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力发电
,具体涉及涵道式无铁芯水流发电机,以及利用涵道式无铁芯水力发电机的发电系统,尤其是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水力发电站主要由拦水水坝、输水水道、冲击式水轮机、发电机组、输配电线路等组成。但是建设水力发电站的地理条件要求非常高,而且施工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回收时间长等。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的势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除了水力发电站外,还有依靠地理位置的高低落差修建一个上游水库,人工制造一种水力势能的抽水蓄能发电系统。每当半夜电力系统进入低谷负荷时,抽水蓄能水电站的可逆变的抽水、发电两用机组,以消耗100%的电网电能,把下水池水库的水抽排到上水池的水库中。白天在电力系统进入高峰负荷时,抽水蓄能水电站排出上水池水库的水能,形成一种水力势能进行水力发电,以70
‑
80%的能量转换效率向电力系统输送。既然人们可以把下水池水库的水泵送到上水池水库,人工制造这种八两换半斤的水力势能用于发电,我们为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设计一种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面漂浮安装平台(1001)、升降管(1002)、进水管(1006)、涵道式无铁芯水流发电机(1007)、底层平台连接件(1008)、涵道式无铁芯输水水泵(1009)、回水管(10010)、水面漂浮安装平台底层结构(10011),所述升降管(1002)固定安装在水底地面上,所述水面漂浮安装平台底层结构(10011)与所述升降管(1002)滑动连接,所述水面漂浮安装平台(1001)与所述升降管(1002)滑动连接,所述底层平台连接件(1008)将所述水面漂浮安装平台底层结构(10011)与所述水面漂浮安装平台(1001)锁定为一个整体,所述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还包括涵道式U型管道结构,将所述进水管(1006)与所述回水管(10010)对接为一根垂直于水面的涵道式U型管道,所述涵道式U型管道承载所述涵道式无铁芯水流发电机(1007)以及所述涵道式无铁芯输水水泵(10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碗状拦污网(1005),所述进水管碗状拦污网(1005)的碗口部连接在所述水面漂浮安装平台底层结构(10011)的底部,碗底部与所述进水管(100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面漂浮安装平台底层结构(10011)的底部与所述回水管(10010)的出水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道固定件(1003)、第二管道连接件(1004),所述第一管道固定件(100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水管(10010)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1006)上;所述第二管道连接件(100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1006)上,另一端连接在相邻的一根所述回水管(10010)上,形成多个所述涵道式U型管道结构的连接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式无铁芯水流发电机(1007)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006)的底部位置上,所述涵道式无铁芯输水水泵(1009)设置于所述回水管(10010)出水口下方的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涵道式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式无铁芯水流发电机(1007),包括:主轴(1)、主轴第一固定环(2)、壳体第一固定件(3)、环形壳体(4)、壳体第二固定件(9)、主轴第二固定环(10)、管道法兰安装螺栓(12),所述主轴第一固定环(2)套置于主轴(1)上,所述壳体第一固定件(3)的一端与所述主轴第一固定环(2)连接;所述壳体第一固定件(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环形壳体(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