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掺杂的负温度系数单晶硅热敏电阻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350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锌掺杂的负温度系数单晶硅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采用真空气相扩散方法,将锌原子作为掺杂剂,掺入n型单晶硅中;利用锌在n型单晶硅中的杂质补偿性质,制备出珠状高B值热敏电阻器。该电阻器适用于温度计(如体温计)使用的热敏电阻必须是高B值的元件;集成电路板上表面贴片技术使用的热敏元件要求采用高B值片式元件;电动机等设备中,需要抑制机器启动时较强的浪涌电流,对设备进行保护;在各类充电设备中,需要使用高B值的热敏电阻抑制浪涌电流,延长电池的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锌掺杂的负温度系数单晶硅热敏电阻。
技术介绍
功能材料及传感器技术是我国信息技术的三大产业之一。由于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材料对温度有比较高的灵敏度(B值),因此用该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元件一直是传感器技术中最重要,应用面最广,发展最快的一类传感器,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目前热敏电阻元件已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全世界每年用量达20亿支,国内每年用量约3-4亿支,并且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生产、应用和销售热敏电阻的大国,国内用量将达到10亿支以上。而目前国内每年生产量仅为1.5亿支左右,国内市场的60-70%被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产品所占有。随着信息技术和电气化的普及和发展,热敏电阻的用量和品种将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一些高精度、高B值/低阻值热敏电阻元件和传感器将成为该行业的短线产品。多年来人们为了提高元件的档次和满足市场对高B值/低阻值特种元件的需求,采用了在氧化物材料中掺杂稀土元素、元件制造中采用多层并串结构等技术,但至今未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硅单晶热敏电阻在灵敏度、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方面比氧化物热敏电阻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特别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锌掺杂的负温度系数单晶硅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该热敏电阻采用真空气相扩散方法,将锌原子作为掺杂剂,掺入n型单晶硅中;利用锌在n型单晶硅中的杂质补偿性质,制备出珠状高B值热敏电阻器,电学参数为1.5KΩ-24KΩ,材料系数B值3000-6350K。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掺杂的负温度系数单晶硅热敏电阻,其特征在于该热敏电阻采用真空气相扩散方法,将锌原子作为掺杂剂,掺入n型单晶硅中;利用锌在n型单晶硅中的杂质补偿性质,制备出珠状高B值热敏电阻器,电学参数为1.5KΩ-24KΩ,材料系数B值3000-6350K。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掺杂的负温度系数单晶硅热敏电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a、采用初始电阻率为0.1-30Ωcm的n型单晶硅片,用80目金刚砂将两面磨平、磨光;b、将硅片放入去离子水中用超声波清洗去砂,然后用王水煮,再用去离子水清洗;c、将处理好的硅片放入一端封闭的石英管中,再加入扩散源金属锌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维真陈朝阳丛秀云蔡志军崔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