疫调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蜚蠊糖蛋白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蜚蠊糖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蜚蠊糖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原料处理:将蜚蠊成虫进行杀灭,将成虫中的杂质分筛出,蜚蠊用温水清洗干净,烘干,得药材,粉碎,备用;
[0008]步骤2、蜚蠊糖蛋白的提取;
[0009]步骤3、蜚蠊糖蛋白的纯化。
[0010]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杀灭的方法是:将蜚蠊成虫的养殖车间的温度升到40~50℃维持20~30分钟杀灭,或将成虫倒入40~50℃的温水中杀灭,烘干的条件是:用低于80℃的热风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
[0011]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蜚蠊糖蛋白的提取具体为:
[0012]步骤2.1、将粉碎后的药材置提取罐中,加水,搅拌条件下加热回流,过滤,收集滤液,反复提取3~4次;
[0013]步骤2.2、浓缩: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2/5,得比重为1.1~1.2的浓缩液,冷却至室温;
[0014]步骤2.3、脱脂: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加入上一步所得浓缩液,加入1~2倍体积(V/V)醚或抽提油,萃取脱脂,静置后放出水层,收集滤液,过滤,即得蜚蠊脱脂提取物;
[0015]步骤2.4、沉淀:脱脂后的水层加入95%乙醇,边加边缓慢搅拌,调整乙醇浓度至85%~90%,静置过夜,离心,去上清液,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循环使用,收集离心后的沉淀,得到糖蛋白粗提物。
[0016]可选地,所述步骤2.1中的粉碎后的药材与水的料液比(g/ml)为1︰7~1︰9,加热回流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2~3小时。
[0017]可选地,所述步骤2.2中的减压浓缩的温度为60~70℃。
[0018]可选地,所述步骤2.4中的静置过夜的温度为0~5℃,离心转速为3000~4000转/分钟,离心时间为7~10分钟。
[0019]可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蜚蠊糖蛋白的纯化具体为:
[0020]步骤3.1、脱色、除杂:将糖蛋白粗提物加水搅拌至完全溶解,配成5%(W/V)水溶液,将溶液加入到经活化处理的AB系列树脂柱中,静态吸附8~12小时以上,用3~5倍柱体积的纯水洗脱,收集洗脱液;
[0021]步骤3.2、将所得洗脱液过滤、50~70℃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得蜚蠊糖蛋白冻干精粉,制备得到蜚蠊糖蛋白。
[002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蜚蠊糖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蜚蠊糖蛋白为一种混合物,是由糖蛋白群组成的提取活性部位,该提取物中,以葡萄糖计,多糖的含量占25%~30%间,以小牛血清白蛋白计,蛋白含量占65%~70%间。
[002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蜚蠊糖蛋白在制备用于调节免疫低下、免疫紊乱及与脂质过氧化相关慢性疾病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0024]可选地,所述药物或保健品的药物剂型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从蜚蠊体内提取出一种用于调整免疫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糖蛋白物质,该糖蛋白物质是一种动物来源的天然免疫调节剂和抗氧化剂,可应用于治疗免疫低下、免疫紊乱、脂质过氧化方面的疾病,如:肿瘤病人放化疗后免疫系统损伤后的恢复;由于疾病需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造成的免疫失衡的病人;由于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延缓与脂质过氧化导致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等。
[0027]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脾组织HE染色图(100X);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GAPDH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TLR4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MyD88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TRAF

6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0034]图6是本专利技术NF

κB p65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0035]图7是本专利技术p

IκBα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0036]图8是本专利技术p

NF

κB p65基因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3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蜚蠊糖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步骤1、原料处理:将蜚蠊成虫养殖车间的温度升到40~50℃维持20~30分钟杀灭,或将成虫倒入40~50℃左右的温水中杀灭,将成虫中的杂质分筛出,蜚蠊用温水清洗干净,用低于80℃的热风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得药材,粉碎,备用;
[0040]步骤2、蜚蠊糖蛋白的提取:
[0041]步骤2.1、将粉碎后的药材置提取罐中,按料液比(g/ml)为1︰7~1︰9加水,搅拌、80~90℃加热回流2~3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反复提取3~4次;
[0042]步骤2.2、浓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蜚蠊糖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原料处理:将蜚蠊成虫进行杀灭,将成虫中的杂质分筛出,蜚蠊用温水清洗干净,烘干,得药材,粉碎,备用;步骤2、蜚蠊糖蛋白的提取;步骤3、蜚蠊糖蛋白的纯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杀灭的方法是:将蜚蠊成虫的养殖车间的温度升到40~50℃维持20~30分钟杀灭,或将成虫倒入40~50℃的温水中杀灭,烘干的条件是:用低于80℃的热风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蜚蠊糖蛋白的提取具体为:步骤2.1、将粉碎后的药材置提取罐中,加水,搅拌条件下加热回流,过滤,收集滤液,反复提取3~4次;步骤2.2、浓缩:将所得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5~2/5,得比重为1.1~1.2的浓缩液,冷却至室温;步骤2.3、脱脂:在油水分离装置中加入上一步所得浓缩液,加入1~2倍体积(V/V)醚或抽提油,萃取脱脂,静置后放出水层,收集滤液,过滤,即得蜚蠊脱脂提取物;步骤2.4、沉淀:脱脂后的水层加入95%乙醇,边加边缓慢搅拌,调整乙醇浓度至85%~90%,静置过夜,离心,去上清液,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循环使用,收集离心后的沉淀,得到糖蛋白粗提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中的粉碎后的药材与水的料液比(g/ml)为1︰7~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寿肖培云郝芳芳何正春顾婷和英陈怡袁丽萍王宝宇周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