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红双专利>正文

一种GPS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80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GPS通信装置,包括:接口转换模块、RF接收模块、稳压模块及连接p i n针,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连接p i n针与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向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RF接收模块提供稳定电压,所述RF接收模块接收GPS信号,通过所述接口转换模块及所述连接p i n针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RF接收模块包括RF芯片U1,所述RF芯片U1具体型号为RX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PS通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GPS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GPS商用市场的迅猛发展,GPS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在GPS产品使用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用户对GPS模块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对GPS使用覆盖能力和对低功耗的要求。GPS定位系统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是迄今最好的导航定位系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0003]无线通信模块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常见应用方式之一,无线通信模块通常包括成对使用的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分别安装在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上,用于实现发射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目前,无线通信模块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监控、遥控、遥测、数据采集、智能家居、智能感应等
中。然而,现有的无线通信模块缺乏良好的功耗控制设计,不适于在很多低功耗应用场景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GPS通信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GPS通信装置,包括:
[0006]接口转换模块、RF接收模块、稳压模块及连接pin针,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连接pin针与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向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RF接收模块提供稳定电压,所述RF接收模块接收GPS信号,通过所述接口转换模块及所述连接pin针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RF接收模块包括RF芯片U1,所述RF芯片U1具体型号为RXM

GPS

SG。
[0007]进一步,所述接口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U2、电容C1、极性电容C2、电阻R2、电阻R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USB接口J3,所述转换芯片U2的3V3OUT引脚、VCCIO引脚与所述电容C1一端及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转换芯片U2的USBDM引脚、USBDP引脚与所述USB接口J3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与所述极性电容C2的阳极、所述稳压模块及所述USB接口J3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GND引脚与所述极性电容C2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CBUS0引脚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2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3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DSR引脚与所述连接pin针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TX引脚与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转换芯片U2的具体型号为FT232RL。
[0009]进一步,所述RF接收模块还包括电阻R1、电阻R4、发光二极管D1、抗干扰组件FB1、电池BAT1及场效应管Q1,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RF芯片U1的LCKIND引脚电连接,所述述RF芯片U1的GPI01引脚、RFPWRUP引脚、ON_OFF引脚与所述连接pin针电连接,所述抗干扰组件FB1与所述RF芯片U1的VOUT引脚电连接,所述RF芯片U1的VCC引脚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BAT1的阳极与所述RF芯片U1的VBACKUP引脚电连接,所述电池BAT1的阴极接地。
[0010]进一步,所述电池BAT1的具体型号为CR2032,所述场效应管Q1的具体型号为2N7002。
[0011]进一步,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3、电容C3、极性电容C4,所述稳压芯片U3的VIN引脚、EN引脚与5V电源电连接,所述稳压芯片U3的VOUT引脚与所述电容C3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4的阳极电连接,并形成3.3v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容C3另一端、所述极性电容C4的阴极接地。
[0012]进一步,所述稳压芯片U3的具体型号为FAN2500S33X。
[0013]进一步,所所述连接pin针4至少包括GND引脚、RX引脚、TX引脚、RFPWRUP引脚、ON_OFF引脚、GPI01引脚、GPI013引脚、GPI014引脚、GPI015引脚,所述GND引脚接地,所述RX引脚、所述TX引脚、所述RFPWRUP引脚、所述ON_OFF引脚与所述接口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GPI01引脚、所述GPI013引脚、所述GPI014引脚、所述GPI015引脚与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GPS通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GPS通信装置采用RXM

SGGPS模块,其利用SiRF三代解决方案,具有TTFF(首次定位时间)短、接收灵敏度高、功耗低、定位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PS通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接口转换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0018]图3为图1中RF接收模块及连接pin针的电路结构图;
[0019]图4为图1中稳压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PS通信装置,其包括:接口转换模块1、RF接收模块2、稳压模块3及连接pin针4,所述接口转换模块1、所述连接pin针4与所述RF接收模块2电连接,所述稳压模块3与所述接口转换模块1、所述RF接收模块2电连接,向所述接口转换模块1、所述RF接收模块2提供稳定电压,所述RF接收模块2接收GPS信号,通过所述接口转换模块1及所述连接pin针4与外部设备连接。
[0022]请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接口转换模块1包括转换芯片U2、电容C1、极性电容C2、电阻R2、电阻R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USB接口J3,所述转换芯片U2的3V3OUT引脚、VCCIO引脚与所述电容C1一端及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转换芯片U2的USBDM引脚、USBDP引脚与所述USB接口J3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与所述极性电容C2的阳极、所述稳压模块3及所述USB接口J3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GND引脚与所述极性电容C2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CBUS0引脚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PS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转换模块、RF接收模块、稳压模块及连接pin针,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连接pin针与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向所述接口转换模块、所述RF接收模块提供稳定电压,所述RF接收模块接收GPS信号,通过所述接口转换模块及所述连接pin针与外部设备连接,所述RF接收模块包括RF芯片U1,所述RF芯片U1具体型号为RXM

GPS

S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PS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转换模块包括转换芯片U2、电容C1、极性电容C2、电阻R2、电阻R3、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USB接口J3,所述转换芯片U2的3V3OUT引脚、VCCIO引脚与所述电容C1一端及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转换芯片U2的USBDM引脚、USBDP引脚与所述USB接口J3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VCC引脚与所述极性电容C2的阳极、所述稳压模块及所述USB接口J3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GND引脚与所述极性电容C2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转换芯片U2的CBUS0引脚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2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电阻R3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DSR引脚与所述连接pin针电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2的TX引脚与所述RF接收模块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GPS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芯片U2的具体型号为FT232R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PS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F接收模块还包括电阻R1、电阻R4、发光二极管D1、抗干扰组件FB1、电池BAT1及场效应管Q1,所述发光二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双
申请(专利权)人:李红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