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位置检测器的磁栅,该位置检测器适用于各种器件中的位置控制、位置检测等,尤其适合在恶劣环境中使用。
技术介绍
传统公知的位置控制技术的各种实例之一为日本专利公布No.2748166中公开的用于混音器装置的滑动音量控制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布No.2748166公开的滑动音量控制装置中,滑动器由两个导向轨支撑,并且通过驱动马达移动滑动器(利用旋钮和连接于滑动器的滑动器端子)。通过连接于滑动器的滑动器端子和接触滑动器端子的电阻器单元来检测与滑动器的位置相对应的操作量(例如,电压值)。通过驱动马达的旋转控制滑动器的位置。这种驱动马达的旋转位置的控制依赖于马达自身的旋转量。在这样的滑动音量控制装置中,要求滑动器光滑地移动,并且要求无论在由马达驱动的自动驱动期间还是手动驱动期间滑动器的位置控制均是精确且准确的。即,为了长期使用需要合适的滑动导向性能、滑动导向结构的耐用性以及与精度相关的耐用性。然而,由于以导向轨形式的专用导向结构、以滑动器端子和电阻器单元形式的滑动器操作量检测结构、以及基于驱动马达的旋转量控制的滑动器位置控制结构彼此独立,所以这种装置的结构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形成并提供双管组件,其中该双管组件具有在外管部件中容置内管部件的嵌套结构,该内管部件在其部分外周中具有凹部,从该外管部件的内壁表面到该内管部件的凹部的外壁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外管部件的内壁表面到该内管部件除该凹部之外的其它部分的外壁表面的距离;第二步骤,向该嵌套结构的中心区中填充刚性粉末,其中该刚性粉末具有高刚性和难于磁化特性;第三步骤,向该内管部件与该外管部件之间的该凹部中填充磁性粉末;第四步骤,在按预期顺序执行完所述第一步骤、所述第二步骤和所述第三步骤之后,移除该内管部件;第五步骤,加热和固化在移除该内管部件之后保留的复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3-24 2006-082579;JP 2006-9-7 2006-2425061.一种磁栅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骤,形成并提供双管组件,其中该双管组件具有在外管部件中容置内管部件的嵌套结构,该内管部件在其部分外周中具有凹部,从该外管部件的内壁表面到该内管部件的凹部的外壁表面的距离大于从该外管部件的内壁表面到该内管部件除该凹部之外的其它部分的外壁表面的距离;第二步骤,向该嵌套结构的中心区中填充刚性粉末,其中该刚性粉末具有高刚性和难于磁化特性;第三步骤,向该内管部件与该外管部件之间的该凹部中填充磁性粉末;第四步骤,在按预期顺序执行完所述第一步骤、所述第二步骤和所述第三步骤之后,移除该内管部件;第五步骤,加热和固化在移除该内管部件之后保留的复合物;第六步骤,将通过所述第五步骤加热和固化的复合物拉伸成棒形的工件;第七步骤,将该外管部件从通过所述第六步骤拉伸的棒形工件剥离;以及第八步骤,通过加热和固化已从其剥离了该外管部件的该棒形工件的磁性粉末形成该棒形工件的磁性部分,并将该磁性部分磁化为磁栅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栅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六步骤中对在所述第五步骤中加热和固化的复合物进行热挤压处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栅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六步骤中对在所述第五步骤中加热和固化的复合物进行热轧制处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栅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第六步骤中对在所述第五步骤中加热和固化的复合物不仅进行热轧制处理,而且按排列次序一并进行挤压、轧制和拉拔处理。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栅制造方法,其中该内管部件的凹部相对于该双管组件的嵌套结构的内-外方向形成为底切结构。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栅制造方法,其中该刚性粉末为不锈钢粉末、黄铜粉末或硬铝粉末。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栅制造方法,其中该磁性粉末为合金永磁体粉末。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栅制造方法,其中该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浩二郎,林好典,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