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626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其包括外壳、安装于外壳后端的端盖及安装于外壳后端与端盖之间的阀芯组件;所述外壳前端成型有进风口,该外壳内成型有与进风口连通的直筒管,该外壳上端还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有阀芯轴、固定安装于阀芯轴上的硅胶气鼓和贴装于硅胶气鼓前端面并可弹性变形的金属片以及安装于阀芯轴与端盖之间的弹簧和用于调节弹簧弹力的弹力调节模组,该硅胶气鼓外缘固定于该外壳后端与端盖之间,且该金属片堵住直筒管后端开口,该直筒管内部形成有进气腔,该直筒管外部与硅胶气鼓之间形成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出气腔,硅胶气鼓与端盖之间形成有平衡腔;所述进气腔与平衡腔通过气管配合电磁阀连通。通过气管配合电磁阀连通。通过气管配合电磁阀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鼓风机产品
,特指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冶金、电力、石化等领域,离心式鼓风机应用非常广泛。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是一种全新概念鼓风机,它采用“超高速直联电机”、“空气悬浮轴承”和“高精度单级离心式叶轮”三大核心高端科技,开创了高效率、高性能、低噪音和低能耗风机新纪元,是采用航空涡轮机械设计经验而潜心研制的新一代高科技民用产品。
[0003]但是,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或者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如果出口压力不足或者流量较小,容易造成鼓风机出现异常,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包括外壳、安装于该外壳后端的端盖以及安装于该外壳后端与端盖之间的阀芯组件;所述外壳前端成型有进风口,该外壳内成型有与进风口连通的直筒管,该外壳上端还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阀芯组件包括有阀芯轴、固定安装于阀芯轴上的硅胶气鼓和贴装于硅胶气鼓前端面并可弹性变形的金属片以及安装于阀芯轴与端盖之间的弹簧和用于调节弹簧弹力的弹力调节模组,该硅胶气鼓外缘固定于该外壳后端与端盖之间,且该金属片堵住直筒管后端开口,该直筒管内部形成有进气腔,该直筒管外部与硅胶气鼓之间形成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出气腔,该硅胶气鼓与端盖之间形成有平衡腔;所述进气腔与平衡腔通过气管配合电磁阀连通。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芯轴前端设置有导向架,该导向架穿设于直筒管内,并可在直筒管内滑动。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架包括有环形体以及一体连接于该环形体内壁与阀芯轴前端外围的连接杆,该环形体外部与直筒管内壁接触。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芯轴内设置有限位凸缘以及安装于该限位凸缘旁侧的限位片,所述金属片和硅胶气鼓的中心孔套设于阀芯轴上,并被限位凸缘和限位片夹紧固定。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硅胶气鼓的后端面还贴装有一支撑片,该支撑片套设于阀芯轴上。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片通过螺旋固定的方式安装于阀芯轴上。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盖前端中心向前成型有凸环,且该端盖后端设置有连通凸环内部的螺孔,所述弹力调节模组包括有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凸环内部的垫块以及螺旋穿设于该螺孔中并与垫块连接的螺丝;所述弹簧穿设于凸环内,且该弹簧两端分别抵压于垫块与阀芯轴之间。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环外围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槽;所述垫块外侧成型有至少两个导向块,该导向块置于导向槽内。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启动及停机瞬间,对其出口的气体(即风)自动进行放空处理,防止管道气体倒流对叶轮造成冲击破坏,进而解决了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或者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如果出口压力不足或者流量较小,容易造成鼓风机出现异常,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技术不是直接采用硅胶气鼓封堵直筒管后端开口,而是采用硅胶气鼓配合金属片封堵直筒管后端开口,以此保证硅胶气鼓长期使用后,形变能力不足时难以封堵直筒管后端开口,而本技术是通过弹簧的弹力和硅胶气鼓自身的形变能力驱使金属片封堵直筒管后端开口,保证封堵的效果,即使硅胶气鼓自身的形变能力不足时,可通过弹力调节模组调节弹簧弹力,以弥补作用力,以保证金属片能够稳定封堵直筒管后端开口,且可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阀芯组件的立体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阀芯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端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见图1

6所示,为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其包括外壳1、安装于该外壳1后端的端盖2以及安装于该外壳1后端与端盖2之间的阀芯组件3;所述外壳1前端成型有进风口11,该外壳1内成型有与进风口11连通的直筒管12,该外壳1上端还设置有出风口13;所述阀芯组件3包括有阀芯轴31、固定安装于阀芯轴31上的硅胶气鼓32和贴装于硅胶气鼓32前端面并可弹性变形的金属片33以及安装于阀芯轴31与端盖2之间的弹簧34和用于调节弹簧34弹力的弹力调节模组35,该硅胶气鼓32外缘固定于该外壳1后端与端盖2之间,且该金属片33堵住直筒管12后端开口,该直筒管12内部形成有进气腔101,该直筒管12外部与硅胶气鼓32之间形成有与出风口13连通的出气腔102,该硅胶气鼓32与端盖2之间形成有平衡腔103;所述进气腔101与平衡腔103通过气管配合电磁阀连通。本技术在使用时,外壳1前端的进风口11与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出口连接;当进气腔101内的压力大于弹簧34的弹力时,金属片33会被推离直筒管12后端开口以形成间隙,且硅胶气鼓32会变形,使进气腔101与出气腔102连通,此时本技术处于打开状态,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出口排
出的风可从外壳1上端的出风口13排出;当进气腔101内的压力小于或等于弹簧34的弹力时,金属片33会与直筒管12后端接触以封堵直筒管12后端开口,使进气腔101与出气腔102隔绝,此时本技术处于关闭状态,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出口排出的风不能从外壳1上端的出风口13排出,从而实现了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启动及停机瞬间,对其出口的气体(即风)自动进行放空处理,防止管道气体倒流对叶轮造成冲击破坏,进而解决了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或者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如果出口压力不足或者流量较小,容易造成鼓风机出现异常,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技术不是直接采用硅胶气鼓32封堵直筒管12后端开口,而是采用硅胶气鼓32配合金属片33封堵直筒管12后端开口,以此保证硅胶气鼓32长期使用后,形变能力不足时难以封堵直筒管12后端开口,而本技术是通过弹簧的弹力和硅胶气鼓32自身的形变能力驱使金属片33封堵直筒管12后端开口,保证封堵的效果,即使硅胶气鼓32自身的形变能力不足时,可通过弹力调节模组35调节弹簧34弹力,以弥补作用力,以保证金属片33能够稳定封堵直筒管12后端开口,且可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0023]所述进气腔101内的压力变化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安装于该外壳(1)后端的端盖(2)以及安装于该外壳(1)后端与端盖(2)之间的阀芯组件(3);所述外壳(1)前端成型有进风口(11),该外壳(1)内成型有与进风口(11)连通的直筒管(12),该外壳(1)上端还设置有出风口(13);所述阀芯组件(3)包括有阀芯轴(31)、固定安装于阀芯轴(31)上的硅胶气鼓(32)和贴装于硅胶气鼓(32)前端面并可弹性变形的金属片(33)以及安装于阀芯轴(31)与端盖(2)之间的弹簧(34)和用于调节弹簧(34)弹力的弹力调节模组(35),该硅胶气鼓(32)外缘固定于该外壳(1)后端与端盖(2)之间,且该金属片(33)堵住直筒管(12)后端开口,该直筒管(12)内部形成有进气腔(101),该直筒管(12)外部与硅胶气鼓(32)之间形成有与出风口(13)连通的出气腔(102),该硅胶气鼓(32)与端盖(2)之间形成有平衡腔(103);所述进气腔(101)与平衡腔(103)通过气管配合电磁阀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轴(31)前端设置有导向架(36),该导向架(36)穿设于直筒管(12)内,并可在直筒管(12)内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放空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36)包括有环形体(361)以及一体连接于该环形体(361)内壁与阀芯轴(31)前端外围的连接杆(362),该环形体(361)外部与直筒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伟苏革华胡正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飞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