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447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是由不同转换温度且具正温度系数的过电流保护元件所构成,而各过电流保护元件是相互叠加且之间其有一补强绝缘层,并且在相对应于过电流保护元件两端侧由导电机构将各过电流保护元件加以并联,由两端侧的导电机构构成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端电极,从而获致一使起始电阻降低、提高尖峰电阻值,进而提高耐电压性的过电流保护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电流保护器的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可降低起始电阻、提高尖峰电阻值,进而提高耐电压性的过电流保护器。
技术介绍
按,现今市场所见的手机、笔记型电脑、数码相机(摄影机)、个人数字助理等消费性电子产品,无不致力于多功能、体积轻巧的方向设计,类似高效能、体积小的电气装置为能确保整体电气电路运作的正常,除了要具备良好的电路架构以外,也需要防制二次电池或电路元件发生过电流(over-current)或是高温(over-temperature)现象而造成短路。因此,过电流保护电路的设计亦有符合前述高效能、体积小的电气装置需求的必要;一般过电流保护元件大都是由所谓正温度系数元件(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所构成,此种元件的特性在低温时电阻值较低,可使电流顺畅流通,并会因为发热使温度上升,当温度到达某临界温度以上时,电阻会遽升数万倍,借以达到保护电池或电路元件的目的。又,过电流保护元件在实际使用时,其为能呼应能量消耗的特性,而多采用降低导电填料的方式提高尖峰电阻值;然而,如此的设计也相对提升其起始电阻值,而使其导电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过电流保护器的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可降低起始电阻、提高尖峰电阻值,进而提高耐电压性的过电流保护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过电流保护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转换温度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以层叠方式叠加配置,将各相互叠加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之间由补强绝缘层加以区隔,在相对应于过电流保护元件两端侧由导电机构将各过电流保护元件加以并联,并由两端侧的导电机构构成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端电极。其中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补强绝缘层的贴附面设有导电层。该位于最上层各过电流保护元件顶部设有绝缘层;该位于最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底部设有绝缘层。该位于最上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其顶部的绝缘层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接续的第一电极层,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该位于最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其底部的绝缘层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接续的第二电极层,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二电极层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而第一电极层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第二电极层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分别设有端电极。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补强绝缘层的贴附面分别设有两个分开的第一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及第三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该各过电流保护元件之间的第一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及第三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并不与两侧导电机构实体接触,而是由导电元件将各层过电流保护元件的导电部连结。该位于最上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顶部设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与该过电流保护元件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接续的第二电极层,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位于最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底部设有绝缘层,该绝缘层与该过电流保护元件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接续的第二电极层,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二电极层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该第一电极层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第二电极层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分别设有端电极。该电流保护元件为正温度系数元件。该过电流保护元件是由不同的聚合物及不同的导电填料所组成。本技术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以层叠方式叠加配置,将各相互叠加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之间是由补强绝缘层加以区隔,在相对应于过电流保护元件两端侧由导电机构将各过电流保护元件加以并联,并由两端侧的导电机构构成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端电极;借以,即可构成一可使起始电阻降低、提高尖峰电阻值,进而提高耐电压性的过电流保护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过电流保护器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过电流保护器电流流向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过电流保护器结构剖视图。图号说明10、10′ 过电流保护元件 342 第二电极层第二构件20补强绝缘层 35 端电极31导电机构411 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部32第一导电层 412 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部32′ 第二导电层 421 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部33第一电极层 422 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部331 第一电极层第一构件 431 第三导电层第一导电部332 第一电极层第二构件 432 第三导电层第二导电部34第二电极层 50 导电元件341 第二电极层第一构件 60 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技术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本技术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结构如图1的实施例所示,是将两个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以层叠方式叠加配置,其过电流保护元件可以为俗称热敏电阻的正温度系数元件,各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是由不同的聚合物(例如聚烯烃类聚合物或环氧树脂等)及不同的导电填料所组成(例如碳黑、金属粉末及陶瓷性粉末等),使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的转换温度不同,并且将各相互叠加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之间由补强绝缘层20加以区隔,在相对应于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两端侧由导电机构31将各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加以并联,并由两端侧的导电机构31构成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端电极,构成一可使起始电阻降低、提高尖峰电阻值,进而提高耐电压性的过电流保护器。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在各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与补强绝缘层20的贴附面设有第一、二导电层32、32′,且在最上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0与其顶部的绝缘层60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31接续的第一电极层33,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构件331与第一电极层第二构件332;以及,在位于最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0,与其底部的绝缘层60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31接续的第二电极层34,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二电极层第一构件341与第二电极层第二构件342;而第一电极层33的第一构件331、第二构件332,以及第二电极层34的第一构件341、第二构件342,分别设有端电极35,以构成如图1所示的并联电路。过电流保护器的电流流向,如图2的实施例所示,当电流由第一构件341处的端电极35进入时,其先经由一端侧的导电机构31,分别经由第一电极层第一构件331及第二电极层第一构件341流入上、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再分别经第一、二导电层32、32′,回流至上、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经第一电极层第二构件332及第二电极层第二构件342,最后一起经另端侧的导电机构31′,由第二电极层第二构件342处的端电极35流出,而形成一完整的并联电路。再者,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结构亦可以如图3所示,是在各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与补强绝缘层20的贴附面分别设有两个分开的第一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411、412及第三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431、432,而二补强绝缘层20的贴附面亦分别设有两个分开的第二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421、422,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之间的第一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411、412及第三导电层第一、二导电部431、432并不与两侧导电机构31实体接触,而是由导电元件50将各层过电流保护元件10、10′的导电层连结,二补强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其过电流保护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转换温度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以层叠方式叠加配置,将各相互叠加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之间由补强绝缘层加以区隔,在相对应于过电流保护元件两端侧由导电机构将各过电流保护元件加以并联,并由两端侧的导电机构构成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端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其过电流保护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转换温度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以层叠方式叠加配置,将各相互叠加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之间由补强绝缘层加以区隔,在相对应于过电流保护元件两端侧由导电机构将各过电流保护元件加以并联,并由两端侧的导电机构构成整体过电流保护器的端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补强绝缘层的贴附面设有导电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该位于最上层各过电流保护元件顶部设有绝缘层;该位于最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底部设有绝缘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型过电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该位于最上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其顶部的绝缘层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接续的第一电极层,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一电极层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该位于最下层的过电流保护元件与其底部的绝缘层之间设有分别与两侧导电机构接续的第二电极层,其包括有两个分开的第二电极层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而第一电极层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以及第二电极层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分别设有端电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型过电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仁豪黄乾杉陈瑞盈张瑞光
申请(专利权)人:宝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