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72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水再利用装置,该处理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储水柜和三通阀,通过储水柜可将靠岸时处理后的无法排放的水储存起来,并用于冲洗马桶等循环使用;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还通过对驱动管路通气,将真空抽吸管路抽成真空,通过吸入口将清水室沉积的具有好氧细菌的絮体(即活性污泥)吸出并通过混合管路返送至第一曝气室内,并以此循环使活性淤泥在各个腔室内的含量保持均衡,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船用生活污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用生活污水系统处理方式中,传统的方法都是微生物处理法,势必会产生一定量的沉淀物,过滤这些沉淀会对膜组造成堵塞的影响,经常更换和清理会大大加大船员的基础工作量,而且生活污水产生的异味会让船员对此工作产生反感。
[0003]并且,在船舶靠岸后,由于码头严禁污水排放,即使处理能达标的水也无法排放,然而船舶上的生活污水还会因为有船员而又不断产生,需要妥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能够在靠岸时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存储并作为冲洗马桶等用水并进行循环使用,同时还使处理装置箱体内的活性淤泥在各腔室间中的循环,以保持各腔室内含量均衡,提高处理效果,避免堵塞。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依次设于箱体内的第一曝气室、第二曝气室和清水室、设于箱体外的抽吸泵、二级过滤装置,第一曝气室顶部设有污水入口,侧壁下部设有与第二曝气室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曝气室侧壁上部设有与清水室连通的第二流道,清水室内设有内置膜组,内置膜组一端通出箱体接至抽吸泵,抽吸泵另一端连接二级过滤装置至船排放口,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储水柜和三通阀,三通阀设于二级过滤装置与船排放口之间,并与储水柜相连,储水柜的出水口接抽水泵并连接至使用端;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一喷射循环机构,包括设于箱体外的驱动管路、混合管路、真空抽吸管路和气源,驱动管路的一端接至气源,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混合管路和真空抽吸管路的一端,混合管路的另一端通入至第一曝气室上部,真空抽吸管路的另一端设有吸入口并纵向通入至清水室下部。
[0007]所述气源为污水处理装置自带的风机。
[0008]所述吸入口与清水室底部表面的间距为50~100mm。
[0009]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紫外消毒器、MBR过滤模块。
[0010]所述第一曝气室、第二曝气室和清水室底部均设有排渣口,并通过粉碎排放泵连接至船排渣口或近岸接口。
[0011]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2]1、设计储水柜,将靠岸时处理后的无法排放的水储存起来,并用于冲洗马桶等循环使用;
[0013]2、通过对驱动管路通气,将真空抽吸管路抽成真空,通过吸入口将清水室沉积的具有好氧细菌的絮体(即活性污泥)吸出并通过混合管路返送至第一曝气室内,并以此循环使活性淤泥在各个腔室内的含量保持均衡,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0014]3、气源可以利用装置自带风机,无需再额外增加驱动源。
[0015]4、减少清水室的淤积,亦能减轻清水室内置膜组的堵塞,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的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是,同样也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00,其主要包括箱体1、依次设于箱体1内的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和清水室4、设于箱体1外的抽吸泵12、二级过滤装置,第一曝气室2顶部设有污水入口5,侧壁下部设有与第二曝气室3连通的第一流道6,第二曝气室3侧壁上部设有与清水室4连通的第二流道7,清水室内设有内置膜组13,内置膜组13一端通出箱体1接至抽吸泵12,抽吸泵12另一端连接二级过滤装置至船排放口。其处理原理为:污水从污水入口5流入第一曝气室2,利用室内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再通过下部第一流道6自流流入第二曝气室3,以确保污水停留时间,在深度接触降解后从上部的第二流道7流入清水室4,通过内置膜组13的微孔过滤后由抽吸泵12抽出箱体1,再经二级过滤装置的处理后由船排放口14排放。但是,当靠岸时,根据规定,处理后的水经常被禁止排出,并且,对于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00来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大量的活性污泥会集中在清水室4底部,而且越来越多,不但使得整个箱体1的处理能力下降,而且还会加重内置膜组13的堵塞。
[0019]为此,本技术的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水再利用装置200,包括储水柜21和三通阀22(如电磁三通阀等),三通阀22设于二级过滤装置与船排放口14之间,并与储水柜21相连,储水柜21的出水口接抽水泵23并连接至船上如马桶冲洗水箱等使用端24,在靠岸时,通过三通阀22将处理后的净水输送至储水柜21进行存储,并进行冲洗马桶等使用后,再返回至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00进行处理;等离岸后,再通过三通阀从船排放口14进行排放。
[0020]并且,该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00还包括一喷射循环机构,其包括设于箱体1外的驱动管路8、混合管路9、真空抽吸管路10和气源,驱动管路8的一端接至气源,另一端呈y状分别连接至混合管路9和真空抽吸管路10的一端,混合管路9与驱动管路8直通,真空抽吸管路10则与驱动管路8形成锐角夹角,以使真空抽吸管路10构成喷射抽真空原理,并且混合管路9的另一端通入至第一曝气室2上部,真空抽吸管路10的另一端设有吸入口并纵向通入至清水室4下部。通过气源对驱动管路8通气至,将真空抽吸管路10抽成真空,通过吸入口将清水室4沉积的具有好氧细菌的絮体(即活性污泥)吸出并通过混合管路9返送至第一曝气室2内,并以此循环使活性淤泥在各个腔室内的含量保持均衡,从而提高整体污水处理效果。同时,减少清水室4的淤积,亦能减轻清水室4内置膜组13的堵塞,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002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气源可直接采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100自带的风机11,分一支支路输出即可,无需增加设备。
[0022]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吸入口与清水室4底部表面的间距控制在50~100mm即可对室内底部污泥进行有效吸出。
[0023]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紫外消毒器15、MBR过滤模块16,分别进行消毒和MBR膜过滤。
[0024]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曝气室2、第二曝气室3和清水室4底部均设有排渣口17,并通过粉碎排放泵18连接至船排渣口或近岸接口19,还可将难以降解处理的杂质进行粉碎排放。而第二曝气室3的顶部还设有与船烟囱相连的透气口20。
[0025]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离岸和靠岸对污水排放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依次设于箱体内的第一曝气室、第二曝气室和清水室、设于箱体外的抽吸泵、二级过滤装置,第一曝气室顶部设有污水入口,侧壁下部设有与第二曝气室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曝气室侧壁上部设有与清水室连通的第二流道,清水室内设有内置膜组,内置膜组一端通出箱体接至抽吸泵,抽吸泵另一端连接二级过滤装置至船排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水再利用装置,包括储水柜和三通阀,三通阀设于二级过滤装置与船排放口之间,并与储水柜相连,储水柜的出水口接抽水泵并连接至使用端;所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一喷射循环机构,包括设于箱体外的驱动管路、混合管路、真空抽吸管路和气源,驱动管路的一端接至气源,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混合管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成斌王琰张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势久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