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56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正压控制阀、负压控制阀和排气调节阀,底座内开设有两个直通式流道,正压控制阀通过其中一个直通式流道连接真空破坏,负压控制阀通过另一个直通式流道连接真空来源,底座内还开设有排气流道,排气流道的一端连接排气调节阀,另一端通过两个排气支流分别连接正压控制阀和负压控制阀。该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通过双控制阀做开关切换,可迅速切换正压与负压,不会因底座内复杂的流道和零件,造成气密不顺与阻塞活动不利的问题,避免日后维护带来的不便和困扰,且降低了使用能耗。了使用能耗。了使用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正负压切换
,特别涉及一种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设备上的真空(负压)是经真空发生器产生,正压经压缩空气后输出得到正压。在机器设备上,若同时需满足正压与负压频繁的交替使用,传统上会选择真空发生器来达此目的,但其存在耗气量大的缺点,因真空发生器是采用提升阀配合共用的流道设计,压缩空气的消耗和电力消耗比较大,同样流量的真空,真空发生器的能耗是真空泵的3

5倍,故该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即此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正压控制阀、负压控制阀和排气调节阀,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两个直通式流道,所述正压控制阀通过其中一个直通式流道连接真空破坏,所述负压控制阀通过另一个直通式流道连接真空来源,所述底座内还开设有排气流道,所述排气流道的一端连接排气调节阀,另一端通过两个排气支流分别连接正压控制阀和负压控制阀。
[0005]优选地,所述正压控制阀、负压控制阀和排气调节阀均通过螺丝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正压控制阀和负压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0007]优选地,所述真空破坏和真空来源分别与两个所述直通式流道的端部螺纹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矩形结构,底座上设置有一对安装孔。
[0009]优选地,所述正压控制阀和负压控制阀位于底座的一端,所述排气调节阀位于底座的另一端。
[0010]优选地,所述排气调节阀与排气流道之间通过连接器密封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控制阀做开关切换,可迅速切换正压与负压,不会因底座内复杂的流道和零件,造成气密不顺与阻塞活动不利的问题,避免日后维护带来的不便和困扰,且降低了使用能耗。
[001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竖向剖视图。
[0015]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底座,11.直通式流道,12.排气流道,13.安装孔,2.正压控制阀,3.负压控制阀,4.排气调节阀,5.真空破坏,6.真空来源,7.螺丝,8.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传统真空发生器的底座内流道为共用式结构,利用提升阀进行正负压切换,内置的相关零件容易损坏并相互影响,导致真空容易异常。
[0018]本实施例通过新设计底座1,将正压与负压流道改为直通式,在由正压控制阀2、负压控制阀3控制正负压,改用直通式结构后,在避开使用提升阀的同时,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0019]具体如图1

2所示,一种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正压控制阀2、负压控制阀3和排气调节阀4,底座1内开设有两个直通式流道11,正压控制阀2通过其中一个直通式流道11连接真空破坏5,负压控制阀3通过另一个直通式流道11连接真空来源6,底座1内还开设有排气流道12,排气流道12的一端连接排气调节阀4,另一端通过两个排气支流分别连接正压控制阀2和负压控制阀3。
[0020]真空来源6为负压主气来源,真空破坏5为正压主气来源,通过调节正压控制阀2与负压控制阀3,可实现正负压的切换,排气调节阀4用于排出排气流道12内的正压或负压气体。
[0021]该切换装置通过双控制阀做开关切换,可迅速切换正压与负压,不会因底座1内复杂的流道和零件,造成气密不顺与阻塞活动不利的问题,避免日后维护带来的不便和困扰,且降低了使用能耗。
[002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正压控制阀2、负压控制阀3和排气调节阀4均通过螺丝7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将正压控制阀2、负压控制阀3和排气调节阀4设计为可拆结构,方便日后维护和更换。
[0023]为方便实现自动化控制,正压控制阀2和负压控制阀3均为电磁阀。
[0024]真空破坏5和真空来源6分别与两个直通式流道11的端部螺纹连接。
[0025]底座1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矩形结构,底座1上设置有一对安装孔13。金属的底座1强度高,可满足负压,正压的使用需求,并且底座1可通过安装孔13固定在所需配套的机器上。
[0026]正压控制阀2和负压控制阀3位于底座1的一端,排气调节阀4位于底座1的另一端,其中,排气调节阀4与排气流道12之间通过连接器8密封连接。各阀的位置布置方便该切换装置的使用,连接器8可保证可拆的排气调节阀4与排气流道12间的密封性能。
[0027]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正压控制阀(2)、负压控制阀(3)和排气调节阀(4),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两个直通式流道(11),所述正压控制阀(2)通过其中一个直通式流道(11)连接真空破坏(5),所述负压控制阀(3)通过另一个直通式流道(11)连接真空来源(6),所述底座(1)内还开设有排气流道(12),所述排气流道(12)的一端连接排气调节阀(4),另一端通过两个排气支流分别连接正压控制阀(2)和负压控制阀(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与负压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控制阀(2)、负压控制阀(3)和排气调节阀(4)均通过螺丝(7)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方芯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