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继荣专利>正文

电动飞机专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789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1:35
一种电动飞机专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电动机,是本技术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中空结构的开放式专用电动机,其特征包括壳体、主轴、无铁芯定子绕组、内转子结构以及外转子结构,主轴设置于壳体中间,内转子结构与主轴连接,外转子结构与内转子结构连接,无铁芯定子绕组设置于内转子结构和外转子结构之间,无铁芯定子绕组在通入电流时便产生一个电磁转矩,内转子结构和外转子结构,能够充分感应无铁芯定子绕组的电磁转矩,绕主轴同时旋转,直接驱动电动飞机飞行。直接驱动电动飞机飞行。直接驱动电动飞机飞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飞机专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电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飞机专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电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电机技术中,常规永磁电动机主要由定子铁芯绕组和永磁转子两大结构组成。由于定子绕组依次设置于硅钢片铁芯的齿槽中,在定子绕组与永磁转子之间的气隙中,自然会产生一种永磁转子磁场吸合硅钢片铁芯的齿槽阻力矩,当定子绕组输入电流时,这种被吸合的定子齿槽结构又会产生磁滞阻力和涡流阻力现象,并且产生铁损的热能消耗。所以能量转换效率更高的无铁芯电动机将成为电机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无铁芯定子绕组没有硅钢片铁芯的导磁作用,相对于永磁转子感应电磁转矩的磁力线就会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根据无铁芯永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无铁芯定子绕组与永磁内转子之间的气隙中,只能产生一个电磁转矩,永磁内转子结构也只能感应无铁芯定子绕组内侧接触面的电磁转矩,无铁芯定子绕组外侧的电磁转矩还不能被永磁内转子结构所感应。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磁路电磁感应的技术方案,在无铁芯定子绕组的外侧增加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飞机专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主轴(2)、无铁芯定子绕组(3)、内转子结构(4)和外转子结构(5):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中空结构;主轴(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无铁芯定子绕组(3),所述无铁芯定子绕组(3)设置于内转子结构和外转子结构之间,所述无铁芯定子绕组(3)能够在通入电流时产生一个电磁转矩,能够使所述内转子结构(4)和所述外转子结构(5)同时感应无铁芯定子绕组(3)的电磁转矩,以产生使所述内转子结构(4)和所述外转子结构(5)绕所述主轴同步旋转的驱动力。内转子结构(4),与所述主轴(2)连接,所述内转子结构(4)具有一个独立的内转子电磁感应磁路,能够感应所述无铁芯定子绕组(3)产生的电磁转矩,输出驱动电动飞机(200)飞行的驱动力;外转子结构(5),与所述内转子结构(4)连接,所述外转子结构(5)具有一个独立的外转子电磁感应磁路,能够随所述内转子结构(4)同时感应所述无铁芯定子绕组(3)产生的电磁转矩,输出驱动电动飞机(200)飞行的驱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飞机专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主体(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第一轴承套(14)、第二轴承套(15)、第一轴承(16)以及第二轴承(17),所述第一轴承(16)套设于所述主轴(2)的一端,所述第二轴承(17)套设于所述主轴(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轴承套(14)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16)上,所述第二轴承套(15)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117)上,所述第一固定件(1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套(14)和所述主体(11)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13)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套(15)和所述主体(11)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飞机专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铁芯定子绕组(3)包括线圈组(31)、引出导线(32)以及环形连接背板(33),所述环形连接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继荣陆遥
申请(专利权)人:陆继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