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堆栈突波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74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层堆栈突波吸收器,其至少包括:三个单层突波吸收器(41~43);每个陶瓷体具有彼此分离的上电极层及下电极层(44~49),且于电极层(44)上具有引线(4a),在电极层(45)与电极层(46)间具有引线(4b),在电极层(47)与电极层(48)间具有引线(4c),在电极层(49)上具有引线(4d)。利用外加导线对引线间作导通,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保护方式:引线(4a)与引线(4d)短路时,可以形成一同时对三线间保护的组件;引线(4a)与引线(4c)短路且引线(4b)与引线(4d)短路时,则三个陶瓷体变成并联,形成较大的面积来进行保护。(*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三层堆栈突波吸收器,尤指一种可于三层堆栈氧化锌陶瓷体上,设计出可同时进行L-N-G三线间保护,或设计成任二线间的三个并联加强保护功能的组件;利用其堆栈连续体的特性,降低突波吸收器因对突波动作而发热所造成的温升,使得寿命及信赖度提高的三层堆栈突波吸收器。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其绘示一习知突波吸收器的内部示意图。如图所示,习知的突波吸收器包括一氧化锌陶瓷片11,其上下两面各有一导电层(一般为银电极)12,并于电极面12上焊上引线(一般为镀锡铜线)13,再于外层涂覆环氧树脂粉末,作为绝缘及防潮的作用,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氧化锌陶瓷片11的晶界现象,对发生于引线两端的瞬间过电压(突波)进行保护;其保护的过程,是将突波能量转换成热的方式来解除,所以其工作时,会产生一电流流经氧化锌陶瓷片(一可变电阻)11本体,并发热来解除突波并进行保护;(热能正比于温升乘以总质量;所以对等量热能而言,温升反比于总质量);而在以发热方式解除突波能量的过程中,会造成陶瓷体温度上升并使得阻抗下降(漏电流上升),若持续产熬大于散热,则会在组件上形成高温,而加快氧化锌陶瓷体(晶界能态)在外加电压下的劣化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层堆栈突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三个氧化锌陶瓷体,其并排配置,依序为第一氧化锌陶瓷体、第二氧化锌陶瓷体及第三氧化锌陶瓷体;    六个电极层,分别为:    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分别设于第一氧化锌陶瓷体的二表面;    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分别设于第二氧化锌陶瓷体的二表面;    第五电极层及第六电极层,分别设于第三氧化锌陶瓷体的二表面;    四根引线,分别为:    第一引线,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极层;    第二引线,一端连接至第二电极层及第三电极层;    第三引线,一端连接至第四电极层及第五电极层;及    第四引线,一端连接至第六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层堆栈突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氧化锌陶瓷体,其并排配置,依序为第一氧化锌陶瓷体、第二氧化锌陶瓷体及第三氧化锌陶瓷体;六个电极层,分别为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分别设于第一氧化锌陶瓷体的二表面;第三电极层及第四电极层,分别设于第二氧化锌陶瓷体的二表面;第五电极层及第六电极层,分别设于第三氧化锌陶瓷体的二表面;四根引线,分别为第一引线,一端连接至第一电极层;第二引线,一端连接至第二电极层及第三电极层;第三引线,一端连接至第四电极层及第五电极层;及第四引线,一端连接至第六电极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堆栈突波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并加一导电引线或线路,耦接于第一引线及第四引线之间,使第一引线及第四引线形成导电通路;其中当第一引线及第二引线两端有异常电压发生时,则第一氧化锌陶瓷体为基准工作区域便启动,使电流贯穿于第一氧化锌陶瓷体,以发热解除突波能量。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碧云
申请(专利权)人:柏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