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继荣专利>正文

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634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中包括:远洋船舶船体结构、船舱高位水箱结构、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涵道式输水水泵、燃油发电机组、控制开关柜、电动机以及螺旋桨。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能够设置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以及涵道式输水水泵。所述涵道式输水水泵还包括:主轴,主轴第一固定环、环形壳体,定子绕组承载件,定子绕组线圈,转子永磁铁,转子永磁铁承载件,主轴第二固定环,环形壳体第二固定件,环形壳体法兰安装螺栓,转子第一石墨轴承,石墨轴承环形安装套,转子导水叶片,定子绕组线圈引出导线,转子第二石墨轴承,环形壳体第二固定件。壳体第二固定件。壳体第二固定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力发电
,具体涉及涵道式输水水泵人为的建立一种重力加速度的引力势能,尤其是利用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技术,专利技术的一种利用引力势能的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人在远洋运输中,都是利用化石能源的石油来驱动船舶航行,能不能利用清洁的电能作为驱动远洋船舶的能量,改变海上运输领域的能源结构。事实告诉大家,电能不像石油能源那样可以储存,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必须同时进行才是最好的能源利用方式,大海航行路途遥远航行时间长,海上没有充电设施,远洋船舶不可能携带大量的蓄电池作为驱动能源,人类只能在望洋兴叹之下,继续消耗重油或柴油作为远洋船舶的驱动能源。然而,地球除了为人类提供免费的风能之外,同时在海洋中也孕育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但远洋运输船舶仍然在能源利用的方面乏善可陈停滞不前。究其原因,首先,是科学家们基本没有利用海洋水体自然能量的思维意识,其次,在现有水力发电技术的设备中,如,水轮机、发电机以及抽水机等水力机械设备,还没有开发适合在水下进行发电的系统性发电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海水是一种液态的流动物质,而且具有保持和恢复水平的能力,相对静止的海水不会产生水力势能,而大海的潮汐现象会形成一种引力势能的能量场。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展示了宇宙天体的能量场。现代科学和实践证明,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既然潮汐现象存在宇宙天体引力势能的能量场,人类能不能创造一种潮汐现象的引力势能的能量场,专利技术一种利用引力势能的发电系统,彻底改变远洋运输船舶的能源消费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中包括:远洋船舶船体结构、船舱高位水箱结构、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涵道式输水水泵、燃油发电机组、控制开关柜、电动机以及螺旋桨。
[0005]所述远洋船舶船体结构,是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的基础,能够焊接船舱高位水箱结构,承载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涵道式输水水泵、燃油型发电机组、控制开关柜、电动机以及多个螺旋桨的基础结构;
[0006]所述船舱高位水箱结构,是由水箱垂直钢板、水箱底部钢板及船尾水箱垂直钢板,沿着所述远洋船舶船体结构的内壁,在相对于船舱的顶部,焊接一个高位储存海水的容器,所述船舱高位水箱结构,能够连接多个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
[0007]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由设定的一根进水管和一根回水管,经底部管道弯头和顶部管道弯头的管道材料,串接为一种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设置于所述船舱高位水箱内,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能够设置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以及涵道式输水
水泵;
[0008]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是融合反击式全贯流水轮机的现有技术,并根据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进而专利技术的一种前后通透的开放式水下发电设备,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在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内,能够在一个重力加速度的引力势能作用下,同时驱动内转子导水叶片和外转子导水叶片作相对的旋转,带动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切割发电机磁场的磁力线,相当于利用了2倍重力加速度的水力势能,增加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的发电功率,通过公知的水泵消耗功率和水力发电机的理论公式计算,将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的发电功率,减去涵道式输水水泵的消耗功率,就是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所获得的清洁免费电能。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专利号ZL202021962023.8》,因此,对于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就不必重复说明了。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是本申请的关键设备,设置于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进水管的底部,能够利用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产生的重力加速度的水力势能,实现水下发电设想;
[0009]所述涵道式输水水泵,也是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设置于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回水管出口位置的顶部,所述涵道式输水水泵,能够使进入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的水流流动,抽排到所述船舱高位水箱内,代替传统潜水泵的抽排水作用;
[0010]所述燃油发电机组,是现有发电技术中的一种专业设备,在本申请中,为所述涵道式输水水泵提供电能,使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内的水流能够流动起来,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内的水流,就能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一种重力加速度的水力势能,冲击设置于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进水管底部的、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只要所述涵道式输水水泵能够持续运行,就可以使所述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持续产生电能,由于所述燃油发电机组,是现有的常规发电技术,因此,在本申请中也不必做出技术说明;
[0011]所述控制开关柜,是现有常规配电技术的配套设备,由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主体是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因此,在本申请中不必做出技术说明;
[0012]所述电动机,是现有的一种传动技术的常规设备,在本申请中为所述远洋船舶船体结构提供驱动能量,因此,在本申请中也不必做出技术说明;
[0013]所述螺旋桨,是现有远洋船舶的螺旋桨推进技术,在本申请中也不必做出技术说明。
[0014]优选的,所述涵道式输水水泵还包括:主轴,主轴第一固定环,环形壳体,定子绕组承载件,定子绕组线圈,转子永磁铁,转子永磁铁承载件,主轴第二固定环,环形壳体第二固定件,环形壳体法兰安装螺栓,转子第一石墨轴承,石墨轴承环形安装套,转子导水叶片,定子绕组线圈引出导线,转子第二石墨轴承,环形壳体第二固定件。
[0015]具体的,所述转子第一石墨轴承套置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转子第二石墨轴也承套置于所述主轴上,所述石墨轴承环形安装套设置于所述转子第一石墨轴承以及所述转子第二石墨轴承的外壁上,所述转子导水叶片的内端,设置于所述石墨轴承环形安装套的外壁上,所述转子永磁铁环形承载件,设置于所述转子导水叶片的外端上,所述转子永磁铁由多
个永磁铁组成,将多个永磁铁按照N极S极的顺序,设置于所述转子永磁铁环形承载件的外壁上;所述定子绕组承载件设置于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定子绕组线圈由多个线圈组成,经过高分子树脂的灌注,形成一个环形的定子绕组线圈结构,能够起到绝缘和防水作用,设置于所述定子绕组承载件的内壁上;所述环形壳体相当于传统水泵电机的外壳;所述环形壳体法兰安装螺栓设置于所述环形壳体上,与开放式环型管道回水管连接;所述环形壳体第一固定件包括四个固定件,将四个固定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主轴第一固定环上,所述主轴第一固定环套置于所述主轴上,将四个固定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环形壳体的内壁上,形成一个十字交叉的通透性结构;所述环形壳体第二固定件包括四个固定件,将四个固定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主轴第二固定环上,所述主轴第二固定环套置于所述主轴的另一端,所述环形壳体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特征包括:远洋船舶船体结构(1),所述远洋船舶船体结构(1),能够焊接船舱高位水箱结构(2),承载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3)、船舶驾驶楼(9)、第一螺旋桨(10)、燃油发电机组(13)、控制开关柜(14)、第一电动机(15)、第二电动机(16)以及第二螺旋桨(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特征包括:船舱高位水箱结构(2),所述船舱高位水箱结构(2),由水箱垂直钢板(11)、水箱底部钢板(12)以及船尾水箱垂直钢板(17),沿远洋船舶船体结构的两侧与远洋船舶的船尾内壁,焊接为一个相对于船舱深度的高位储水容器,作为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3)的安装基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特征包括: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3),所述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3),由设定的一根开放式环型管道进水管(4)和一根开放式环型管道回水管(7),经底部管道弯头和顶部管道弯头的管道材料,串接为一种开放式环型管道结构(3),设置于船舱高位水箱(2)内,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5)设置于开放式环型管道进水管(4)的管道内,涵道式输水水泵(6)设置于开放式环型管道回水管(7)的管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特征包括:涵道式双磁路无铁芯潮汐发电机(5)设置于开放式环型管道进水管(4)的管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特征包括:涵道式输水水泵(6)设置于开放式环型管道回水管(7)的管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远洋船舶移动式水下发电系统,其特征包括:涵道式输水水泵(6),所述涵道式输水水泵(6)还包括:主轴(1001),环形壳体(1003),定子绕组承载件(1004),定子绕组线圈(1005),转子永磁铁(1006),转子永磁铁承载件(1007),环形壳体法兰安装螺栓(10010),转子第一石墨轴承(10011),石墨轴承环形安装套(10012),转子导水叶片(10013),转子第二石墨轴承(10015);所述转子第一石墨轴承(10011)套置于所述主轴(1001)上,所述转子第二石墨轴承(10015)套置于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继荣陆遥
申请(专利权)人:陆继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