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644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32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尤其是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其包括透水铺装及生态处理机构,透水铺装包括供机动车行驶的透水机动车道结构、供非机动车行驶及行人行走的透水人行道结构,生态处理机构包括净化雨水的种植屋面,以及净化污水的生态滞留池和透水绿化带,透水铺装与部分生态处理机构间挖设有排水渠,排水渠将污水汇集并送至生态处理机构及污水管道中。本申请具有提升透水铺装的透水量,加速雨量大时雨水的排放的效果。速雨量大时雨水的排放的效果。速雨量大时雨水的排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排水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发展建设中铺设了大量的硬化路面,不透水地表面积连片扩展,阻碍雨水下渗,地表径流系数加大,径流加速集中,城市雨洪脆弱性增高,且城市硬化路面干燥,蒸发耗热少,易产生道路扬尘污染及颗粒物污染,硬化地面的比热容及反射率小,吸收率大,吸热传热快,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加强了对热辐射的吸收,形成局部温室效应,造成城市夜间的热岛效应与晨间的冷岛效应,阻碍城市内污染物的扩散转移,使城市局部污染加重。
[0003]目前的海绵城市提倡建设水弹性城市,将雨水从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同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其中三大方向为透水铺装、绿地系统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透水铺装包括替换硬化路面的透水路面,保证小雨时雨水的蓄存、无雨时蓄存雨水的缓慢蒸发,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绿地系统包括吸附粉尘、吸收大气污染物的绿化带及净化污水的生物滞留设施,生物滞留设施有透水功能,将处理后的水缓慢渗入地底,生物滞留设施内设有溢流管,雨量大时池水溢流至溢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包括种植屋面(1)、透水机动车道结构(2)及透水人行道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机动车道结构(2)和所述透水人行道结构(4)间设置有透水绿化带(3),所述透水绿化带(3)与所述透水人行道结构(4)中均铺设有若干供雨水渗入的穿孔排水管(5),所述穿孔排水管(5)连接有将雨水排放至自然水体中的雨水管道(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人行道结构(4)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人行道面层(41)、人行道找平层(42)和人行道基层(43),以及人行道底基层(44)与人行道垫层(45);所述透水绿化带(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铺设的绿化土层(31)、绿化带找平层(32)和绿化带基层(33),以及绿化带底基层(34)与绿化带垫层(35),所述穿孔排水管(5)铺设于所述绿化带基层(33)和所述绿化带底基层(34)中,以及所述人行道基层(43)和所述人行道底基层(44)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机动车道结构(2)与所述透水绿化带(3)间,以及所述透水人行道结构(4)与所述透水绿化带(3)间均设有第一隔离层(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排水管(5)外包覆有用于防止砂石进入所述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吉陶冉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自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