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221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集水池、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井,所述集水池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门,进水口和排污门位于集水池相正对的竖直侧壁上,集水池内转动设置有第一筛筒,第一筛筒一端笼罩进水口,另一端笼罩排污门,进水口所处水平标高高于排污门所处水平标高,集水池内固定设置有供第一筛筒转动的驱动组件,第一筛筒内固定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刮板和毛刷,刮板和毛刷一端与进水口上方集水池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排污门上方集水池内壁固定连接,刮板和毛刷与第一筛筒顶部内部抵接。本申请具有对第一筛筒内壁上粘附性强的线状杂物及时清理,保证集水池内污水除杂效率的效果。效率的效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小区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减少小区水资源浪费。
[0003]相关技术,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集水池、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井,其中生化池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集水池内设置有机械格栅,机械格栅对进入集水池内的污水进行杂物初步处理工序,生化池进行硝化反应,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沉淀,后续进入消毒池消毒,最终进入出水井便可作为日常中水使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污水中杂物种类繁多,对于粘附性强的线状杂物易缠绕吸附在机械格栅上,影响集水池内污水除杂效果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污水中杂物种类繁多,对于粘附性强的线状杂物易缠绕吸附在机械格栅上,影响集水池内污水除杂效果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集水池、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井,所述集水池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门,进水口和排污门位于集水池相正对的竖直侧壁上,集水池内转动设置有第一筛筒,第一筛筒一端笼罩进水口,另一端笼罩排污门,进水口所处水平标高高于排污门所处水平标高,集水池内固定设置有供第一筛筒转动的驱动组件,第一筛筒内固定设置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刮板和毛刷,刮板和毛刷一端与进水口上方集水池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排污门上方集水池内壁固定连接,刮板和毛刷与第一筛筒顶部内部抵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进入集水池,直接进入第一筛筒内,驱动组件驱使第一筛筒转动,污水流动的同时被第一筛筒过滤,污水中的杂物被滞留在第一筛筒内,第一筛筒转动的同时刮板对第一筛筒内壁上粘连的杂物进行刮离,毛刷对其余杂物进行刷扫,从而将第一筛筒上粘附性强的线状杂物进行剔除,保持第一筛筒过滤污水的效率,后续污水依次进入生化池、沉淀池、消毒池和出水井,达到维护集水池内污水除杂效率,使污水最终变为符合使用的中水的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筛筒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沿远离进水口方向倾斜向下,清理组件顺应第一筛筒倾斜方式设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清理组件和第一筛筒,使清理组件将第一筛筒上粘连的线状杂物清扫下来后,杂物顺应倾斜趋势滑向排污门,继而被维护人员清理,提升了清理效率。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筛筒外壁环套有第二筛筒,第二筛筒内壁与第一筛筒外壁抵接,第二筛筒自身筛孔与第一筛筒自身筛孔完全重合,第二筛筒和第一筛筒之间设置有供第二筛筒相对第一筛筒转动或固定的调距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筛筒的设置,配合第一筛筒通过调距组件可以调节两者自身筛孔重合的面积,从而控制对污水中杂物筛选的精度,提升对污水的除杂能力,也可以使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自身筛孔完全没有重合部分,配合清理组件,对第一筛筒内部冲清理用水,将第一筛筒内清理下的杂物一次性冲洗,提升对第一筛筒上粘连杂物清理的程度。
[0012]可选的,所述调距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第二筛筒上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沿第二筛筒转动方向开设,螺栓内嵌固定于第一筛筒内壁上,螺栓另一端贯穿长条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母,使螺母与第二筛筒外壁产生间隙,转动第二筛筒,螺栓在长条孔内移动,待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相对位置调整完毕后,旋紧螺母,使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形成固定,操作简单便利。
[00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皮带轮,电机固定设置在集水池内壁上,皮带轮同时紧固环套在电机的转动轴和第二筛筒周向外壁上,第二筛筒外壁开设有卡槽,卡槽沿第二筛筒外壁开设一周,皮带轮位于卡槽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带动皮带轮,皮带轮带动第二筛筒转动,卡槽的开设使皮带轮稳定带动第二筛筒转动,减少跑位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第二筛筒转动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集水池内壁固定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设置不少于两个,分别位于第二筛筒两端的下方,从动轮与第二筛筒外壁抵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轮的设置,可以使第二筛筒和第一筛筒与集水池内壁存在距离,从动轮作为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重量的承重部件,同时保证了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的转动,减少了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与集水池内壁的摩擦,提升了第一筛筒和第二筛筒转动的流畅性。
[0018]可选的,所述刮板正对和背离第一筛筒转动方向的侧壁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沿朝向第一筛筒中心线方向倾斜并最终相交。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倾斜侧壁的设置,使第一筛筒上刮离的杂物顺应倾斜侧壁滑落,避免杂物堆积在刮板和第一筛筒内壁之间,提升了刮板清理第一筛筒内壁的效率。
[0020]可选的,所述集水池上开设有通槽,通槽水平开设,排污门与集水池侧壁铰接并将通槽完全覆盖,集水池上设置有示警组件,示警组件包括承压板、弹簧和警示杆,承压板竖直设置,承压板竖直投影与通槽竖直投影重合,承压板位于通槽内,承压板与排污门之间存在距离,弹簧水平设置,弹簧和警示杆均位于承压板和排污门之间,弹簧一端与承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排污门固定连接,警示杆水平设置,警示杆一端与承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排污门,弹簧原长状态下,承压板正对集水池内部的侧壁与所在集水池内壁共平面,警示杆背离承压板一端的端面与排污门背离集水池内部的侧壁共平面。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组件清扫下来的杂物顺应倾斜的第一筛筒滚落至承
压板处,逐渐堆积,承压板受到堆积杂物的下滑力,传递给弹簧,弹簧逐渐压缩,承压板向靠近排污门处滑动,警示杆端部深处排污门,使清理人员观察到,警示杆深处排污门的长度越长,证明堆积的杂物越多,对清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
[0022]可选的,所述弹簧环套在警示杆外部,警示杆上开设有刻度。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的设置进一步明确了第一筛管内杂物堆积的数量,当刻度达到最大值时,清理人员必须打开排污门进行清理,从而保证第一筛管对污水得到过滤效率。
[0024]可选的,所述排污门上固定设置有防水垫圈,防水垫圈位于排污门与集水池之间。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垫圈的设置提升了排污门关闭时的密封性,避免污水通过排污门渗透到集水池外部。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清理组件的设置对第一筛筒内壁上粘连的杂物进行清理,保证了第一筛筒对污水的过滤效果;2.第二筛筒的设置,配合第一筛筒对污水的筛选精度可以调节,同时也可以取消过滤效果,变成封闭管道辅助清水清理第一筛筒内壁杂物,保证第一筛筒后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集水池(1)、生化池(2)、沉淀池(3)、消毒池(4)和出水井(5),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1)上设置有进水口(11)、出水口(12)和排污门(13),进水口(11)和排污门(13)位于集水池(1)相正对的竖直侧壁上,集水池(1)内转动设置有第一筛筒(16),第一筛筒(16)一端笼罩进水口(11),另一端笼罩排污门(13),进水口(11)所处水平标高高于排污门(13)所处水平标高,集水池(1)内固定设置有供第一筛筒(16)转动的驱动组件(6),第一筛筒(16)内固定设置有清理组件(7),清理组件(7)包括刮板(71)和毛刷(72),刮板(71)和毛刷(72)一端与进水口(11)上方集水池(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排污门(13)上方集水池(1)内壁固定连接,刮板(71)和毛刷(72)与第一筛筒(16)顶部内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筒(16)倾斜设置,倾斜方向沿远离进水口(11)方向倾斜向下,清理组件(7)顺应第一筛筒(16)倾斜方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筒(16)外壁环套有第二筛筒(17),第二筛筒(17)内壁与第一筛筒(16)外壁抵接,第二筛筒(17)自身筛孔与第一筛筒(16)自身筛孔完全重合,第二筛筒(17)和第一筛筒(16)之间设置有供第二筛筒(17)相对第一筛筒(16)转动或固定的调距组件(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组件(8)包括螺栓(81)和螺母(82),第二筛筒(17)上开设有长条孔(171),长条孔(171)沿第二筛筒(17)转动方向开设,螺栓(81)内嵌固定于第一筛筒(16)内壁上,螺栓(81)另一端贯穿长条孔(171)与螺母(82)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区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61)和皮带轮(62),电机(61)固定设置在集水池(1)内壁上,皮带轮(62)同时紧固环套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明刘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自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