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非线性电阻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387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于提高对雷脉冲或过电压等电涌的保护能力。在具备以氧化锌作为主成分的烧结体1、在该烧结体1的侧面上具有高电阻层3的电压非线性电阻体中,高电阻层3以Al#-[6]Si#-[2]O#-[13](莫来石)作为主成分、以至少含有1.0~25重量%的A1PO#-[4](正磷酸铝)、0.1~15重量%的MnFe#-[2]O#-[4](铁酸盐)、0.1~15重量%的Fe#-[2]O#-[3](氧化铁)的成分构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例如在保护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保护装置中使用的,特别具有高电阻层的。一般,在电力系统中为了除去叠加在正常电压上的过电压而保护电力系统,使用叫做避雷器(电涌放电器)或电涌吸收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在这种过电压保护装置中主要使用电压非线性电阻体。电压非线性电阻体在正常电压显示略绝缘特性,而在外加过电压时则是具有较低电阻特性的电阻体。这样的电压非线性电阻体以ZnO(氧化锌)作为主成分,为了得到非线性电阻特性,添加至少一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作为添加物,进行混合、造粒、成形后,进行烧结,由此制得烧结体。为了防止在电涌吸收时来自侧面的飞弧,在烧结体的侧面上涂布高电阻成分的糊状涂层或玻璃涂层后,利用热处理烘烤涂层,形成高电阻层。近年来,随着电力需要的扩大和高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强烈要求稳定且廉价的电力供给。由于这种要求,即使在过电压保护装置中,向高可靠性和小型化的要求也正在提高。最近,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已通过增大电压非线性电阻体的每单位厚度的电压值将高度尺寸降低,进而通过提高能量吸收能力谋求小直径化,由此推进电压非线性电阻体的小型化。可是,在以往的电压非线性电阻体中,其是用粘结剂将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非线性电阻体,其具备以氧化锌作为主成分的烧结体,在上述烧结体的侧面上具有高电阻层,其特征在于,上述高电阻层含有1.0~25重量%的AlPO↓[4](正磷酸铝)、0.1~15重量%的Fe↓[2]O↓[3](氧化铁),残余成分中Al↓[6]Si↓[2]O↓[13](莫来石)是最多的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10-4 282852/19991.一种电压非线性电阻体,其具备以氧化锌作为主成分的烧结体,在上述烧结体的侧面上具有高电阻层,其特征在于,上述高电阻层含有1.0~25重量%的AlPO4(正磷酸铝)、0.1~15重量%的Fe2O3(氧化铁),残余成分中A16Si2O13(莫来石)是最多的成分。2.一种电压非线性电阻体,其具备以氧化锌作为主成分的烧结体,在上述烧结体的侧面上具有高电阻层,其特征在于,上述高电阻层含有1.0~25重量%的AlPO4(正磷酸铝)、0.1~15重量%的MnFe2O4(铁酸盐)、0.1~15重量%的Fe2O3(氧化铁),残余成分中Al6Si2O13(莫来石)是最多的成分。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压非线性电阻体,其特征在于,以上述高电阻层作为第1侧面高电阻层,在其上形成以SiO2(二氧化硅)或者Al2O3(氧化铝)或者SiO2(二氧化硅)和CH3SiO1.5(有机硅酸盐)或者Al2O3(氧化铝)和CH3SiO1.5(有机硅酸盐)作为主成分的非晶态第2高电阻层。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压非线性电阻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高电阻层的厚度是10μm~1mm。5.一种电压非线性电阻体的制造方法,其是在制造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压非线性电阻体的方法,通过以下过程形成上述的第1高电阻层,所述过程是在以Al(H2PO4)3(磷酸二氢铝)和Al6Si2O13(莫来石)作为主成分的浆液中添加Fe2O3(氧化铁)或者MnFe2O4(铁酸盐)和Fe2O3(氧化铁),进行混合,制作混合浆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俊哉宇田川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