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柳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696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柳加工生产线,其中,包括放血池、去鳞装置和第一工作台,放血池包括池体和提升机,提升机的提升末端设置在池体内,去鳞装置设置在提升机的排出端处,且去鳞装置与放血池对接,第一工作台设置在去鳞装置的出鱼口处,第一工作台包括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与去鳞装置对接,作业平台上设置有供水管路,该鱼柳加工生产线可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省人工成本的。工成本的。工成本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柳加工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品加工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鱼柳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鱼类食品在进行出售前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如对鱼进行宰杀、腌制加工等等,其中,鱼的宰杀通常包括放血、去鳞、去鳃、剖切(如开背、开腹、取鱼柳或取鱼柳并切片)、去内脏、清洗和修整等等。然而,现有鱼的宰杀过程甚至整个加工处理过程均没有配置较为完善的生产线,使得在鱼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需要人工对鱼进行多次搬运,以将鱼从一道工序的工作台转移至另一道工序的工作台,从而增加了鱼的周转时间,降低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得鱼肉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损伤,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品质。此外,目前对鱼进行加工处理大部分还是采用纯人工,如人工去除鱼鳞、人工对鱼进行剖切等等,使得整体的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且节省人工成本的鱼柳加工生产线。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鱼柳加工生产线,其中,包括放血池、去鳞装置和第一工作台,放血池包括池体和提升机,提升机的提升末端设置在池体内,去鳞装置设置在提升机的排出端处,且去鳞装置与放血池对接,第一工作台设置在去鳞装置的出鱼口处,第一工作台包括作业平台,作业平台与去鳞装置对接,作业平台上设置有供水管路。
[0005]由上可见,放血池的池体用于容纳被割出放血创口的鱼,而池体内的鱼则通过提升机转移出池体并送入去鳞装置,使去鳞装置对鱼进行去鱼鳞处理,第一工作台用于接收去鳞装置送出的完成去鱼鳞处理的鱼,并为工作人员提供作业平台,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作业平台上对鱼进行取鱼柳、清洗和修整加工。本技术通过对鱼柳加工生产线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缩短鱼类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周转时间,提高鱼类产品的加工效率,并更好的节省人工成本;此外,本技术提供的鱼柳加工生产线还能够更好的避免鱼在加工转移过程中出现损伤,保证了鱼类产品的口感及品质。
[0006]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鱼柳加工生产线还包括切片机,第一工作台还设置在切片机的进料口处。
[0007]由上可见,设置切片机,使得当需要对鱼柳进行切片处理时,可由切片机对鱼柳进行切片加工,从而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又能够保证切出的鱼片的质量。
[0008]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鱼柳加工生产线还包括去皮机,第一工作台还设置在去皮机的第一操作台处。
[0009]由上可见,设置去皮机,使得当需要对鱼柳进行去鱼皮处理时,可由去皮机对鱼柳
进行去鱼皮加工,从而既提高了加工效率,又能够保证去鱼皮后鱼柳的质量。
[0010]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放血池还包括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设置在提升末端处,提升末端向第一导向槽上料;去鳞装置为滚筒式去鳞机,滚筒式去鳞机包括第一机架、除鳞滚筒和第二导向槽,除鳞滚筒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导向槽与除鳞滚筒的进鱼口对接,第二导向槽设置在除鳞滚筒的出鱼口处,第二导向槽与作业平台对接。
[0011]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提升机排出的鱼能够通过第一导向槽进入滚筒式去鳞机的除鳞滚筒内,而鱼在经过除鳞滚筒的去鱼鳞加工后会从除鳞滚筒的出鱼口排出至第一工作台的作业平台,第二导向槽的设置则使得鱼能够更好的从除鳞滚筒的滑落至作业平台上。
[0012]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去鳞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和去鳞机,第二工作台设置在提升机的排出端处,且第二工作台与放血池对接,去鳞机包括第二机架、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高压喷嘴单元和除鳞单元,两组第一输送带安装在第二机架上,两组第一输送带之间形成送鱼通道,高压喷嘴单元安装在第二机架上,高压喷嘴单元位于送鱼通道的入口端或出口端处,除鳞单元包括驱动机构和两组除鳞机构,两组除鳞机构沿第二机架的高度方向分布在送鱼通道的相对的两侧,除鳞机构安装在第二机架上,除鳞机构包括除鳞轮和驱动组件,除鳞轮的轴向分别与高度方向、送鱼通道的送鱼方向相垂直,驱动组件驱动除鳞轮在高度方向上朝向送鱼通道内移动,驱动机构驱动每个除鳞轮转动。
[0013]由上可见,第二工作台用于接收提升机排出的鱼,以便于工作人员将鱼送入去鳞机的进鱼口处,使去鳞机对于进行去鱼鳞处理,而经过去鳞机去除鱼鳞后的鱼会从去鳞机的出鱼口送出至第一工作台的作业平台上。
[0014]进一步的方案是,除鳞轮的周壁上设置有两片以上的刮刀,刮刀沿除鳞轮的轴向延伸,两片以上的刮刀沿除鳞轮的周向分布,刮刀的刀刃向除鳞轮的中部呈弧形内凹设置;或除鳞轮的周壁上布设有毛刷。
[0015]由上可见,除鳞轮的结构可根据鱼的种类、使用需求、设计要求等进行相适应的更好,以使得除鳞轮能够更好的贴合与鱼背或鱼腹,进而更好的去除鱼背或鱼腹处的鱼鳞。
[00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作业平台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和/或第二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挡板。
[0017]由上可见,第一限位挡板的设置能够避免作业平台上的鱼从作业平台上跌落;第二限位挡板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二工作台上的鱼从第二工作台上跌落。
[0018]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工作台还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安装在作业平台上。
[0019]由上可见,第二输送带的设置能够将工作人员处理后的鱼类产品移送至后级的加工设备或加工工位处进行后续处理,进而无需工作人员对鱼类产品进行转运,减少鱼类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周转时间,并提高鱼类产品的加工效率。
[0020]进一步的方案是,放血池还包括增氧泵,增氧泵的供氧端与池体的容纳腔连通。
[0021]由上可见,增氧泵的设置能够提高鱼在池体内的存活时间,使得鱼体内的血液能够排放得更加干净,从而保证鱼肉的口感及品质。
[0022]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放血池还包括操作台,操作台设置在池体的一侧。
[0023]由上可见,操作台用于与外部的输送设备对接,以接收外部输送设备移送的活鱼,同时操作台为工作人员提供作业空间,以便于工作人员在鱼身上割出放于放血的创口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使用状态结构图。
[0025]图2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放血池的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去鳞机的结构图。
[0027]图4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去鳞机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0028]图5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工作台的结构图。
[0029]图6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使用状态结构图。
[0030]图7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一实施例的第三使用状态结构图。
[0031]图8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0032]图9是本技术鱼柳加工生产线第二实施例的去鳞装置的结构图。
[003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柳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放血池,所述放血池包括池体和提升机,所述提升机的提升末端设置在所述池体内;去鳞装置,所述去鳞装置设置在所述提升机的排出端处,且所述去鳞装置与所述放血池对接;第一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去鳞装置的出鱼口处,所述第一工作台包括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去鳞装置对接,所述作业平台上设置有供水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柳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柳加工生产线还包括切片机,所述第一工作台还设置在所述切片机的进料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柳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柳加工生产线还包括去皮机,所述第一工作台还设置在所述去皮机的第一操作台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柳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血池还包括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设置在所述提升末端处,所述提升末端向所述第一导向槽上料;所述去鳞装置为滚筒式去鳞机,所述滚筒式去鳞机包括:第一机架;除鳞滚筒,所述除鳞滚筒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除鳞滚筒的进鱼口对接;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设置在所述除鳞滚筒的所述出鱼口处,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作业平台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柳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鳞装置包括: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设置在所述提升机的排出端处,且所述第二工作台与所述放血池对接;去鳞机,所述去鳞机包括第二机架、两组相对设置的第一输送带、高压喷嘴单元和除鳞单元,两组所述第一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荣张泽振郭广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壹条鱼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