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叶轮、多翼离心风机、吸油烟机和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169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向叶轮、多翼离心风机、吸油烟机和燃气热水器,包括叶轮本体和以周向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于叶轮本体的前向叶片,前向叶片包括均以前向型布置的方式设置于叶轮本体的外周叶片和内周叶片,外周叶片沿叶轮本体的周向边缘等间隔均匀布置,内周叶片沿外周叶片所围成的周向结构的内周边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外周叶片与内周叶片在叶轮本体的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布。采用该种结构形式,能改善小流量工况下的流动分离现象,通过模拟测试发现,在不改变前向叶轮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基于叶轮本体上设置相同数量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的设计标准下,相比于传统的前向叶轮结构,气动噪音得到明显降低,且最大风压值也得到明显提高。到明显提高。到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向叶轮、多翼离心风机、吸油烟机和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前向叶轮、多翼离心风机、吸油烟机和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离心通风机应用广泛,多翼离心风机具有叶轮流道短、叶片弯曲度大、叶片数多的特点,但多翼离心风机在小流量工况时,叶片流道间会形成漩涡区,使流动损失增大,最大风压降低,且容易诱发较大的气动噪音。
[0003]多翼离心风机一般由叶轮及蜗壳两部分组成,目前提升最大风压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增大风机尺寸,这样会导致成本增加,安装条件受限;另一种是整机尺寸不变,提升风机转速,这样会使噪音增大。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多翼离心风机在小流量工况下气动噪音较大和最大风压偏小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向叶轮、多翼离心风机、吸油烟机和燃气热水器,以解决多翼离心风机在小流量工况下气动噪音较大和最大风压偏小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向叶轮,应用于多翼离心风机,所述前向叶轮包括叶轮本体和以周向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叶轮本体的前向叶片,所述前向叶片包括均以前向型布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叶轮本体的外周叶片和内周叶片,所述外周叶片沿所述叶轮本体的周向边缘等间隔均匀布置,所述内周叶片沿所述外周叶片所围成的周向结构的内周边等间隔均匀布置,且所述外周叶片与所述内周叶片在所述叶轮本体的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布。
[0007]优选地,所述外周叶片的内边沿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内周叶片的出口尾缘的中间位置。
[0008]优选地,所述外周叶片为前向型弧形叶片。
[0009]优选地,所述内周叶片为前向型弧形叶片。
[0010]优选地,所述内周叶片的数量为24片

60片。
[0011]优选地,所述外周叶片的片身长度为所述内周叶片的片身长度的0.2倍

1倍。
[0012]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前向叶轮,应用于多翼离心风机,前向叶轮包括叶轮本体和以周向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于叶轮本体的前向叶片,前向叶片包括均以前向型布置的方式设置于叶轮本体的外周叶片和内周叶片,外周叶片沿叶轮本体的周向边缘等间隔均匀布置,内周叶片沿外周叶片所围成的周向结构的内周边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外周叶片与内周叶片在叶轮本体的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布。该前向叶轮,应用于多翼离心风机中,当多翼离心风机运行时,气体经轴向流入风机内,经前向叶轮加压后径向排出,由于前向叶片的内周叶片沿外周叶片所围成的周向结构的内周边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外周叶片与内周叶片
在叶轮本体的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布,因此,轴向流入的气流首先经过叶轮本体上处于内圆周上的内周叶片加压,在内周叶片间的流道出口尾缘流出后再经外周叶片间的流道排出,采用该种结构形式,能够通过改变内周叶片与外周叶片之间布置的相对角度调节前向叶片的整体前向倾角,从而有助于减小前向叶片的入口角,且内外周交替布置的叶片布置方式有助于提升叶片的总体数量,进而能改善小流量工况下的流动分离现象,并且通过模拟测试发现,在不改变前向叶轮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基于叶轮本体上设置相同数量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的设计标准下,本技术的前向叶轮结构与传统的前向叶轮结构相比,气动噪音得到明显降低,且最大风压值也得到明显提高。
[0013]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翼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设置在所述蜗壳内的前向叶轮,所述前向叶轮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前向叶轮。由于该前向叶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前向叶轮的多翼离心风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14]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机体和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多翼离心风机,该多翼离心风机为上述方案所描述的多翼离心风机。由于该多翼离心风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多翼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0015]除此之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热水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热水器本体内的多翼离心风机,该多翼离心风机为上述方案所描述的多翼离心风机。由于该多翼离心风机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多翼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翼离心风机内的前向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上图1中,
[0018]叶轮本体1、前向叶片2、外周叶片21、内周叶片22、蜗壳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前向叶轮、多翼离心风机、吸油烟机和燃气热水器,以解决多翼离心风机在小流量工况下气动噪音较大和最大风压偏小的问题。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向叶轮,应用于多翼离心风机,前向叶轮包括叶轮本体1和以周向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于叶轮本体1的前向叶片2,前向叶片2包括均以前向型布置的方式设置于叶轮本体1的外周叶片21和内周叶片22,外周叶片21沿叶轮本体1的周向边缘等间隔均匀布置,内周叶片22沿外周叶片21所围成的周向结构的内周边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外周叶片21与内周叶片22在叶轮本体1的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布。
[0022]该前向叶轮,应用于多翼离心风机中,当多翼离心风机运行时,气体经轴向流入风机内,经前向叶轮加压后径向排出,由于前向叶片的内周叶片沿外周叶片所围成的周向结构的内周边等间隔均匀布置,且外周叶片与内周叶片在叶轮本体的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布,因此,轴向流入的气流首先经过叶轮本体上处于内圆周上的内周叶片加压,在内周叶片间的流道出口尾缘流出后再经外周叶片间的流道排出,采用该种结构形式,能够通过改变内
周叶片与外周叶片之间布置的相对角度调节前向叶片的整体前向倾角,从而有助于减小前向叶片的入口角,且内外周交替布置的叶片布置方式有助于提升叶片的总体数量,进而能改善小流量工况下的流动分离现象,并且通过模拟测试发现,在不改变前向叶轮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基于叶轮本体上设置相同数量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的设计标准下,本技术的前向叶轮结构与传统的前向叶轮结构相比,气动噪音得到明显降低,且最大风压值也得到明显提高。
[0023]具体模拟仿真测试,以前向叶轮外径280mm,叶轮本体上对应的流道进口和流道出口均为60个作为基准为例,将本技术提供的内外周叶片布置的前向叶轮,与传统的不分内外周叶片的前向叶轮结构的仿真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噪音降低1.3分贝,最大风压提升5%

10%。
[0024]另外,从结构改进的角度来看,采用内外周交替布置的叶片结构,外周叶片的内边沿位于内周叶片间流道出口尾缘处,因此,外周叶片的内边沿能够削弱甚至消除内周叶片间流道出口尾缘处的漩涡区,而流体流经外周叶片间的流道时,由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向叶轮,应用于多翼离心风机,所述前向叶轮包括叶轮本体(1)和以周向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叶轮本体(1)的前向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叶片(2)包括均以前向型布置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叶轮本体(1)的外周叶片(21)和内周叶片(22),所述外周叶片(21)沿所述叶轮本体(1)的周向边缘等间隔均匀布置,所述内周叶片(22)沿所述外周叶片(21)所围成的周向结构的内周边等间隔均匀布置,且所述外周叶片(21)与所述内周叶片(22)在所述叶轮本体(1)的周向方向上交替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叶片(21)的内边沿位于与其相邻的两个内周叶片(22)的出口尾缘的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叶片(21)为前向型弧形叶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向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爱香范强王伟闫茂松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