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894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包括过线轮架(16)、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上过线导轮(18)安装在小轴(17)上,下过线导轮(19)安装在小轴(17’)上,小轴(17,17’)安装在过线轮架(16)上,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之间形成一个与待扭线材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32),其特征是所述的过线轮架(16)与转轴(13)的一端相连,转轴(13)上设有球头结构(34),球头结构(34)的一部分位于分线盘(15)上的球窝中,它的另一端位于压盖(14)上的球窝中,压盖(14)和分线盘(15)通过连接螺栓相连,转轴(13)上设有贯通的、与通孔(32)相通的过线孔(3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调整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绞线机,尤其是一种绞线机上使用的予扭装置,具 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异形截面线材的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绞线机是电力电缆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长期以来, 由于所使用的线材均为圆形截面,无方向性,因此,绞线机上仅需安装单个 导轮即可完成多股导线扭制成形的需要。仅年来随着电力工业和电气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了提高输电能力,降低 损耗,减少导线之间的空隙,提高通电能力,人们通过设计异形截面的导线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如梯形截面导线是一种常见的新型导线,这类导线 在进行绞制时,必须使各股导线按设定的角度进行合并后形成完整的圆形截 面进行绞扭。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圆形截面线通过挤拉模,直接进入合股模 中进行绞扭,这种方法不仅使得绞线机结构复杂,而且严重影响到导线的机 械、电气性能。因此,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合适的予扭装置,致使异形截面 电缆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无法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由于没有合适的异形截面导线予扭导引装 置而无法生产出合格的异型截面电缆的问题,设计一种能根据导线截面形状 调整导线进入予扭模具中的绞线机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包括过线轮架(16)、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上过线导轮(18)安装在小轴(17)上,下过线导轮(19)安装在小轴(17’)上,小轴(17,17’)安装在过线轮架(16)上,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之间形成一个与待扭线材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32),其特征是所述的过线轮架(16)与穿过分线盘(15)的转轴(13)的一端相连,转轴(13)上设有球头结构(34),球头结构(34)的一部分位于分线盘(15)上的球窝中,它的另一端位于压盖(14)上的球窝中,压盖(14)和分线盘(15)通过连接螺栓相连,转轴(13)上设有贯通的、与通孔(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线机用异形线单线予扭装置,包括过线轮架(16)、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上过线导轮(18)安装在小轴(17)上,下过线导轮(19)安装在小轴(17’)上,小轴(17,17’)安装在过线轮架(16)上,上过线导轮(18)和下过线导轮(19)之间形成一个与待扭线材截面形状相配的通孔(32),其特征是所述的过线轮架(16)与穿过分线盘(15)的转轴(13)的一端相连,转轴(13)上设有球头结构(34),球头结构(34)的一部分位于分线盘(15)上的球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弘盛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弘科缆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