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2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5:47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属于市政道路的领域,其包括用于雨水渗透的路面体,路面体上设置有雨水井,路面体底部设置有渗水组件,渗水组件包括渗水管、输水管和储水箱,渗水管沿路面体长度方向铺设,渗水管顶部开设有渗水通槽,渗水通槽内固定设置有供雨水过滤的滤板,输水管一端与渗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储水箱顶部连通,储水箱上设置有供雨水转运的排水组件。本申请具有道路快速排水,减少内涝现象发生的效果。涝现象发生的效果。涝现象发生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道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0003]相关技术市政道路建设顶部采用水泥沥青铺设,底部为原本地基夯实垫层,垫层与水泥沥青之间设置有找平层,并在整个市政道路建设的同时设置有雨水井管道,使雨水井管道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起到排水作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降雨量大的城市,仅通过雨水井管道进行路面排水,排水量有限,易形成路面积水内涝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降雨量大的城市,仅通过雨水井管道进行路面排水,排水量有限,易形成路面积水内涝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包括用于雨水渗透的路面体,路面体上设置有雨水井,路面体底部设置有渗水组件,渗水组件包括渗水管、输水管和储水箱,渗水管沿路面体长度方向铺设,渗水管顶部开设有渗水通槽,渗水通槽内固定设置有供雨水过滤的滤板,输水管一端与渗水管连通,另一端与储水箱顶部连通,储水箱上设置有供雨水转运的排水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落在路面体上,将雨水吸收并向下渗透,雨水继而继而穿过滤板进入渗水管内,并通过输水管进入储水箱被收集起来,储水箱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组件转运,保证储水箱内有足够空间应对雨水收集。下落的雨水一部分流向雨水井,另一部分在流向雨水井的路上被路面体吸收,达到道路快速排水,减少内涝现象发生的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路面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细石找平层、垫层,透水层采用透水混凝土材质制成的透水层,细石找平层由砂石铺设而成,垫层由砾石铺设而成,砾石直径大于砂石直径,渗水组件内嵌固定在地基内,地基顶面呈波浪状,渗水管位于波谷处且渗水通槽未被地基掩盖。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材质制成的透水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配合细石以及砾石之间的间隙,使整个路面体能够吸收并渗透雨水,而砾石的直径大于砂石的直径,使砾石更不易堵塞滤板,使经过路面体渗透过滤后更顺畅进入滤水管内,滤水管位于波浪状的地基底部,使渗透下来的雨水顺应地形,顺势流入滤水管内,提升了道路渗水排水的效率。
[0010]可选的,所述路面体一旁设置有绿化带,绿化带顶面标高低于路面体顶面标高,绿化带与路面体之间设置有路牙石,路牙石上开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
滤网;绿化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和过滤层,过滤层下方设置有蓄水箱,绿化带上设置有蓄水管,蓄水管一端伸出植被层且顶端所在标高高于植被层顶面标高,蓄水管另一端与输水管连通,蓄水管位于植被层上方一端端部设置有供雨水过滤的过滤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在路面体顶部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进入绿化带内,被植被层吸收,植被层吸收饱和之后,雨水向下渗透被过滤层进行第二次过滤,第一次使第一滤网将雨水过滤,二次过滤完毕的雨水流入蓄水箱内,供后续植被浇灌使用;当蓄水箱内蓄满雨水后,雨水水位上涨,漫过蓄水管顶部,通过过滤组件后进入蓄水管内,并最终通过输水管进入储水箱内,达到提升路面排水效率的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盖管、第二滤网和滤斗,第二滤网与盖管一端铰接,第二滤网完全覆盖盖管一端,盖管远离第二滤网一端环套在蓄水管位于植被上方一端外部,滤斗呈漏斗状,滤斗顶部外壁与盖管内壁固定连接,滤斗自身开设有多个孔洞,滤斗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挡杆,挡杆竖直设置,挡杆设置有多个,相邻挡杆沿滤斗周向内壁间隔分布。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漫过过滤组件的雨水首先被第二滤网进行过滤,将落叶等杂物阻挡,保证后续雨水的收集;继而落入滤斗内进行二次过滤,挡杆的设置使一下条状和线状杂物被阻挡下来,减少蓄水管堵塞现象的发生,提升雨水收集效率,达到提升路面排水的效果。
[0014]可选的,所述蓄水管靠近盖管一端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存在距离,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平行设置,盖管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环圈,环圈位于盖管远离第二滤网一端,环圈位于第一环槽或第二环槽内,环圈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环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突发性暴雨来袭时,水位一下暴涨,使植被层来不及吸收雨水,将盖管上提,使环圈卡嵌在第一环槽内,从而增加盖管顶部所处的水平高度,给植被层留出雨水吸收的时间,延缓积水水位峰值的出现。
[0016]可选的,所述渗水管内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竖直设置,支撑板长度方向沿渗水管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板中心线与渗水管中心线共线,单根渗水管上渗水通槽开设有多个,相邻渗水通槽沿垂直渗水管长度方向开设有两排,两排渗水通槽分别位于支撑板两侧,单排内相邻渗水通槽等距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设置增强了渗水管的抗压能力,延长了渗水管的使用寿命,使雨水通过不同位置的渗水通槽进入渗水管后更加有序,同时为多个渗水通槽的开设提供了稳定的支撑结构,提升了渗水管收集雨水的效率。
[0018]可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浮漂、定位杆、挡板和电缸,储水箱上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与储水箱连通处位于靠近储水箱竖直侧壁顶部处,电缸固定于储水箱竖直外壁上且位于排水管正上方,电缸与排水管之间存在距离,挡板紧贴储水箱竖直外壁设置,挡板插设在排水管内,挡板将排水管完全封堵,挡板顶部与电缸活塞杆固定连接;储水箱顶壁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固定设置有供电缸启动的按钮,定位杆竖直设置,定位杆底端储水箱底部内壁抵接,定位杆顶端位于定位孔内且与按钮存在距离,浮漂环套在定位杆周向外壁上,浮漂底部水平标高与排水管底部水平标高相同。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储水箱的雨水,使储水箱内的水位上升,浮漂被堆积雨水的浮力顶起,带动定位杆向上移动,定位杆顶端将按钮开启,从而启动电缸,电缸带动
挡板提升,使储水箱与排水管连通,使储水箱内无法储存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保证后续雨水的收集。
[0020]可选的,所述浮漂与定位杆之间设置有防水垫圈,防水垫圈与浮漂固定连接,防水垫圈采用橡胶材质制成,防水垫圈与定位杆外壁紧密抵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垫圈具有延展性,使浮漂更牢固的环套的定位杆上,当需要向上调整浮漂位置时,直接拖动防水垫圈即可,操作简单便利。
[0022]可选的,所述滤斗内壁上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以滤斗中心线为定位轴,绕定位轴呈螺旋状开设,且螺旋末端延伸至滤斗底端出水处,挡杆均位于滤斗内壁未开设有排水槽处。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大量雨水进入滤斗内后,螺旋状的排水槽引导进入滤斗的雨水更加快速的排出,提升了雨水收集效率。
[0024]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雨水渗透的路面体(1),路面体(1)上设置有雨水井(2),路面体(1)底部设置有渗水组件(3),渗水组件(3)包括渗水管(31)、输水管(32)和储水箱(33),渗水管(31)沿路面体(1)长度方向铺设,渗水管(31)顶部开设有渗水通槽(311),渗水通槽(311)内固定设置有供雨水过滤的滤板(312),输水管(32)一端与渗水管(31)连通,另一端与储水箱(33)顶部连通,储水箱(33)上设置有供雨水转运的排水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透水层(11)、细石找平层(12)、垫层(13),透水层(11)采用透水混凝土材质制成的透水层(11),细石找平层(12)由砂石铺设而成,垫层(13)由砾石铺设而成,砾石直径大于砂石直径,渗水组件(3)内嵌固定在地基内,地基顶面呈波浪状,渗水管(31)位于波谷处且渗水通槽(311)未被地基掩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体(1)一旁设置有绿化带(5),绿化带(5)顶面标高低于路面体(1)顶面标高,绿化带(5)与路面体(1)之间设置有路牙石(6),路牙石(6)上开设有排水通道(61),排水通道(6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滤网(62);绿化带(5)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植被层(51)和过滤层(52),过滤层(52)下方设置有蓄水箱(7),绿化带(5)上设置有蓄水管(71),蓄水管(71)一端伸出植被层(51)且顶端所在标高高于植被层(51)顶面标高,蓄水管(71)另一端与输水管(32)连通,蓄水管(71)位于植被层(51)上方一端端部设置有供雨水过滤的过滤组件(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盖管(81)、第二滤网(82)和滤斗(83),第二滤网(82)与盖管(81)一端铰接,第二滤网(82)完全覆盖盖管(81)一端,盖管(81)远离第二滤网(82)一端环套在蓄水管(71)位于植被上方一端外部,滤斗(83)呈漏斗状,滤斗(83)顶部外壁与盖管(81)内壁固定连接,滤斗(83)自身开设有多个孔洞,滤斗(83)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挡杆(831),挡杆(831)竖直设置,挡杆(831)设置有多个,相邻挡杆(831)沿滤斗(83)周向内壁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管(71)靠近盖管(81)一端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环槽(711)和第二环槽(712),第一环槽(711)和第二环槽(712)之间存在距离,第一环槽(711)和第二环槽(712)平行设置,盖管(8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环圈(811),环圈(811)位于盖管(81)远离第二滤网(8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申年吕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自勤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