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30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自动覆膜装置包括送膜机构和收膜机构,送膜机构包括送膜辊筒、送膜机构安装座和夹持辊筒,送膜辊筒、夹持辊筒分别设置在送膜机构安装座上,送膜机构通过送膜机构安装座固定,覆膜设置在送膜辊筒上;收膜机构包括收膜辊筒、收膜机构安装座和托料辊筒,收膜辊筒、托料辊筒分别设置在收膜机构安装座上,收膜机构通过收膜机构安装座固定;收膜机构在收模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卷收在送膜机构送出的覆膜收膜辊筒上,工件位于上下覆膜之间,上模具与下模具将工件压型时,覆膜自动覆压在工件的上下表面上,实现连续自动覆膜。实现连续自动覆膜。实现连续自动覆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覆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产品包装中,需要用到保护膜对产品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损坏,或者是保护产品外观。不锈钢及铝合金等材料压型时,成型部位物料相对凸、凹模产生移动,工件表面易拉伤;为防止工件表面拉伤,现有技术在压型时,采用人工在工件表面覆膜。
[0003]另有中专利公告号为CN209382348U,于2019年9月13日公开了一种自动切覆膜设备,包括沿压紧方向开口相对设置、内壁轮廓与待包装产品的外形基本一致的一对切覆膜仿形模具;保护膜通过送膜收膜装置悬置于一对切覆膜仿形模具间隙中,切覆膜仿形模具压紧移动的过程中将保护膜压下直至与产品表面接触;仿形柔性块与仿形刀具以共用压紧力的方式一体设置在同一基础上,且在仿形柔性块与产品接触而被挤压时所述仿形刀具还能够继续压紧移动设定切割行程而到达切割位置。在覆膜的同时同步完成切模操作。切型精度高,覆膜效果好。上述技术不能在现有设备上进行改进,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其目的是为防止工件压型表面拉伤,该模具在压型时工件表面能自动覆膜。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覆膜装置包括送膜机构和收膜机构,所述送膜机构包括送膜辊筒、送膜机构安装座和夹持辊筒,所述送膜辊筒、夹持辊筒分别设置在送膜机构安装座上,送膜机构通过送膜机构安装座固定,覆膜设置在送膜辊筒上;所述收膜机构包括收膜辊筒、收膜机构安装座和托料辊筒,所述收膜辊筒、托料辊筒分别设置在收膜机构安装座上,所述收膜机构通过收膜机构安装座固定;所述收膜机构安装座上设有收模动力驱动装置,收模动力驱动装置与收膜辊筒连接;使用时,收膜机构在收模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收膜辊筒转动,将送膜机构送出的覆膜卷收在收膜辊筒上,工件放置在上、下覆膜之间,上模具与下模具将工件压型时,覆膜自动覆压在工件的上下表面上。
[0007]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上均设有所述自动覆膜装置,所述送膜机构通过送膜机构安装座固定在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一侧,收膜机构通过收膜机构安装座固定在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另一侧。
[0008]托料辊筒安装在收膜机构安装座上,覆膜覆盖在工件的上下表面后,接入托料辊筒上,再将覆膜的起始端固定在收膜辊筒上。
[0009]所述收模动力驱动装置为电机。
[0010]安装时,通过安装座将送膜机构及收模机构固定,覆膜材料安装在送膜辊筒上,引
出覆膜材料,通过夹持辊筒,覆膜材料覆盖在模具上下工作面的表面后,接入托料辊筒,再将覆膜材料的起始端固定在收膜辊筒上。工作时,由收模机构上的收膜动力组成提供动力,带动收膜辊筒将送膜辊筒上的覆膜材料覆盖在工件上下表面,实现压型过程中工件表面的连续自动覆膜。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技术在上模具与下模具上设置覆膜装置,覆膜装置包括送膜机构和收膜机构,送膜机构与收膜机构分别设置在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两侧;送膜机构包括送膜辊筒和送膜机构安装座,送膜辊筒安装在安装座上,送膜机构安装座安装在上模具与下模具的一侧,覆膜卷放在送膜辊筒;收膜机构包括收膜辊筒与收膜机构安装座,收膜机构安装座安装在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另一侧,收膜辊筒与收模动力驱动装置连接;上、下模具压型时,实现连续自动覆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在模具上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送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收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1、上模具,2、下模具,3、送膜机构,3.1送膜辊筒,3.2送膜机构安装座,3.3、夹持辊筒,4、收膜机构,4.1、收膜辊筒,4.2、收膜机构安装座,4.3、托料辊筒,5、覆膜,6、收模动力驱动装置,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
[0019]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如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自动覆膜装置包括送膜机构3和收膜机构4,送膜机构3包括送膜辊筒3.1、送膜机构安装座3.2和夹持辊筒3.3,送膜辊筒3.1、夹持辊筒3.3分别设置在送膜机构安装座3.2上,送膜机构3通过送膜机构安装座3.2固定,覆膜5设置在送膜辊筒3.1上;所述收膜机构4包括收膜辊筒4.1、收膜机构安装座4.2和托料辊筒4.3,收膜辊筒4.2、托料辊筒4.3分别设置在收膜机构安装座4.2上,收膜机构4通过收膜机构安装座4.2固定;收膜机构安装座4.2上设有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与收膜辊筒4.1连接。
[0020]还包括用于对工件7压型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将工件7放置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上模具1与下模具2相互合拢挤压使工件7成型。
[0021]本实例中在压型模具设置覆膜装置,覆膜装置安装在上模具1与下模具2上的覆膜装置,上下两套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的覆膜装置包括送膜机构3和收膜机构4,送膜机构3与收膜机构4分别设置在上模具1与下模具2的两侧;所述送膜机构3包括送膜辊筒3.1和送膜机构安装座3.2,送膜辊筒3.1安装在安装座3.2上,送膜机构安装座3.2安装在上模具1与下模具2的一侧,覆膜5卷放在送膜辊筒3.1。所述收膜机构4包括收膜辊筒4.1与收膜机构安装座4.2,所述收膜辊筒4.1设置在收膜机构安装座4.2上,所述收膜机构安装座4.2安装在上
模具1与下模具2的另一侧,所述收膜辊筒4.1与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连接;使用时,上模具1与下模具2上的收膜机构4在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将卷收在送膜机构3送出的覆膜5卷收在收膜辊筒4.1上,待成型的工件7放置在上下覆膜5之间,上模具1与下模具2将工件压型时,覆膜5自动覆压在工件7的上下表面上,以实现对工件的自动覆膜。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为电机驱动。
[0022]本技术的还送膜机构3上还设有夹持辊筒3.3,收膜机构4上还设有托料辊筒4.3。所述夹持辊筒3.3安装在送膜机构安装座3.2上,覆膜5通过夹持辊道3.3覆盖在工件7的上下面上。所述托料辊筒4.3安装在收膜机构安装座4.2上,覆膜5覆盖在工件7的上下表面后,接入托料辊筒4.3上,再将覆膜5的起始端固定在收膜辊筒4.1上。
[0023]本装置安装时,通过安装座将送膜机构及收模机构固定,覆膜材料安装在送膜辊筒上,引出覆膜材料,通过夹持辊筒,覆膜材料覆盖在模具上下工作面的表面后,接入托料辊筒,再将覆膜材料的起始端固定在收膜辊筒上。工作时,由收模机构上的收膜动力组成提供动力,带动收膜辊筒将送膜辊筒上的覆膜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压型用自动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覆膜装置包括送膜机构(3)和收膜机构(4),所述送膜机构(3)包括送膜辊筒(3.1)、送膜机构安装座(3.2)和夹持辊筒(3.3),所述送膜辊筒(3.1)、夹持辊筒(3.3)分别设置在送膜机构安装座(3.2)上,送膜机构(3)通过送膜机构安装座(3.2)固定,覆膜(5)设置在送膜辊筒(3.1)上;所述收膜机构(4)包括收膜辊筒(4.1)、收膜机构安装座(4.2)和托料辊筒(4.3),所述收膜辊筒(4.1)、托料辊筒(4.3)分别设置在收膜机构安装座(4.2)上,所述收膜机构(4)通过收膜机构安装座(4.2)固定;所述收膜机构安装座(4.2)上设有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与收膜辊筒(4.1)连接;使用时,收膜机构(4)在收模动力驱动装置(6)的驱动下,收膜辊筒(4.1)转动,将送膜机构(3)送出的覆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进华许兵伦张冲刘淦吴玉川何世元羊彦伦刘海英钱梁周涛曹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