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生物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709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级生物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对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生物过滤池,及用于对经过生物过滤池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除磷和除氮的生物滞留池;生物过滤池包括:砾石配水层、火山岩层、第一蓄水层,砾石配水层内还设有进水管路;生物滞留池包括:第二蓄水层、覆盖层、复合介质填料层、砾石排水层,砾石排水层底部布设有排水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级生物过滤装置,生物过滤池作为一级处理,生物滞留池作为二级处理,既能保证经过分级生物过滤介质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又能避免因负荷过高造成生物滞留池中的复合介质填料层堵塞。填料层堵塞。填料层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级生物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分级生物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中国水污染控制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水污染恶化的趋势还没得到根本的遏制,同时随着对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初期雨水和合流制溢流污水(简称CSO)等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在我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国家推广和宣传,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处理雨水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初期雨水和CSO等面源污染治理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源头、过程以及末端控制,常用的控制措施主要有生物滞留设施、溢流调蓄池、化学增强的一级处理、人工湿地等。但是,我国初期雨水和CSO污染源集中释放位置往往空间受限,现有的常规控制措施或是占地面积较大,实施较困难,或是运营成本高,且污染物去除率受季节和水量水质变化影响较大,处理效果不稳定,无法适应我国雨水和CSO污染变化特征。
[0003]生物过滤设施以填料为生物膜载体,利用生物膜中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填料及生物膜的吸附截留作用和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以及生物膜内部微环境和厌氧段的反硝化作用来净化污水,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但不曝气且负荷较高时处理效果较差。同时填料性能对生物过滤设施处理效能、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影响最较大。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发比表面积大、微生物附着量多、运行效果好、价格低廉的填料。
[0004]生物滞留设施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美国,由于其能够有效地控制面源污染,同时在尺寸、布局、位置等方面比较灵活,已逐渐成为国外广泛应用的径流雨水处理设施。近年来,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生物滞留设施逐渐引起国内相关科研人员的重视,并开始探讨其处理各种来源的废水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级生物过滤装置,以解决处理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的污染物去除效果不稳定,无法适应我国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变化特征,处理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水质各项指标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分级生物过滤装置,包括:用于对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生物过滤池,及用于对经过生物过滤池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除磷和除氮的生物滞留池;
[0008]生物过滤池包括:沿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流动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布设有用于对导入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均匀布水的砾石配水层,用于使经过砾石层均匀配水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过滤和固化微生物以实现生物降解的
火山岩层,用于使经过火山岩层过滤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留滞以使生物过滤池形成稳定的缺氧/厌氧环境的第一蓄水层,砾石配水层内还设有用于将待过滤净化处理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导入砾石配水层中的进水管路;
[0009]生物滞留池包括:沿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流动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设有用于蓄积由第一蓄水层溢流出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的第二蓄水层,用于截留颗粒物、为复合介质填料层保水和防止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直接冲击复合介质填料层的覆盖层,用于对经过覆盖层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除磷和除氮的复合介质填料层,用于对经过复合介质填料层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实现快速排水和均匀集水的砾石排水层,砾石排水层底部布设有用于将过滤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汇流排至排水检查井或受纳水体中的排水管路。
[0010]进一步地,第二蓄水层设有用于控制第二蓄水层装载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的量以调节进入覆盖层和复合介质填料层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速率的溢流口;溢流口到第二蓄水层底部的距离为200mm~300mm。
[0011]进一步地,砾石配水层孔隙率大于火山岩层;砾石配水层、火山岩层、覆盖层、砾石排水层的孔隙率均大于复合介质填料层的孔隙率。
[0012]进一步地,复合介质填料层的厚度为800mm~1000mm;复合介质填料层的初始下渗速率≥4.2
×
10
‑5m/s,稳定下渗率≥2.2
×
10
‑5m/s。
[0013]进一步地,火山岩层的厚度为1500mm~1800mm。
[0014]进一步地,火山岩层采用非单一粒径的火山岩颗粒,火山岩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mm~20mm;火山岩层的平均孔隙率为0.3~0.4,含泥量<0.4%,比表面积>9.5m2/g,盐酸可溶率<3%。
[0015]进一步地,砾石配水层的厚度为200mm~300mm;砾石排水层的厚度为300mm~500mm。
[0016]进一步地,覆盖层采用碳化后的树皮层;覆盖层的厚度为50mm~100mm。
[0017]进一步地,第一蓄水层的厚度为100mm~200mm。
[0018]进一步地,第二蓄水层的厚度为200mm~400mm。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的分级生物过滤装置,包括生物过滤池和生物滞留池。生物过滤池由下至上包括砾石配水层、火山岩层、第一蓄水层,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通过进水管路引入砾石配水层,砾石配水层实现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均匀布水,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中污染物进入火山岩层过滤和固化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以净化污水,流入第一蓄水层。生物滞留池由上至下包括蓄水层、覆盖层、复合介质填料层、砾石层,将经过生物过滤池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引入第二蓄水层中,经过覆盖层进一步截留颗粒物有效防止复合介质填料层堵塞,再经过复合介质填料层进行过滤、除氮、除磷处理,并且,复合介质填料层具有适当的有机质含量,较好的吸附能力和保水性适宜植物和微生物生长,再通过砾石层流入排水管路,将净化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快速、均匀排出。上述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经过分级生物过滤装置层层过滤,最终到达复合介质填料层后,不仅能确保复合介质填料层不易堵塞,并使复合介质填料层能更有效发挥对污染物的吸附和过滤,进而提高污染物去除净化效果,无需频繁更换
生物滞留复合介质填料。上述生物过滤池作为一级处理,生物滞留池作为二级处理,既能保证经过分级生物过滤介质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又能避免因负荷过高造成生物滞留池中的复合介质填料层堵塞。
[002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分级生物过滤装置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1、生物过滤池;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和生物降解的生物过滤池(1),及用于对经过所述生物过滤池(1)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除磷和除氮的生物滞留池(2);所述生物过滤池(1)包括:沿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流动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布设有用于对导入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均匀布水的砾石配水层(11),用于使经过所述砾石配水层(11)均匀配水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过滤和固化微生物以实现生物降解的火山岩层(12),用于使经过所述火山岩层(12)过滤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留滞以使所述生物过滤池(1)形成稳定的缺氧/厌氧环境的第一蓄水层(13),所述砾石配水层(11)内还设有用于将待过滤净化处理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导入所述砾石配水层(11)中的进水管路(14);所述生物滞留池(2)包括:沿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流动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布设有用于蓄积由所述第一蓄水层(13)溢流出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的第二蓄水层(21),用于截留颗粒物、为复合介质填料层(23)保水和防止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直接冲击复合介质填料层(23)的覆盖层(22),用于对经过所述覆盖层(22)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进行过滤、除磷和除氮的复合介质填料层(23),用于对经过所述复合介质填料层(23)处理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实现快速排水和均匀集水的砾石排水层(24),所述砾石排水层(24)底部布设有用于将过滤后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汇流排至排水检查井或受纳水体中的排水管路(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生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水层(21)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蓄水层(21)装载的初期雨水和/或合流制溢流污水的量以调节进入所述覆盖层(22)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卫宁马晶伟陆先镭林潇邓征宇施周陈蕃陈世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