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83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利用行驱动模块输入字线信号WL至各存算模块;利用列驱动模块输入8N个位线信号BL和8N个反位线信号BLB至各存算模块;利用多输入选择模块根据输入数据生成多个脉冲波,并将多个脉冲波和开关控制指令发送至各均压模块;各存算模块根据字线信号WL、位线信号BL和反位线信号BLB进行存储权重和计算权重;各均压模块利用电荷共享根据输入数据和开关控制指令进行均压并输出多位权重;利用累加模块将输出的多位权重进行模数转换后累加。本发明专利技术借助对位线的电压控制实现乘法计算,利用电荷共享实现均压,实现了可变权重的多比特存内计算,适应不同要求的计算。同要求的计算。同要求的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内计算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s)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迅速,随着它的逐步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考虑尺寸的大小、效率以及能耗等方面的问题。传统的计算过程中,权重是在存储器和运算单元之间移动的,这不符合低功耗的要求。存内计算(IMC)对DCNN加速越来越有吸引力。传统的存内计算芯片多采用电压或者电平进行计算,并且单比特计算较多,存在面积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以实现可变权重的多比特存内计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行驱动模块、列驱动模块、多输入选择模块、累加模块、N个存算模块和N个均压模块,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行驱动模块和所述列驱动模块均与各所述存算模块连接,所述存算模块和所述均压模块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所述多输入选择模块与N个所述均压模块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行驱动模块、列驱动模块、多输入选择模块、累加模块、N个存算模块和N个均压模块,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所述行驱动模块和所述列驱动模块均与各所述存算模块连接,所述存算模块和所述均压模块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所述多输入选择模块与N个所述均压模块依次连接,N个所述均压模块均与所述累加模块连接;所述行驱动模块用于输入字线信号WL至各所述存算模块;所述列驱动模块用于输入8N个位线信号BL和8N个反位线信号BLB至各所述存算模块;所述多输入选择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数据生成多个脉冲波,并将多个脉冲波和开关控制指令发送至各所述均压模块;各所述存算模块根据所述字线信号WL、所述位线信号BL和所述反位线信号BLB进行存储权重和计算权重;所述存算模块包括8个阵列设置的6T

SRAM存储单元;各所述均压模块用于利用电荷共享,根据所述输入数据和所述开关控制指令进行均压并输出多位权重;所述累加模块用于将输出的多位权重进行模数转换后累加,获得最终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6T

SRAM存储单元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晶体管T3、晶体管T4、晶体管T5和晶体管T6;晶体管T1的源极和晶体管T2的源极均与电源VDD连接,晶体管T1的栅极、晶体管T3的栅极、晶体管T2的漏极和晶体管T4的漏极均与Q点连接,晶体管T2的栅极、晶体管T4的栅极、晶体管T1的漏极和晶体管T3的漏极均与QB点连接,晶体管T3的源极和晶体管T4的源极均与公共端VSS连接,晶体管T5的栅极和晶体管T6的栅极均与所述行驱动模块连接,晶体管T5的漏极与QB点连接,晶体管T5的源极与所述列驱动模块连接,晶体管T6的源极与Q点连接,晶体管T6的漏极与所述列驱动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权重的多位存内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树山陶皓尚德龙周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