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64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在现场进行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孔压静力触探测试,获得地基土体的分层及各层土体中的锥尖阻力、孔隙水压力;进而得出经孔压修正的锥尖阻力;根据修正的锥尖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建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基沉降的计算与预测在工程实际中已有很广泛的应用,其计算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基于太沙基固结理论的理论公式法。如分层总和法、应力路径法;

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有限元法;

根据实测沉降

时间曲线的经验公式法,如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浅岗法、星野法等。但是,有限元法计算的工作量大、计算参数多且不易确定、误差大,因此很难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而根据特定的土在特定填筑条件下的沉降数据建立的经验公式,推广到其它土质或条件时存在可靠性的问题。
[0003]相对而言,一维固结理论法较为简单,所以应用较多,我国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也是采用这种方法(式1)。
[0004][0005]S
‑‑‑
地基总沉降量;
[0006]Ψs
‑‑‑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0007]n
‑‑‑
土层数量;
[0008]P0‑‑‑
附加土压力;
[0009]E
si
‑‑‑
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
[0010]Z
i
,Z
i
‑1‑‑‑
基础底面至第i层、第i

1层土底面的距离;
[0011]‑‑‑
第i层、第i
/>1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0012]但是,这种方法在计算路基沉降量时,存在几个明显的不足:

土体性能参数通过取土进行室内试验,土的状态可能受到扰动;

室内固结试验中,土体试件的受力状态与实际土体在地基中的受力状态不同;

土体在固结过程中,随着固结时间的增长,土体会逐渐排水固结,逐渐密实,压缩性逐渐减小,所以土体的压缩模量、渗透系数等参数会随土体填筑压力、固结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应该是一个常数。
[0013]因此,建立一种能够符合实际且准确简便的地基沉降计算或测量方法,成为同行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对地基沉降量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方法根据在地基现场进行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获得地基土的分层属性、各层原状土的性能参数,以及各参数的值随外部压力的变化规律,然后据此准确计算出地基沉降变形量。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包括:
[0017]S10、在现场进行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孔压静力触探测试,获得地基土体的分层及的各层土体中锥尖阻力q
c
、孔隙水压力u2;
[0018]S20、根据各层土体中锥尖阻力q
c
、孔隙水压力u2,得出经孔压修正的锥尖阻力q
t
;根据所述锥尖阻力q
t
,得出各层土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压缩模量;
[0019]S30、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填筑过程,计算出地基各土层中面上的附加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数据;
[0020]S40、根据所述各层土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压缩模量、及各土层的中面上附加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数据,计算出每层土体在附加压力下的沉降量;
[0021]S50、将各土层的沉降量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地基的总沉降量。
[0022]进一步地,所述S10步骤,包括:
[0023]S101、在现场进行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根据测试获得的锥尖阻力q
c
、侧摩擦力q
f
、孔隙水压力u2参数值及其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分层数量及每层的深度;
[0024]进一步地,所述S20步骤,包括:
[0025]根据各层土体中锥尖阻力q
c
、孔隙水压力u2,得出经孔压修正的锥尖阻力q
t

[0026]q
t
=q
c
+u2(1

α)
ꢀꢀ
(2)
[0027](2)式中,α为探头有效面积比;
[0028]根据所述锥尖阻力q
t
,得出各层土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压缩模量E
s
(qt,p):
[0029][0030](3)式中,p为土体承受的附加土压力。
[0031]进一步地,所述S40步骤,包括:
[0032]计算出每层土体在附加压力下随时间变化的沉降量:
[0033][0034](4)式中,t为时间,i为地基土的分层索引值;p
i
(t)为地基土的第i层的中面上附加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h
i
为地基土的第i层的深度。
[0035]进一步地,所述S50步骤,包括:
[0036]将各土层的沉降量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地基的总沉降量:
[0037][0038](5)式中,m为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分层数量;Ψ
s
为计算沉降修正系数。
[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0]1、该方法根据在地基现场进行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技术试验,获得地基中各土层的压缩模量等土性参数;相比于取土进行室内试验,既减少了对土样的扰动,又能保证试验加载条件与实际一致,从而使土体参数取值更真实;
[0041]2、计算地基沉降时,考虑了土的压缩模量参数随所处位置处的不同土压力的变
化,而不是视为一个常数。因此,得出的地基沉降量准确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0043]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地基各层土体中锥尖阻力q
c
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0044]图2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地基各层土体修正的锥尖阻力q
t
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0045]图2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侧壁阻力f
s
曲线示意图。
[0046]图2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摩阻比示意图。
[0047]图2e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孔隙水压力u2随深度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004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路堤的填筑过程,以及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5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在现场进行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根据测试获得地基土体的分层及各层土体中的锥尖阻力q
c
、孔隙水压力u2;S20、根据各层土体中锥尖阻力q
c
、孔隙水压力u2,得出经孔压修正的锥尖阻力q
t
;根据所述锥尖阻力q
t
,得出各层土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压缩模量;S30、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填筑过程,计算出地基各土层中面上的附加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数据;S40、根据所述各层土体在不同压力下的压缩模量、及各土层的中面上附加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数据,计算出每层土体在附加压力下的沉降量;S50、将各土层的计算沉降量相加,得到所述目标区域地基的总沉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步骤,包括:在现场进行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孔压静力触探测试,根据测试获得的锥尖阻力q
c
、侧摩擦力q
f
、孔隙水压力u2参数值及其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地基土的分层数量及每层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沉降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小革于水胡富贵任全胡涛王晓飞李光耀胡宏立郭常辉卢雪蓉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