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起重安装领域常用液压千斤顶举升重物,而驱动液压千斤顶的泵源系统一般均为超高压系统。目前国内制造的超高压柱塞泵一般均为几升/分钟的小流量泵,顶升速度相当慢,工作效率极低。并且在重物下降工况中,只靠液压锁下降时会产生严重抖动现象,稳定性较差;而靠截止阀来回切换,可靠性不高,安全性较差,在实施中也比较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能够实现液压油的增压输出以及负载下降速度的调节,保证液压缸在负载下降时保持平稳工作状态。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包括:
[0005]液压缸,用于驱动负载;
[0006]高压泵,用于提供液压油;
[0007]高压换向阀,包括P口、A口、B口及T口,所述P口为进油口且与所述高压泵连通,所述T口为回油口且与油箱连通;
[0008]速度稳定回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压液压缸升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用于驱动负载;高压泵,用于提供液压油;高压换向阀,包括P口、A口、B口及T口,所述P口为进油口且与所述高压泵连通,所述T口为回油口且与一油箱连通;速度稳定回路,包括第一进油回路及第一回油回路,所述第一进油回路包括第一进油支路及第二进油支路,所述第一回油回路上设置有速度稳定阀,所述高压换向阀置右位时,所述P口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A口与所述T口连通,所述B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油支路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通过所述第一回油回路与所述A口连通,且所述B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油支路与所述速度稳定阀的控制口连通,所述速度稳定阀的阀芯开度与所述第二进油支路的压力成正比;增压回路,所述增压回路包括第二进油回路、液动换向阀、增压缸及第二回油回路,所述增压缸内设置有一双头活塞杆,所述双头活塞杆将所述增压缸的缸体分为包括大腔、中腔及小腔,所述小腔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回路包括第三进油支路及第四进油支路,所述A口通过所述第三进油支路与所述小腔连通:所述高压换向阀置左位且所述液动换向阀置下位时,所述P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B口与所述T口连通,所述A口通过所述第四进油支路与所述液动换向阀连通,所述大腔及所述中腔通过所述液动换向阀连通,且所述中腔通过所述第二回油回路与所述B口连通,所述双头活塞杆下移,完成吸油过程;所述高压换向阀置左位且所述液动换向阀置上位时,所述P口与所述A口连通,所述B口与所述T口连通,所述A口通过所述第四进油支路及所述液动换向阀与所述大腔连通,所述中腔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萧子渊,陈杰,张伦伟,米智楠,金润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力建设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