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99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4
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由长方体本体及左翼、右翼形成Z字型砌块,所述长方体本体的顶部挖设有一排贯穿所述Z字型砌块的柱状孔,所述左翼的左侧面以及所述右翼的右侧面设有凹槽Ⅰ,所述长方体本体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在所述左翼及右翼的下方均设有与所述凹槽Ⅰ卡接的连接柱Ⅰ,所述左翼和右翼的顶部设有连接柱Ⅱ,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柱Ⅱ卡接的凹槽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砌块可在上下左右四个面进行拼接,即可以满足宽度和高度两个方向的延伸,施工效果更佳,且操作便捷,可提高拼接效率,在砌块的顶部设有贯穿顶部及底部的梯形柱状孔,可提高砌块的孔隙率,减轻砌块的重量。减轻砌块的重量。减轻砌块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材料
,特别涉及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

技术介绍

[0002]砌块是砌筑用的人造块材,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外形多为直角六面体,也有各种异型体砌块,在建筑领域具有以下优点:适用性强,砌块建筑体系比较灵活,砌筑方便,不论大、中、小城市及农村,均较适用;原料来源广,砌块原料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水泥要求不高,普通水泥,无熟料水泥均可使用,大中城市利用工业废料如煤渣、矿渣等生产砌块,更可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不占耕地、节约能源,粘土砖不仅须毁田取土,而且耗煤量大,砌块则不然,不但不须取土,而且可大大节约能源;制作、施工方便,砌块制作方便,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用砌块施工工效较高,周期可显著缩短。
[000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环保节能意识的增强,节能建筑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节能建筑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能源危机逐步缓解,可持续发展也得以逐步实现,是能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砌块作为建筑用人造板材,是建筑的必备材料,人们对砌块的要求也在提高,对于砌块在轻质、保温、废物利用等方面的性能也越来越重视。现有的砌块如果满足轻质或者保温性能的话,大都强度较弱,稳定性差,如若强度高,则质量大,整体保温隔热性能不佳,实用性差,并不能达到节能建筑的整体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是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孔隙率高,质轻,方便拼接安装。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由长方体本体及左翼、右翼形成Z字型砌块,所述长方体本体的顶部挖设有一排贯穿所述Z字型砌块的柱状孔,所述左翼的左侧面以及所述右翼的右侧面设有凹槽Ⅰ,所述长方体本体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在所述左翼及右翼的下方均设有与所述凹槽Ⅰ卡接的连接柱Ⅰ,所述左翼和右翼的顶部设有连接柱Ⅱ,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柱Ⅱ卡接的凹槽Ⅱ。
[0006]进一步的,所述Z字型砌块的顶部在所述柱状孔的上下侧均设有钢筋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柱状孔为梯形柱状孔,且相邻的所述梯形柱状孔的上下底边颠倒交错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Ⅰ为半圆柱,所述凹槽Ⅰ为弧形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Ⅱ为方形柱,所述凹槽Ⅱ为方形槽。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的砌块可在上下左右四个面进行拼接,即可以满足宽度和高度两个方向的延伸,上下高度方向的连接是通过设置在Z字型左翼右翼上的连接柱Ⅱ和凹槽Ⅱ实现的,使得上下堆叠的砌块在高度方向上可被定位安装,便于累堆,且不会产生移位,堆叠效果佳;对于左右的卡接,结合Z字型砌块本身的结构特征左右翼的对接,以及设置在砌块左
右侧的半圆柱和弧形槽,使砌块施工后更易保持在同直线上,施工效果更佳,且操作便捷,可以提高拼接效率;其次,在砌块的顶部设有贯穿顶部及底部的梯形柱状孔,可以提高砌块的孔隙率,减轻砌块的重量,同时通过通孔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砌块的隔音及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3]图1是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的仰视图;
[0015]图3是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的左视图;
[0016]附图标记:1、长方体本体,2、左翼,3、右翼,4、柱状孔,5、凹槽Ⅰ,6、连接柱Ⅰ,7、连接柱Ⅱ,8、凹槽Ⅱ,9、钢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方案:
[0018]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由长方体本体1及左翼2、右翼3形成Z字型砌块,本技术的砌块可在上下左右四个面进行拼接,即可以满足宽度和高度两个方向的延伸,上下高度方向的连接是通过设置在Z字型砌块上的连接柱和凹槽实现的:所述左翼2的左侧面以及所述右翼3的右侧面设有凹槽Ⅰ5,所述长方体本体1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在所述左翼2及右翼3的下方均设有与所述凹槽Ⅰ5卡接的连接柱Ⅰ6,所述左翼2和右翼3的顶部设有连接柱Ⅱ7,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柱Ⅱ7卡接的凹槽Ⅱ8。
[001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Ⅰ6为半圆柱,所述凹槽Ⅰ5为弧形槽,所述连接柱Ⅱ7为方形柱,所述凹槽Ⅱ8为方形槽;砌块顶部的方形柱配合底部方形槽,使得上下堆叠的砌块在高度方向上可被定位安装,便于累堆,且不会产生移位,堆叠效果佳;对于左右的卡接,结合Z字型砌块本身的结构特征左右翼的对接,以及设置在砌块左右侧的半圆柱和弧形槽,使砌块施工后更易保持在同直线上,施工效果更佳,且操作便捷,可以提高拼接效率。
[0020]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本体1的顶部挖设有一排贯穿所述Z字型砌块的柱状孔4,所述柱状孔4为梯形柱状孔,且相邻的所述梯形柱状孔的上下底边颠倒交错设置,在砌块的顶部设有贯穿顶部及底部的梯形柱状孔,可以提高砌块的孔隙率,减轻砌块的重量,同时通过通孔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砌块的隔音及保温性能。
[0021]进一步的,所述Z字型砌块的顶部在所述柱状孔4的上下侧均设有钢筋槽9,有利于砌筑时钢筋嵌入在凹槽砂浆内,通过穿设钢筋进一步加强砌块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Z字型高孔隙率砌块,其特征在于,由长方体本体(1)及左翼(2)、右翼(3)形成Z字型砌块,所述长方体本体(1)的顶部挖设有一排贯穿所述Z字型砌块的柱状孔(4),所述左翼(2)的左侧面以及所述右翼(3)的右侧面设有凹槽Ⅰ(5),所述长方体本体(1)的左侧面及右侧面在所述左翼(2)及右翼(3)的下方均设有与所述凹槽Ⅰ(5)卡接的连接柱Ⅰ(6),所述左翼(2)和右翼(3)的顶部设有连接柱Ⅱ(7),底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柱Ⅱ(7)卡接的凹槽Ⅱ(8)。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鼎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