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安全型起鼓机,底座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保护板,底座顶端安装有安装箱,底座顶端设置有起鼓组件,底座内侧底端焊接有底板,底板中心处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套接有主动轮,主动轮正上方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从动轮内侧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贯穿安装箱,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定位轴旋转,通过把手移动移动轴带动套筒移动到远离传动轴的位置,将所需起鼓的钢管套在套筒上,移动把手到最底端,推动把手,将钢管套接在定位轴外侧,通过液压缸带动压轮向上挤压钢管完成起鼓,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手动将钢管套接在定位轴,避免靠近旋转的定位轴,保护工作人员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安全型起鼓机
[0001]本技术涉及起鼓
,具体为一种防护安全型起鼓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将钢管与其他管连接,为了保证连接可靠,需要对钢管进行起鼓;
[0003]但是现有的起鼓设备,常常需要工人手动放置钢管,放置时,靠近正在旋转的工作轴,容易发生危险,造成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安全型起鼓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起鼓设备,常常需要工人手动放置钢管,放置时,靠近正在旋转的工作轴,容易发生危险,造成生产事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保护板,所述底座顶端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起鼓组件,所述起鼓组件包括底板、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皮带、传动轴、定位轴、液压缸、U型板、旋转支架、压轮、挡板、支撑板、移动槽、移动轴、限位板、把手、连接轴、套筒、凹槽、连接块、L型支撑板、推杆、连接板和定位轮;
[0006]所述底座内侧底端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中心处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正上方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内侧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安装箱,所述传动轴一端连接有定位轴,所述驱动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7]所述底板顶面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内侧通过轴连接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一端通过轴与安装箱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内侧中心处通过轴固定连接有压轮,所述旋转支架内侧位于压轮两侧位置处对称焊接有挡板;
[0008]所述底座顶面一端中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轴,所述移动轴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安装有把手,所述移动轴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安装有套筒,所述底座顶面位于支撑板下方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通过螺钉安装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顶端焊接有推杆,所述L型支撑板外侧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侧位于L型支撑板顶端位置处通过轴对称安装有定位轮。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顶端位于皮带外侧位置处安装有皮带保护罩,所述定位轴一端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压轮对应环形凸起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一端位于旋转支架上方位置处焊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内侧安装有定位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槽底端与定位轴同轴心,所述移动槽内壁与移动轴外侧贴合,所述凹槽内壁与连接块外侧贴合,所述定位轮外侧套接有防滑硅胶套管。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底端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除屑罩、收集箱、活动槽、活动轴、清理刷、连接杆、安装槽和拉杆;
[0013]所述安装箱底端连接有除屑罩,所述除屑罩一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除屑罩两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外侧位于除屑罩内侧位置处套接有清理刷,所述活动轴一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边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连接有拉杆。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壁与拉杆外侧贴合,所述底板对应拉杆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6]1、设置有起鼓组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定位轴旋转,通过把手移动移动轴,从而带动套筒移动到远离传动轴的位置,将所需起鼓的钢管套在套筒上,移动把手到最底端,从而带动钢管移动到定位轴正前方,推动把手,将钢管套接在定位轴外侧,移动把手将套筒远离钢管,通过液压缸带动压轮向上挤压钢管完成起鼓,防止工作人员直接手动将钢管套接在定位轴上,避免靠近旋转的定位轴,保护工作人员安全。
[0017]2、通过紧固螺栓调节连接板高度,从而调节定位轮的高度,以满足不同尺寸的钢管的起鼓,同时,在起鼓完成后,通过推杆带动定位轮移动,从而带动起鼓完成的钢管远离定位轴,再通过把手移动移动轴,从而带动套筒移动到远离传动轴的位置,更换钢管位置,对钢管另一端起鼓,避免工作人员靠近旋转的定位轴,保护工作人员安全。
[0018]3、设置有收集组件,起鼓时会有铁屑产生,通过设置有除屑罩和收集箱,铁屑进入收集箱内,避免影响环境,当对收集箱内的铁屑进行处理时,打开保护板,通过拉杆带动连接杆移动,从而带动活动轴和清理刷移动,从而将除屑罩底部附着的铁屑扫入收集箱内,再取出收集箱清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起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压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把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套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连接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1、底座;2、保护板;3、安装箱;
[0029]4、起鼓组件;401、底板;402、驱动电机;403、主动轮;404、从动轮;405、皮带;406、
传动轴;407、定位轴;408、液压缸;409、U型板;410、旋转支架;411、压轮;412、挡板;413、支撑板;414、移动槽;415、移动轴;416、限位板;417、把手;418、连接轴;419、套筒;420、凹槽;421、连接块;422、L型支撑板;423、推杆;424、连接板;425、定位轮;
[0030]5、收集组件;501、除屑罩;502、收集箱;503、活动槽;504、活动轴;505、清理刷;506、连接杆;507、安装槽;508、拉杆;
[0031]6、皮带保护罩;7、三角板;8、定位螺栓;9、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实施例:如图1
‑
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安全型起鼓机,包括底座1,底座1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保护板2,底座1顶端安装有安装箱3,底座1顶端设置有起鼓组件4,起鼓组件4包括底板401、驱动电机402、主动轮403、从动轮404、皮带405、传动轴406、定位轴407、液压缸408、U型板409、旋转支架410、压轮411、挡板412、支撑板413、移动槽414、移动轴4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安全型起鼓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侧通过螺钉安装有保护板(2),所述底座(1)顶端安装有安装箱(3),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起鼓组件(4);所述起鼓组件(4)包括底板(401)、驱动电机(402)、主动轮(403)、从动轮(404)、皮带(405)、传动轴(406)、定位轴(407)、液压缸(408)、U型板(409)、旋转支架(410)、压轮(411)、挡板(412)、支撑板(413)、移动槽(414)、移动轴(415)、限位板(416)、把手(417)、连接轴(418)、套筒(419)、凹槽(420)、连接块(421)、L型支撑板(422)、推杆(423)、连接板(424)和定位轮(425);所述底座(1)内侧底端焊接有底板(401),所述底板(401)中心处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402),所述驱动电机(402)输出轴套接有主动轮(403),所述主动轮(403)上方设置有从动轮(404),所述主动轮(403)与从动轮(404)之间通过皮带(405)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404)内侧连接有传动轴(406),所述传动轴(406)贯穿安装箱(3),所述传动轴(406)一端连接有定位轴(407),所述驱动电机(402)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底板(401)顶面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液压缸(408),所述液压缸(408)输出端连接有U型板(409),所述U型板(409)内侧通过轴连接有旋转支架(410),所述旋转支架(410)一端通过轴与安装箱(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410)内侧中心处通过轴固定连接有压轮(411),所述旋转支架(410)内侧位于压轮(411)两侧位置处对称焊接有挡板(412);所述底座(1)顶面一端中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支撑板(413),所述支撑板(413)中部开设有移动槽(414),所述移动槽(414)内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轴(415),所述移动轴(415)一端连接有限位板(416),所述限位板(416)一端安装有把手(417),所述移动轴(415)另一端连接有连接轴(418),所述连接轴(418)一端安装有套筒(419),所述底座(1)顶面位于支撑板(413)下方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亮,张亚莉,李德宣,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北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