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流保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508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过电流保护组件,其包含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其中各正温度系数组件包含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及一叠设于该第一和第二电极层间的正温度系数材料层,且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以层状排列彼此堆叠,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是成并联状态,以降低该过电流保护组件整体的电阻值,且该正温度系数组件的个数是介于2至6个;一第一电极箔,该第一电极箔一端分叉成多个电极条,且该电极条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的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箔,连接于该正温度系数组件的第二电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电流保护组件,具有初始电阻值低的特性,可以大幅增加其应用范围;并且适于小型化电子产品的应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过电流保护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特性的过电流保护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PTC组件的电阻值对温度变化的反应相当敏锐。当PTC组件处于正常使用状况时,其电阻可维持极低值而使电路得以正常运作。但是当发生过电流或过高温的现象而使温度上升至一临界温度时,其电阻值会瞬间弹跳至一高电阻状态(例如104ohm以上)而将过量的电流反向抵销,以达到保护电池或电路组件的目的。由于PTC组件可有效地保护电子产品,因此该PTC组件已见整合于各式电路组件中,以防止过电流的损害。图1(a)显示一现有的过电流保护组件10的立体图,其是将两电极箔11分别焊接于一PTC组件12的上、下表面而组成。该电极箔11是作为接口连接至欲保护的电气装置。图1(b)是该过电流保护组件10的侧视图。该PTC组件12是由一PTC材料层122叠设于两电极层121间组成,而该两电极箔11是分别连接该两电极层121。一般而言,过电流保护组件均期望可尽量降低其初始电阻值(initialresistance),以便适用于需低电阻的场合。然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电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其中各正温度系数组件包含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及一叠设于该第一和第二电极层间的正温度系数材料层,且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以层状排列彼此堆叠,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是成并联状态,且 该正温度系数组件的个数是介于2至6个;一第一电极箔,该第一电极箔一端分叉成多个电极条,且该电极条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的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箔,连接于该正温度系数组件的第二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电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其中各正温度系数组件包含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及一叠设于该第一和第二电极层间的正温度系数材料层,且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以层状排列彼此堆叠,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是成并联状态,且该正温度系数组件的个数是介于2至6个;一第一电极箔,该第一电极箔一端分叉成多个电极条,且该电极条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该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的第一电极层;一第二电极箔,连接于该正温度系数组件的第二电极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正温度系数组件的总厚度介于0.7至2.8mm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正温度系数组件的面积介于10至100mm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裘陈以诺
申请(专利权)人: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