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834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2:31
本申请涉及气候环境适应性分析与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该保温房包括承载底座、保温箱体及空气循环系统,承载底座上铺设有底板,且在承载底座下方安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承载底座在地面上移动;保温箱体坐落于承载底座上方,保温箱体包括承重框架及附着在承重框架上的保温房墙体及顶板;保温房墙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及保温门;空气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保温箱体之外的空气处理机组,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送回风软管连接位于保温箱体内的空调系统。本申请为实验室环境试验过程中的试验人员、测试设备提供恒定温度环境,保障了人员、设备的安全工作。设备的安全工作。设备的安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


[0001]本申请涉及气候环境适应性分析与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

技术介绍

[0002]气候环境实验室可模拟低温、高温、湿热、降雪、太阳辐照等多种自然环境,其最高温度实现70余摄氏度,最低温度可实现

50余摄氏度的模拟,实验室体积约130000m3,是我国唯一的可开展整机级气候环境试验的实验室。实验室在考核飞机、武器装备及其地面保障设备的环境适应性的同时,现场试验人员、测试设备等同样处于极端气候环境中,因此设计移动式保温房为试验人员及测试设备等提供恒温环境,保障其工作不受极端环境的影响。现有的各类保温房主要应用常温环境使用,在气候环境实验室极端环境中,无法正常保持房内温度恒定且具备满足人员正常工作需要的新风补给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为实验室环境试验过程中的试验人员、测试设备提供恒定温度环境。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主要包括:
[0005]承载底座,其上铺设有底板,且在承载底座下方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承载底座在地面上移动;
[0006]保温箱体,坐落于承载底座上方,所述保温箱体包括承重框架及附着在承重框架上的保温房墙体及顶板;所述保温房墙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及保温门;
[0007]空气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保温箱体之外的空气处理机组,所述空气处理机组通过送回风软管连接位于保温箱体内的空调系统。
[0008]优选的是,所述承重框架与保温房墙体及顶板通过蘑菇头螺栓连接。
[0009]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箱体还包括吊装挂载件,所述吊装挂载件设置在保温箱体上部,且穿透所述顶板之后焊接在所述承载框架上。
[0010]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箱体的保温房墙体及顶板采用保温板制成,所述保温板采用聚氨酯夹芯板,聚氨酯夹芯板表面为S304不锈钢板。
[0011]优选的是,所述保温门采用单开手动铰链库门制成,所述保温门的门框设置有电加热模块。
[0012]优选的是,所述观察窗设置有多个,每个观察窗由四层中空玻璃制成,所述观察窗的玻璃设置为导电膜电加热玻璃。
[0013]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箱体还包括开设在保温房墙体上的压力平衡窗。
[0014]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箱体还包括开设在保温房墙体上的多个穿线孔,用于试验测试线缆安装。
[0015]优选的是,所述保温箱体还包括开设在保温房墙体上的百叶窗,空调系统通过内
管路在保温箱体内部对接至所述百叶窗的一端,所述百叶窗的另一端对接位于保温箱体外部的外管路,所述外管路连接所述送回风软管。
[0016]优选的是,所述外管路通过快速管接头连接所述送回风软管。
[0017]本申请为实验室环境试验过程中的试验人员、测试设备提供恒定温度环境,保障了人员、设备的安全工作,具备可行性、经济性、易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的箱体结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0]图3是本申请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的通风示意图。
[0021]其中,1

承载底座,2

行走机构,3

保温箱体,31

承重框架,32

观察窗,33

保温门,34

吊装挂载件,35

压力平衡窗,36

穿线孔,37

蘑菇头螺栓,38

入库梯,4

空气循环系统,41

空气处理机组,42

空调系统,43

快速管接头,44

送回风软管,45

空调外机,46

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如图1

图3所示,主要包括:
[0024]承载底座1,其上铺设有底板,且在承载底座1下方安装有行走机构2,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承载底座1在地面上移动;
[0025]保温箱体3,坐落于承载底座1上方,所述保温箱体3包括承重框架31及附着在承重框架31上的保温房墙体及顶板;所述保温房墙体上设置有观察窗32及保温门33;
[0026]空气循环系统4,包括设置在保温箱体3之外的空气处理机组41,所述空气处理机组41通过送回风软管44连接位于保温箱体3内的空调系统42。
[0027]为了能在气候环境实验室开展环境试验时,为人员、设备提供恒定温度,且便于移动,特专利技术了适用于实验室的移动式保温房,保温房主要由保温房箱体、空气循环系统、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组成。参考图1,保温房箱体3由保温板、承重框架31、承载底座1、行走装置2、保温门33、观测窗32等部件组成。保温箱体3坐落于在底座之上,内部为承载框架,承载底座1与承载框架穿透底板连接为一体。保温房墙体及顶板依附在承载框架31上,采用蘑菇头螺栓37连接。承载底座1下设有行走装置2,可实现保温房的自由移动.
[0028]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箱体3还包括吊装挂载件34,所述吊装挂载件34
设置在保温箱体3上部,且穿透所述顶板之后焊接在所述承载框架31上。
[0029]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箱体3的保温房墙体及顶板采用保温板制成,所述保温板采用聚氨酯夹芯板,聚氨酯夹芯板表面为S304不锈钢板。另外,保温板内安装防止温度快速高幅度温度波动导致的脱壳现象组件。
[0030]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门33采用单开手动铰链库门制成,所述保温门33的门框设置有电加热模块。防止保温门33低温冻结无法开启。
[0031]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观察窗32设置有多个,每个观察窗32由四层中空玻璃制成,所述观察窗32的玻璃设置为导电膜电加热玻璃。如图1所示,保温房单侧设计有3个四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底座(1),其上铺设有底板,且在承载底座(1)下方安装有行走机构(2),所述行走机构用于带动承载底座(1)在地面上移动;保温箱体(3),坐落于承载底座(1)上方,所述保温箱体(3)包括承重框架(31)及附着在承重框架(31)上的保温房墙体及顶板;所述保温房墙体上设置有观察窗(32)及保温门(33);空气循环系统(4),包括设置在保温箱体(3)之外的空气处理机组(41),所述空气处理机组(41)通过送回风软管(44)连接位于保温箱体(3)内的空调系统(4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框架(31)与保温房墙体及顶板通过蘑菇头螺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3)还包括吊装挂载件(34),所述吊装挂载件(34)设置在保温箱体(3)上部,且穿透所述顶板之后焊接在所述承载框架(31)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宽温域环境的移动式保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3)的保温房墙体及顶板采用保温板制成,所述保温板采用聚氨酯夹芯板,聚氨酯夹芯板表面为S304不锈钢板。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辉吴相甫李闯勤姜亚军李冬梅吴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