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334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包括连通管和导温架,所述连通管上表面为开口结构,所述连通管底部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连通有设有阀门的排水管,所述水箱的高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导温架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所述导温架的两个开口端伸入所述连通管内部,且向上延伸,所述导温架外侧缠绕设置有弹簧管道,相邻两个所述弹簧管道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导温架和弹簧管道实现热交换,利用弹簧管道和水箱之间的水循环实现温度的传递,对实现对热量的重复利用,提高锅炉尾部的热利用率。提高锅炉尾部的热利用率。提高锅炉尾部的热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躲在工业上使用,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
[0003]而现有生产节能电石的锅炉在生产后需要对锅炉内部的高温进行一定的降温,在锅炉的尾部通常安装有吸热风扇,通过吸热风扇将锅炉尾部的热量快速导出。这种结构并没有对热量进行充分利用,热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包括连通管和导温架,所述连通管上表面为开口结构,所述连通管底部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底部连通有设有阀门的排水管,所述水箱的高端连通有进水管;
[0007]所述导温架截面呈“U”形,所述导温架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所述导温架的两个开口端伸入所述连通管内部,且向上延伸,所述导温架外侧缠绕设置有弹簧管道,相邻两个所述弹簧管道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多个所述弹簧管道构成连通回路,该连通回路通过循环泵与所述水箱构成水循环回路。
[0008]采用上述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在使用装置时,将所述连通管的开口端与吸热风扇进行连通,吸热风扇将热量排放在所述连通管内部,通过向上延伸的所述导温架能够进行热量传递,实现所述导温架整体温度的提高,通过所述导温架能够实现对所述弹簧管道内部的水进行加热,通过所述循环泵能够将水在所述水箱与所述弹簧管道之间进行循环,能够通过循环的水对所述导温架外侧的温度进行吸热,实现对所述导温架的降温,实现温度的传递,且所述水箱内部加热的水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管导出,实现对水的利用,能够实现对热量的重复利用,提高锅炉尾部的热利用率。
[000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向上延伸,且所述进水管为透明结构。
[0010]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温架数量有四个,且以所述连通管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
[001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温架伸入所述连通管内部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导温杆和第二导温杆,所述第一导温杆高出所述第二导温杆的顶面,所述第二导温杆上表面安装有石墨烯板,所述石墨烯板底面通过连接臂安装有传温板,所述传温板位于所述水箱内部。
[0012]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温架、所述第一导温杆、所述第二导温杆一体成型,所述石墨烯板与所述第二导温杆焊接固定。
[0013]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温架材质为铜。
[0014]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连通管外侧安装有护罩,所述护罩底面为开口结构,所述护罩位于所述弹簧管道外侧,所述护罩外侧安装有隔温层。
[0015]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导温架和弹簧管道实现热交换,利用弹簧管道和水箱之间的水循环实现温度的传递,对实现对热量的重复利用,提高锅炉尾部的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护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连通管;101、护罩;102、隔温层;2、导温架;201、第一导温杆;202、第二导温杆;203、石墨烯板;204、连接臂;205、传温板;3、弹簧管道;4、水箱;401、排水管;402、进水管;5、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第一实施例:
[0024]参见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包括连通管1和导温架2,连通管1上表面为开口结构,连通管1底部连通有水箱4,水箱4底部连通有设有阀门的排水管401,水箱4的高端连通有进水管402;
[0025]导温架2截面呈“U”形,导温架2的数量不小于两个,导温架2的两个开口端伸入连通管1内部,且向上延伸,导温架2外侧缠绕设置有弹簧管道3,相邻两个弹簧管道3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多个弹簧管道3构成连通回路,该连通回路通过循环泵5与水箱4构成水循环回路。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装置时,将连通管1的开口端与吸热风扇进行连通,吸热风扇将热量排放在连通管1内部,通过向上延伸的导温架2能够进行热量传递,实现导温架2整体温度的提高,通过导温架2能够实现对弹簧管道3内部的水进行加热,通过循环泵5能够将水在水箱4与弹簧管道3之间进行循环,能够通过循环的水对导温架2外侧的温度进行吸热,实现对导温架2的降温,实现温度的传递,且水箱4内部加热的水可以通过排水管
401导出,实现对水的利用,能够实现对热量的重复利用,提高锅炉尾部的热利用率。
[0027]第二实施例:
[0028]导温架2伸入连通管1内部的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导温杆201和第二导温杆202,第一导温杆201高出第二导温杆202的顶面,第二导温杆202上表面安装有石墨烯板203,石墨烯板203底面通过连接臂204安装有传温板205,传温板205位于水箱4内部;
[0029]能够通过石墨烯板203实现温度的快速传递,能够通过连接臂204使传温板205温度提高,通过传温板205实现对水箱4内部的温度提高。
[0030]第三实施例:
[0031]连通管1外侧安装有护罩101,护罩101底面为开口结构,护罩101位于弹簧管道3外侧,护罩101外侧安装有隔温层102;
[0032]能够通过隔温层102进行温度隔离,实现对装置的隔温保护。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管(1)和导温架(2),所述连通管(1)上表面为开口结构,所述连通管(1)底部连通有水箱(4),所述水箱(4)底部连通有设有阀门的排水管(401),所述水箱(4)的高端连通有进水管(402);所述导温架(2)截面呈“U”形,所述导温架(2)的数量不小于两个,所述导温架(2)的两个开口端伸入所述连通管(1)内部,且向上延伸,所述导温架(2)外侧缠绕设置有弹簧管道(3),相邻两个所述弹簧管道(3)之间通过管道相互连通,多个所述弹簧管道(3)构成连通回路,该连通回路通过循环泵(5)与所述水箱(4)构成水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02)向上延伸,且所述进水管(402)为透明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架(2)数量有四个,且以所述连通管(1)的轴线为基准圆周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的尾部吸热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辰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